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地域文化 文献综述

地域文化 文献综述

来源:测品娱乐


南 京 林 业 大 学

研究生文献综述

2009~2010学年 第一学期

学科专业:设计艺术学

学 号:3090073

作 者:孙璐

导 师:张乘风 教 授

二○一○年十二月

引言

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的压力也开始越来越大。出门旅游成为现在人们普遍采取的减压方式,它顺应了精神主体化、行为个体化、需求高层次化的趋势,已逐步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真正的旅游不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直奔目的地的匆匆游览,而应该是玩物适情、情与物游、品味全过程的体验。叶朗先生在国内较早地提出:“旅游,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审美活动。

离开审美,还谈什么旅游。旅游活动就是审美活动。”于光远先生同样强调:“旅游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居民的一种短期的特殊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他们都强调了旅游活动的休闲性与审美性,这是非常有见地的。因此,度假酒店在我国也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度假酒店的现状

我国旅游方式从传统的观光旅游转向休闲、度假旅游,度假酒店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中,尤其是以自然风光秀美或文化底蕴深厚的风景旅游区度假酒店的发展最为明显。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阶段大部分的风景旅游区度假酒店都不能满足度假者的需求,而地域文化的缺失就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对旅游酒店消费性和文化性的分析,不难发现,地域性设计是现代旅游酒店建设的一种重要发展方向。如何通过设计将酒店转化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构成旅游者经历体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满足现代人的消费心理需求,这无疑将是设计时我们所需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风景旅游区度假酒店的地域性是指度假酒店与其所在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相协调的属性。

通过对主要消费群体的分析,度假酒店的功能决定了它的形式,一定要是地域文化的集中表现。度假酒店是依托良好的自然或人工景物条件,创造宜人的、具有人性化特征的休憩环境和服务设施,为度假者提供丰富多彩而独具特色的休闲娱乐活动的综合性区域。在旅游大潮的影响下,旅游酒店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兴起,然而这种兴盛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是滥用设计符号,把不适宜于放在室内的符号生搬硬套进来,与整体环境不符。

二是对地域文化的忽视,没有在现代设计风格中融入传统元素,忽视了对消费者的直接影响。

三是片面追求奢华,互相攀比,不以地域自身特点出发,盲目照抄,外观千篇一律,使本应能为风景区增色的酒店成为了景区中的“败笔”。

四是成了“1+1=2”的简单堆砌。它应该是设计师对各地不同民俗文化,地域历史遗留下的名胜古迹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迹的整理,并提炼出独具特色的造型加以运用,从而使酒店彰显出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特色。

体验经济与旅游产业的审美

在这个被称为“体验经济”的21世纪,旅游作为一种消费活动,已成为现代大众的一种休闲方式。旅游消费与其他物质产品消费不同之处在于,它获得的是一种经历和体验,是一种文化享受。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人民文化素质的显著提高,传统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旅游的体验性和精神性需求开始收到人们的关注。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下,生产和生活方式渐趋相同,差异和特色愈显可贵。风景区的地域差异造成了文化层面的差异性,这也正是风景区所独有的、现代人所追求的。在这样一种差异性文化背景下,旅游酒店作为风景区环境的组成部分,不仅是为人们提供住宿、餐饮等各种服务的场所,更应成为展示地区文化的窗口、演绎传统风俗的舞台。只有与当地历史环境、文化背景等保持整体

