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五种院前创伤评分方法在急危重症创伤患者识别中的应用效果

五种院前创伤评分方法在急危重症创伤患者识别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测品娱乐
护理杂志Nur¥J Chin PLA N。口Pm r 2O15,32(22) ・ 57 ・ ・护理管理・ 五种院前创伤评分方法在急危重症创伤患者识别中的应用效果 付逸超,黄萍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急诊科,江苏南京210008) 【摘要】 目的探讨创伤评分(trauma score,TS)、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RTS)、循环、呼吸、胸腹、运动和语言 (circulation,respiration,abdomen,motor and speech,CRAMS)评分、院前分类指数(prehospital index,PHI)和创伤指数(trau— ma index,TI)等五种院前创伤评分方法在急危重症创伤患者识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五种院前创伤评分方法设计插入 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之中,便利抽样法选择南京鼓楼医院急诊科2014年1—6月符合条件的外伤患者共107例进行评分, 并将评分结果加以比较分析。结果TS、RTS、CRAMS、PHI、TI等五种创伤评分R0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8、0.774、 O.785、0.765、O.818,TI评分在五种评分方法中对急危重伤员的识别性能最好,但灵敏度不高(O.517),易造成预测结果的假阳 性。结论 院前创伤评分方法用于急诊预检分诊能够帮助急诊护士早期识别急危重症创伤患者,有利于提高创伤患者的救 治成功率,但每种评分均有其局限性,不完全适合急诊分诊,应结合实际工作加以选择和改良研究。 【关键词】创伤评价;急诊;分诊;急危重症患者 doi:10.3969/j.issn.1008—9993.2015.22.020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9993(2015)22—0057—03 Application Effect 0f FiVe Pre—hospital Trauma Scoring Methods in Emergency Triage System Fu Yichao,H uang Ping(Emergency Department,the Affiliated Drum Tower Hospital of Nanj ing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Nanjing 210008,Jiangsu Province,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Huang Pin,E—mail:hp2256@126.corn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five pre-hospital trauma scoring methods.They are trau— ma score(TS),revised trauma score(RTS),circulation,respiration,abdomen,motor and speech(CRAMS),pre-hospital index(PHI)and trauma index(TI).Methods Five pre-hospital trauma scoring methods were integrated into emer- gency triage system.A total of 107 cas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Results The areas under ROC curve of TS,RTS,CRAMS,PHI and T1 were 0.808,0.774,O.785,0.765 and 0.818 respectively,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recognition of T1 was the best,while TI easily led to false positive prediction caused by its low sensitivity(0.517).Conclusion Pre-hospita1 trauma scoring methods can improve early recognition of critical trauma patients in emergency triage and increase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however,each scoring method has its limitations which cannot be entirely applied to emergency triage system and modification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emergency is needed. 【Key words】trauma scoring;emergency;triage;emergency and critical Nurs J Chin PLA,2015,32(22):57—58,64] 随着交通意外、自然灾害等突发事故逐年增多, 理,再经数学公式计算得出分值,以显示患者全面伤 创伤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急危重伤员 情严重程度,从而为选择各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的总 如能在入院后第一时间即被识别,并给予准确及时的 称l_1]。