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卢浮.至尊工程
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
编 制 人:审 核 人:审 批 人:编制单位:日 期:
目 录
目 录 ............................................................................................................... 1 一、工程概况 ................................................................................................... 2 二、编制目的 ................................................................................................... 2 三、编制依据 ................................................................................................... 2 四、施工方法 ................................................................................................... 3 五、顶撑架体安全验算 ................................................................................... 5
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镇江华鹏置业“卢浮·至尊”住宅小区,位于扬中市新城区核心区,其东侧为新民南路,城市主干道,两侧各预留15米绿化带,北临金苇路,南侧为建设路,西侧为规划城市道路。
二、编制目的
本工程为减小混因混凝土收缩产生的附加应力,以及避免不均匀沉降,按设计要求,在混凝土基础底板、挡土墙、梁、板相同位置均设置后浇带,带宽为800mm。
本方案主要针对楼板后浇带两侧楼板混凝土拆模后,为保证混凝土不因混凝土自重等因素产生变形,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拟采用的楼板顶撑方式进行后浇带混凝土加固。
三、编制依据
1.1本工程施工图纸
1.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1.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JGJ80-91 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1
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1.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1
1.8 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1.9《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四、施工方法
原结构设计为简支梁板,由于后浇带的留置,结构受力转变为悬臂梁板,因此在后浇带处需加设支撑,避免因结构受力的变化,造成梁板开裂。
1、顶撑施工顺序
梁底模板拆除→梁底顶撑→顶板模板拆除→顶板顶撑 2、顶撑施工
为了保证结构受力要求,将梁板和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作为同一体系。拆除此部分满堂支撑脚手架时,后浇带处支撑必须回顶。后浇带二次回顶支撑拆除前,后浇带混凝土以同条件的试块强度必须达到100%。
后浇带端的梁、板回顶均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材料选用50×100mm木枋通设在梁板底,回顶时需注意,避免支撑过松或因回顶应力过大,造成楼板、梁开裂,影响结构,需将木枋一头削扁平,打入空隙过大处,打入时不可用力过大。支架系统采用Ф48×3.0钢管搭设双排支撑架体。双排支撑架体地下采用钢管脚手架体系,3.95米高跨立杆间距900*900mm,水平杆间距1500mm,4.75米低跨立杆间距为800*800mm,水平杆间距为1500mm,地上采用钢管脚手架体系立杆间距1200*1100mm,水平杆间距1800mm,下部200高处设一道扫地杆。后浇带两侧双排架每隔四个纵距设连接杆一道。
为防止施工期间后浇带下沉,后浇带两侧禁止放置过重物体,测量人员应该在后浇带两侧每隔两米设置一个沉降观测点,并交由专人进行定期观测,做好测量记录。
搭设双排钢管架顶撑时,分别在后浇带两侧预留400mm支模空间;梁底位置另行搭设两根钢管顶撑,搭设横距与板底钢管相同。具体布置如下图:
顶撑平面图
五、顶撑架体安全验算
(一)、计算参数
顶撑剖面图
1、模板支撑架搭设高度负一层为3.74m,负二层为3.07m。 2、立杆的纵距 b=1.50m,立杆的横距 l=1.20m,立杆的步距负二层h=1.335m,负二层h=1.670m。
3、梁按最不利位置考虑,按后浇带设置平面图最长悬臂选取为3.3米,截面尺寸按最大截面考虑,尺寸为500mm×1000mm。
4、楼板厚度负二层为230mm,负一层为160mm。 5、钢筋混凝土自重标准值按24KN/m3选取。 6、活荷截按1KN选取。 (二)结构稳定性验算
1、钢筋混凝土梁 (1)荷载计算
梁自重(按最长悬臂一半计算):q1=0.5×1×3.3/2×24=19.8KN 活荷载:q2=1KN/m2 ×0.5×3.3/2=0.825KN
按荷载最大值梁考虑,轴心压力N=19.8+0.825=20.625KN (2)每根立杆的受压荷载为20.625/2=10.313 KN (3)立杆稳定性计算 计算公式: 公式
设用钢管Ф48×3钢管,A=424mm2 受压荷载N=10.313KN 长细比 λ=L/i
钢管回转半径i=15.9 (经计算)
λ=1670/15.9=105.03
按λ=105查表,得出轴心受压杆的稳定系数ф=0.551 《建筑施工手册1》表5-18
σ=10313/0.551×424=44.14N/mm2<205 N/mm2 满足要求。 2、钢筋混凝土楼板 (1)荷载计算
负一层板自重(按最长悬臂一半计算):q1=1.5×0.16×3.3/2×24=9.504KN
负二层板自重(按最长悬臂一半计算):q2=1.5×0.23×3.3/2×24=13.662KN
活荷载:q3=1KN/m2 ×1.5×3.3/2=2.475KN 负一层楼板轴心压力N1=9.504+2.475=11.979KN 负二层楼板轴心压力N2=13.662+2.475=16.137KN 2、负一层每根立杆的受压荷载为11.979/2=5.990KN 负二层每根立杆的受村荷载为16.137/2=8.069KN 3、立杆稳定性计算 计算公式: 公式(1)
设用钢管Ф48×3钢管,A=424mm2 受压荷载N1=5.990KN;N2=8.069KN 长细比 λ=L/i
钢管回转半径i=15.9 (经计算)
λ1=1670/15.9=105.03;λ2=1335/15.9=83.96
按λ1=105查表,得出轴心受压杆的稳定系数ф=0.551 《建筑施工手册1》表5-18
σ1=5990/0.551×424=25.N/mm2<205 N/mm2 满足要求。 按λ2=84查表,得出轴心受压杆的稳定系数ф=0.798 《建筑施工手册1》表5-18
σ2=8069/0.798×424=23.85N/mm2<205 N/mm2 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