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行道施工技术交底

人行道施工技术交底

来源:测品娱乐
人行道施工技术交底

一、灰土施工;

1.1土:宜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物,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含水量应符合规定。

1.2石灰:应用领域块灰或生石灰粉;采用前要充份内膛过筛,严禁所含粒径大于5mm的生石灰块,也严禁所含过多的水分。

1.3主要机具有:一般应备有木夯、蛙式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16~20mm)、靠尺、耙子、平头铁锹、胶皮管、小线和卷尺等。 2.0作业条件:

2.1将管沟、槽内、地坪上的积水或杂物、垃圾等有机物清除干净。

2.2施工前,应当做好水平高程的标志。例如在地坪内要3米绑上木橛,在路沿石和散水的边墙上弹头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好标高掌控的标准木桩。3操作方式工艺 3.1工艺流程: 检验土料和石灰

灰土拌合槽底清理分层铺灰土夯打密实粉的质量并过筛

3.2首先检查土料种类和质量以及石灰材料的质量与否符合标准的建议;然后分别过筛。如果就是块灰闷制的熟石灰,会用6~10mm的筛子过筛,就是生石灰粉可以轻易采用;土料会用16~20mm筛子过筛,均应当保证粒径的建议。

3.3灰土拌合:灰土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为2s8或3s7。基础垫层灰土必须过标准斗,严格控制配合比。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

3.4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掌控含水量。工地检验方法就是:用手将灰土握住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例如土料水分过小或严重不足时,应当晒干或喷水润湿。

3.5分层铺灰土:每层的灰土铺摊厚度,可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按表2-1选用。 灰土最小虚铺厚度表中1-8重量虚铺厚度项次夯具的种类附注

(kg)(mm)140~80200~250木夯人力打夯,落高400~500mm,一夯压半夯23轻型打牢工具压路机―200~250蛙式打夯机,机重200~300双轮6~10t各层铺摊后均应用领域木耙榫接,与坑(槽)边壁上的木橛或地坪上的标准木桩对应检查。3.7夯踢规整:夯踢(甩)的遍数应当根据设计建议的干土质量密度或现场试验确认,通常不少于三遍。人工打夯应一夯

甩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四海交叉。3.8灰土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灰土的接槎距离严禁大于500mm。

3.9灰土回填每层夯(压)后,应根据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的铺摊。

用科孔度仪检查灰土质量时,应先展开现场试验以确认科孔度的具体内容建议。环刀开挖的压实系数用dy鉴别,通常为0.93~0.95;也可以按照表中2-2的规定继续执行。 12

灰土质量密度标准表2-2

灰土最小质量密度(b/cm3)1.551.50项次土料种类轻亚粘土亚粘土

31.45粘土3.10榫接与环评:灰土最上一层顺利完成后,应当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逊于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地区细细的及时眉区灰土。 3.11雨、冬期施工:

3.11.1基坑(槽)或管沟灰土填埋应当已连续展开,尽快顺利完成。施工中应当避免地面水流向槽坑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毁坏。

3.11.2雨天施工时,应采取防雨或排水措施。刚打完毕或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雨淋浸泡,则应将积水及松软灰土除去,并重新补填新灰土夯实,受浸湿的灰土应在晾干后,再夯打密实。4质量标准 4.1确保项目:

4.1.1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1.2灰土的干土质量密度或科孔度必须合乎设计建议和施工规范的规定。4.2基本项目

4.2.1配料正确,拌合均匀,分层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表面无松散,起皮。4.2.2留槎和接槎。分层留接槎的位置、方法正确,接槎密实、平整。4.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2-3。

灰土地基容许偏差表中2-3项次项目容许偏差(mm)检验方法顶面标高±15用水平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表面平坦15用2m依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度6.3生石灰块内膛不当:没深入细致过筛,颗粒过小,导致颗粒受热甜体积收缩,可以将上层垫层、基础拱裂。务必认真对待熟石灰的过筛建议。

6.4灰土配合比不准确:土料和熟石灰没有认真过标准斗,或将石灰粉花洒在土的表面,拌合也不均匀,均会造成灰土地基软硬不一致,干土质量密度也相差过大。应认真做好计量工作。

6.5灰土表面平坦偏差过小,以致地面混凝土垫层过薄或过厚,导致地面脱落、空鼓。深入细致检查灰土表面的标高及平整度。 二、垫层施工:1范围

适用于于建筑中素混凝土基础。2施工准备工作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水泥:宜用325号~425号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2.1.2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5~32mm,含泥量不大于2%,且无杂物。2.1.4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应当根据须要通过试验确认。2.1.6主要机具: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平头和尖头)、振捣器(插入式或平板式)、擦杠、木抹子等。 2.2作业条件:

2.2.1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当办妥隐检相关手续。2.2.2加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合乎设计建议,办妥预检。

2.2.3在槽帮、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志,大面积浇筑的基础每隔3m左右钉上水平桩。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

3.2清扫:在地基或基土上去除淤泥和杂物,并理应防尘和排洪措施。对于潮湿土应12

用水润湿,表面不得留有积水。

3.3混凝土拌制:后台必须深入细致按混凝土的协调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烘烤必须光滑,最短时间不少于90s。

3.4混凝土的浇筑:

3.4.1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铺设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严禁少于2m。例如民主自由倾落少于2m时,应当使用串桶或溜槽。

3.4.2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

3.4.3混凝土振捣规整后,表面应用领域木抹子揉元显恭。

3.4.4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4质量标准 4.1确保项目:

4.1.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规定。4.1.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1.3测评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按《混凝土强度检验测评标准》(gbj107-87)的规定采样、制作、保洁和试验,其强度必须合乎施工规范的规定。

4.1.4对设计不允许有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设计允许出现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2基本项目:

4.2.1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蜂窝面积一处不大于200cm2,累计不大于400cm2,无孔洞。4.2.2无缝隙无夹渣层。

4.3容许偏差项目,见到表中2-14。

素混凝土基础允许偏差表2-14允许偏差项次项目检验方法(mm)124标高表面平整度基础截面尺寸±108+15-10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尺量检查5成品保护

5.1在已铺设的混凝土强度达至1.2mpa以后,方可在其上时往来行人和展开上部施工。6应当特别注意的质量问题

6.1表面不平、标高不准、尺寸增大:由于水平标志的线或木橛不准,操作时未认真找平,或模板支撑不牢等原因造成。

6.2圆形裂缝:基础过长而膨胀,上下层混凝土融合不好,保洁比较,或拆模过早而导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