联系,使历史环境与地区文脉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和延续。

地区和地区,民族和民族因其文化背景不同,地理特征不同,发展历史的不同,造就了每个民族,每个地区特有的文化,这些都是旅游的宝贵资源。毋庸质疑,地域文化在表达民族情感和延续历史文脉上起着重要作用。此外,酒店设计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存在,能发挥创新都是受过传统熏陶的,即使突然接受一种崭新的形式,根据外来思想的影响,也仍然能表现本国精神。如南北朝的佛教雕刻,或唐宋的寺塔,都起源于印度,非中国本土有的观念,但结果仍以中国风格造成成熟的中国特有艺术驰名世界。可见,地域文化因素在风景区酒店设计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度假酒店又称为度假村,作为服务于度假旅游市场的专业化酒店,它除了必须具备传统酒店的基本功能和服务要求外还应该针对度假旅游的特点和度假者需求进行适当的变革。度假酒店因地域、经济、文化的不同而具有地方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度假酒店作为为人们的休闲、放松、康体、娱乐等各种类型的度假生活提供活动的场所,自然需要丰富多彩而又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它既要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度假需求,为人们营造一种特有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又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使自身成为人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媒介,而不是去生硬的、无差别性的存在。强调空间语言传达给使用者的感受而使空间设计更具地域性与文化性。有不少成功的酒店设计案例,它们将人、自然、文化这三个要素有机结合,不但为旅游者提供了享受度假生活的理想场所,而且己经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并成为当地文化的代表。

当今国际度假酒店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越来越突出个性化,达到这种效果的前提就是要求度假酒店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性。这里所指的文化因素包括当地的建筑风格(如传统民居、文化宗教建筑

等)、民族风俗习惯、装饰和绘画艺术;还包括当地的历史、童话以及神化传说等等。这些实在的和虚无的因素都可以作为我们设计的源泉,激发我们的设计灵感。这样做既有利于新建筑更好的融入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又能使游客在欣赏自然景色的同时体味当地民族文化的精髓。人们仿佛走进了历史与神化之中,从而以一种强烈的地域性来抵消由于全球化的趋同性所带来的迷失感。进入21世纪以后,在全世界范围内生活在都市中得人们会感到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街上的人们行色匆匆,似乎时刻都在和时间赛跑。长时间生活在这种紧张的节奏下,人们会感到精神压抑、焦虑,心理和生理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英国建筑师DvadiColhns在他的著作中表示,人们去度假就是希望寻求一种宁静、平和的生活,设计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将时间放缓,甚至创造出时间停止的感觉。达到这种目的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提供优美的自然景观,当人们看到广阔无垠的大海时心情总是会平静下来。二是通过建筑所营造出来的文化氛围来起作用,使人们有一种时间和空间上的错觉,从而达到时间停滞的效果。

研究动态分析—文献分析

《风景区酒店设计的地域文化解读与表达》,胡纹、王事奇,城市建筑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和生产生活方式等,是一种从古至今的文化沉淀。在度假酒店设计中再现这种文化沉淀,主要有两种设计手法。

第一种设计手法是:原生自然式。它是在地域文化相对丰富的区域内,选择一座最为典型且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进行打造,除建设酒店必要的基础设施外,几乎没有进行其他的加工改造,设计者原汁原味的保留了村民自然生活和生产状态及村落的自然形态。

第二种设计手法是:用现代设计手法诠释传统元素。这也是一种在风景区酒店设计中应用较多的方式——首先是在现代设计风格中融入传统元素,其次是设计师对各地不同民俗文化,地域历史遗留下的名胜古迹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迹的整理,并提炼出独具特色的造型加以运用,从而使酒店彰显出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特色。

如The Bale酒店。这是一家规模不大的酒店,设计完全摒弃了传统元素的外在表现,然而设计师将设计植根于更为精细的当地文脉当中,将传统的廊道、开敞性建筑体以及开放性的空间序列以现代的体块手法重新建构,加上对白色石材的单纯运用,使之具有了一种特殊的穿透性与微妙的过滤性的光线特征。这种设计手法是根据当地乡土建筑的构成方式、特征和典型元素,将现代设计手法、形式特征和构成方式结合当地地理气候和特定的环境条件加以设计并在其中散发出浓烈的乡土气息。虽然在手法上是折衷的,但是对于使用者却会有一种多元文化包容的观感。