各种评分系统各有所长,扬长补短,可用于伤 急救和处理措施,对于提高重症伤员的预后具有极其 员入院时的早期评估、病情平稳后的病情监测、并发 重要的临床价值。创伤评分是将患者的生理指标、解 症预防及预测预后等 ]。为了进一步评估不同创伤 剖指标和诊断名称等作为参数,并予以量化和权重处 评分用于急诊分诊中识别危重症伤员的优势和不 足,我院急诊科将目前常用的五种院前创伤评分法 【收稿日期】 2015-01-17 【修回日期】2015—07—20 设计插入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之中,通过预诊护 【基金项目】 南京市卫生局2011年科研课题(YKK11103) 士录入信息,电脑自动计算各种创伤评分结果,并将 【作者简介l 付逸超,本科,护师,研究方向为急诊科护理 【通信作者】 黄萍,E-mail:hp2256@126.corn 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现具体报告如下。 护理杂志2015年11月,32(22) 1资料与方法 1.3 病例选择 便利抽样法选择南京鼓楼医院急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选择 诊科2014年l一6月符合以下条件的外伤患者。准 1.1 创伤评分法的选择目前常用的五种院前创伤评分方法。五种院前创伤 评分法评分指标易于观察,可用于快速评分、早期识 人标准:(1)由机械性创伤因子造成机体的结构完整 性破坏的创伤患者;(2)由“120”送入并符合急诊入 院(即受伤后24 h内)人院的患者。排除标准: (1)经外院初步处置后转入我院的患者;(2)人院时 别急危重症创伤患者。具体包括创伤评分(trauma score,TS),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 RTS),循环、呼吸、胸腹、运动和语言(circulation, respiration,abdomen,motor and speech,CRAMS) 已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符合条件者由预诊 护士在伤者入院时即通过预检分诊信息系统给予创 评分,院前分类指数(prehospital index,PHI),创伤 伤评分,收集患者五项创伤评分数值。将预诊护士 指数(trauma index,TI)Ea]。 分诊后直接进入抢救室及经急诊医生初步查体后即 1.2创伤评分法在急诊分诊信息系统中的建立 转入抢救室的伤员拟为急危重症伤员。 1.2.1 急诊分诊信息系统概述我院急诊科为了改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录入 进急诊预检分诊的管理办法,于2012年底研究制定 相关数据,制作TS、RTS、CRAMS、PHI、TI评分的 了一套标准、科学、高效的急诊预检分诊信息化管理 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 系统。该系统以我院构建的符合卫生部《急诊病人 (Auc)及约登指数,并计算五种评分系统的最佳截 病情分级指导原则》的4级预检分诊标准体系为核 断值极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等指标,以P<0.05或 心,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平台,采用Delphi 6.0 Pd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开发,基于C0M+组建设为组建负载均衡,具备强 2 结果 大的二次开发功能,可根据临床需要添加模块,不断 2014年l一6月符合要求的伤员共107例,其中 完善软件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电脑人工分级相结 脑外伤51例(47.66 )、四肢伤l3例(12.15 )、胸 合,具备信息录入及汇总、查询、检索、修改、统计分 及腹部伤14例(13.09 )、脊柱伤7例(6.54 )、多 析等功能。 发伤22例(20.56 )。针对五种创伤评分结果的 1.2.2 增设创伤评分模块 通过Delphi 6.0语言开 ROC分析显示,TS、RTS、CRAMS、PHI、TI五种创 发,将五种创伤评分计算公式编写入系统。评分者通 伤评分的AUC分别为0.808、0.774、0.785、0.765、 过简单评估患者,在下拉菜单选择符合患者的各项生 O.818。根据约登指数计算出各评分的最佳截断值分 理、解剖等参数的选项,然后由电脑自动计算出各项 别为15.5、l1.5、9.5、0.5、13.5。在此基础上,分别计 评分的结果。同时,可通过系统附加报表功能,自行 算这五种创伤评分方法识别出重症患者的灵敏度、 设定时间,生成相应急诊预检创伤评分统计表。 特异度等指标,见表1。 表1 TS、RTS、CRAMS、PHI、TI评分识别重症伤员性能指标比较 3讨论 工计算创伤评分的繁琐过程,使评估时间大大缩短。 3.1 急诊分诊系统中运用创伤评分可提高对创伤 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的急危重症伤员在入院时并 病员病情判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众所周知,及时 未表现出明显的神志改变或生命体征方面的异常, 将急诊入院的急危重症伤员合理分流至抢救室,既 护士对其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的预见能力存在偏 保证第一时间给予紧急救护,又避免有限的急危重 差,笔者希望能通过合理地运用创伤评分这一客观 症医护资源被误用和滥用,是医院急诊科高效处置 指标来提高护士对急危重症伤员病情判断的准确 和合理救护创伤患者的关键。创伤评分法在急诊分 性。表1中五种创伤评分的AUC均为0.7~0.9,说 诊信息系统中的建立和应用,一方面避免了传统手 明在急诊分诊中运用五种创伤评分对重症创伤患者 (下转第64页) 护理杂志2015年11月,32(22) 地掌握科室护理工作落实情况,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4 急诊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发与应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o13,22(11):1293— 1295. [5]荣晓旭.