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
意基本一致。一张照片引起的回忆_450字
亲情是人生不可缺少也是最重要的感情。
——题记
这是一张我们家的全家福,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张。 时间可真快,一眨眼就过了。这张照片也已经过了六年的岁月了。 每次看着相框,我总会仔细地看着那张全家福:大姑妈、大姑父、二姑妈、二姑父、舅舅、舅妈、爸爸妈妈、外公外婆、表哥表弟表姐,神态是那
第 1 页
样开心。
外公额头上的皱纹,外婆头上的根根银丝,都诉说着他们饱经风霜的人生路途。人生的欢幸,当然他们也最能体会到。 我清楚的记得,那是2000年的春节,全家大大小小老老少少赶忙从各地赶回外公外婆家过团圆年。当时我只有7岁,还算懂事,但一点也不知道团圆的真正的含义,只知道人多热闹。但自从那次后,全家就很少在聚齐过。 现在,每次逢年过节时,不是表哥没来,就是表姐没来…外婆总是遗憾地自言自语:“什么时候,全家人才能再聚齐呢?” 忙碌的时候总是最容易忽略上辈人的心情,如今,这张全家福也在岁月的冲刷下,慢慢的发黄,但全家人幸福的笑容始终是那样的生动。我想或许是明天,或许会是后天。我们全家肯定会再次欢聚一堂。到时候,肯定会有一张,更美丽、更值得珍藏的全家福。
纯洁的友情,炽热的爱情最终会变成亲情。朋友啊!愿你珍惜这份不可逝去的亲情。——后记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