BANYAN TREE(悦榕)是一个专门开发不同地区度假村的酒店集团,在东南亚、美洲、非洲等地区文化气候各异的区域都进行了酒店的开发。新近在中国云南丽江与中甸高原开发了两个以纳西族古民居和藏式民居为文化模版的酒店。

由于自然环境的优秀和民族气息的浓厚,酒店设计最大化的将当地的民居文化继承下来,但是对单体空间进行了放大,序列也经过精致的调整,使用者在居住的过程中能够对当地的本土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然而一些额外信息,例如精致的室内气氛调整和酒店用品却令使用者有“体验优越”的触感。它们采取的是参与的态度——一种融合的地域主义,虽然从外观上与本土民居极为肖象,但却不是一种拙劣的模仿。

《论旅游酒店环境文化的建设》李辉,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酒店环境文化是酒店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酒店环境文化是酒店作为旅游企业的代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当前,旅游消费额度与日俱增,酒店竞争日益激烈,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酒店应该注重在自身的环境文化建设上做文章,知晓酒店环境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明晰自身环境文化建设的现状,明确环境文化建设的目标,研究出可行策略。

《旅泊空间—泰国旅游酒店考察札记》安勇;殷昆仑,家具与室内装饰,2005年第11期

泰王国旧称“逞罗”,被世人称为“微笑的国度”,拥有无数令人赞叹的名胜古迹和灿烂的文化传统。泰国面积51.4万平方公里,东邻柬埔寨,西部和北部与缅甸接壤,东北是老挝,南界马来西亚。俯瞰泰王国的版图,宛如大象头。全国划分为75个府和曼谷特别行政区,旅游资源丰富,酒店业发达、被誉为“亚洲旅游度假天堂”。2004年8月,第二次访问泰国,在北部的清迈,南部的普吉岛及首都曼谷三地选择了多家酒店进行了十多天的考察,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持久性的生态建筑设计:意大利山林度假酒店维吉流斯》,赵凡蓓,建筑创作2009年02期

海拔1500m高的蒙特维吉流山是阿尔卑斯山的一脉。它环抱着意大利北部城市墨拉若,是闻名于欧洲的疗养度假地。夏季这里是攀岩越野的理想场所,而冬季则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娱乐,运动设施和户外感受。

弗姆普顿在他的《走向批判的地域主义》一文中定义了可以识别为批判性地域主义的几个要素:

一.一种有意识有良知的建筑思想,并不强调和炫耀不顾场址而设计的孤零零的建筑,而是强调场址对建筑的决定作用。

二.强调对建筑的建构(teetonje)要素的实现和使用,而不鼓励将环境简化为一系列无规则的布景和道具式的风景景象系列

三.不仅仅要强调视觉,而且强调触觉,它反对当代信息媒介时代那种真实的经验被信息所取代的倾向。

四.反对那种对地方和乡土建筑的煽情模仿,但它并不反对偶尔对地方和乡土要素进行解释,并将其作为一种选择和分离性的手法或片段注入建筑整体。

借用批判地域主义中的思想,这种手法可以总结为将地方和场所中的某种特殊性中非直接衍化而来的要素提取出来,而对现代主义所强调的同一和统一性加以弥补。这种手法的来源是多样化的,可以是当地光线变化和质量的特点;可以是特定的结构情状中演化出来的美学法则;可以是场址的地形地貌;也可以是本土文化的自主性的营建法则。无论如何,这种手法的批判性在于必须先将本地区特殊文化的总体特质彻底“分解”,然后经过设计师的重构将原生意象重构出来,否则只能是对原有文化的简单抄袭。

基于上述研究动机,本课题研究有下列目的:

其一在于提供对风景旅游区度假酒店的地域文化的全面客观的认识,使来到旅游区的观光者们不仅看到了旅游区的壮丽秀美,还进一步了解到每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更能深层次的认识到当地的民俗风情。