红色标识腕带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 急诊救治患者常因病情变化急需手术,所以急诊 手术是无预知性和无选择性的。因此,在时间、空间、 设备、药物、材料、人员调配的科学管理、高效运作、安 用EJ].医学与哲学,2o13,34(7B):95—97. [6]许榕椿,朱震豪,翁志成,等.REMs评分与APACHElI 评分对预测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J].实用临床 医药杂志,2009,13(12):35—36. 全质量控制都显得十分重要。急诊手术麻醉信息管 理系统实现了规范化的工作管理标准。实现了信息 [7]翁盛鑫,陈今雄,杨颖.构建数字化门诊系统优化军人就 流、物流、资金流及手术病案的真实存储,有效归纳和 积累了医疗经验的,建立了医学统计数据库,实现了 医流程[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9):41—45. [8]丘红霞.数字化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 急症,2009,18(3):475—476. 病案信息搜索等,是医疗、护理、科研、教学工作不可 缺少的信息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9]程宝珍.急诊预检分诊研究现状及展望[J].护理研究, 2O13,27(10):3207 3208. [10]陆小英,虞婕,张玲,等.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建立急诊 科护理绩效考核体系EJ].护理杂志,2014,31(8): 62—64. [1]徐容,曹梅娟.美国护理信息能力标准的发展与现状[J]. 护理进修杂志,2012,27(2):118—120. [2]潘菲。赵卫燕,何史林,等.急诊抢救流程信息化系统的建 设研究EJ].临床医学杂志,2013,14(7):301—303. E11]刘薇群,吕剑虹,肖松梅,等.重症护理观察记录智能化 模式之优化[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6):51-52. [3]王飒,陈水红,曹巧丹.电子分诊标签在急诊预检中的应 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2):24卜243. [4]陈水红,许杰,潘多.急诊预检分诊智能化管理软件的研 ・+”+n+“+“+”+”+“- ̄-“+“+ [12]吴燕荣.构建护理信息化体系提高护理管理水平EJ].护 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4):66—67. (本文编辑:郁晓路)  —— ”—-+一”-+-.-4-“—+_ 4-“+“+“+・・+(上接第58页) 均具有一定的预测预后价值。急诊护士尤其是年轻 护士在分诊中应用这一方法进行创伤患者的病情判 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经验不足导致的分诊 错误。 了评分结果的稳定性。因此,在识别急危重症伤员 方面,TI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3.3单一使用任一种创伤评分进行急危重症伤员 的筛出均存在局限性 ROC曲线下面积可反映诊 断试验的准确性大小,当R0C曲线下面积0.7~ 0.9时,表示诊断准确性为中等,达到0.9以上时表 3.2五种评分方法在预检分诊中识别急危重症伤 员的性能比较ROC曲线离机会对角线越远,AUC 越大,表明该评分系统的评价性能越好。TS、RTS、 CRAMS、PHI、TI五种创伤评分ROC曲线下面积 分别为O.808、0.774、0.785、0.765、0.818,说明TI评 分在五种评分方法中对急危重伤员的识别性能最 好。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本研究中病例中脑外伤占 很大比例(0.48),而五种创伤评分中TI赋予颅脑损 伤的相关指标分值最高。此外,TS、RTS评分法的 评价指标均属于生理学范畴,生理学指标可变性较 示准确性较高 ]。本研究中,五种评分方法均不具 备较好的危重症创伤患者的识别能力(AUC均为 0.7~O.9)。TI评分虽具有较大的曲线下面积,但其 灵敏度不高,阴性似然比较大,存在造成结果假阳性 的比例较大,排除疾病的能力不足的缺点,单独使用 容易造成分诊过度。因此,合理利用各种创伤评分 方法的利弊,加以改良和创新,从而设计并寻找出更 加适合用于分诊急危重症创伤患者的创伤评分方法 强,与时间关系较密切,而该研究的评分时间均为患 者入院后第一时间,某些重症伤员短时间内并未表 现出生理指标的异常,容易造成对急危重伤员的漏 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郭小微,李开南.创伤评分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 损伤杂志,2o13,28(4):399—400. 诊,如颅脑损伤、脊柱损伤等等。修正后的CRAMS 评分法及PHI评分法虽然赋予“胸腹部伤”一定的 分值,但缺乏对脊柱损伤、颅脑损伤等高危险受伤机 制的评判,故在评估伤员重症伤员的危急程度时任 存在不足。TI评分的优势在于各参数结果简单易 [2]唐月红,王新.创伤评分系统在急救护理评估中的应用 进展[J].护理研究,2013,27(11):3718—3719. [3]田凌云,李映兰.危重病病情评价系统在急诊分诊中的 应用现状E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956~960. [4]余松林.医学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172. 得,操作简便,适用于快速评估急诊创伤患者,同时 引入了创伤部位及创伤类型两类指标作为评分依 据,强调了解剖学指标对受伤严重程度的影响,增加 (本文编辑:郁晓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