其二,总结地域文化在不同类型风景旅游区度假酒店中的表达,为在今后风景旅游区度假酒店的设计实践中表达地域性特征提供相关设计策略并作为后续研究的参考。探讨度假酒店的类型和特点,分析当今国际度假酒店的发展概况及我国度假酒店发展现状,研究分析度假酒店建筑公共空间的组成和特点,归纳度假酒店建筑公共空间的特性及设计方法。

其三,由于自然环境的优秀和民族气息的浓厚,酒店设计可以最大化的将当地的民居文化继承下来,是对单体空间进行了放大,序列也经过精致的调整,使用者在居住的过程中能够对当地的本土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四,在度假酒店设计中,需重视地域文化的积极意义和价值。首先,在市场定位方面,地域文化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它的成功运用能够带来许多商机。在旅游大潮的影响下,风景区酒店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兴起,然而这种兴盛能够为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其次,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历史文脉,民族情感也在地域文化的运用中得到延续,从更深的层面上来看,中国文化乃至于东方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仍然有其存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小结

本课题首先从度假旅游的需求出发分析度假酒店的概念和特征。然后,结合地域性建筑的基本

理论分析地域性对于度假酒店的意义和度假酒店地域性的涵义。结合实例,分析了自然因素、地域文化因素和材料与技术因素对于度假酒店地域性特征的影响。此外,还将分析国内度假酒店室内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就对国内度假酒店室内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途径,使酒店内空间整体上体现出一种独特的设计风格和文化个性,并对度假酒店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1] 《地域风格建筑》[M], (英) 原著凯瑟琳·斯莱塞,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2] 《度假酒店:[摄影集]》[M],杨明涛编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3] 《度假村与酒店绿化美化》[M],韩敬祖、张彦广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

[4] 《酒店空间》[M],韩国建筑世界株式会社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02

[5] 《地域·场地·建筑》[M],(意) 安东内拉·胡贝尔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6] 《地域性建筑的理论与实践》[M],陈伯超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7] 《建筑设计资料集成》[M],日本建筑学会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12

[8] 《地域性建筑》[M],王育林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11

[9] 《现代建筑理论》[M],刘先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10]《2010-2015年中国旅游业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原网

[11] 度假酒店大堂空间地域性场所的营造[J],建筑论坛与建筑设计

[12] 张玲、韩亮,文化地域性特征对设计风格的影响[J],包装工程

[13] 蔡丽芬,浅议新技术背景下酒店空间设计的地域性[J],山西建筑

[14] 李辉,论旅游酒店环境文化的建设[J],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5] 安勇、殷昆仑,旅泊空间—泰国旅游酒店考察札记[J],家具与室内装饰,

[16] 王升,建筑文化的地域性[J],安徽建筑,2006年02期

[17] 马玉洁,多元文化下建筑创作的全球化与地域性[J],山西建筑,2007.25

[18] 杨振、陈娇,全球化与地域建筑文化[J],华中建筑,2007年第01期

[19] 王青,地域建筑文化与全球化语境[J],山西建筑,2008年02期

[20] 简·菲利普·黑兹,上海金茂凯悦酒店室内设计[J],室内设计与装修,1999年05期

[21] 王琼,酒店设计的地域性和文化性[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年06期

[22] 王毅,一个结合地域的设计—九寨沟国际大酒店[J],建筑学报,2004.06

[23] 阎莉、吕海军,地域性室内设计的表现方法[J],科技咨询,2008.03

[24] 范燕群,批判的地域主义与建筑的地域性[J],山西建筑,2006.18

[25] 肖锐、符宗荣,建筑色彩设计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分析[J],重庆建筑,2004.10

[26] 陆洪慧,巴厘岛度假村特色建筑及景观设计[J],规划师,2004.4

[27] 刘佳,地域性室内设计的意境表达[J],山西建筑,2008年08期

[28] 张兴国、冯隶,西南地域文化与建筑创作的地域性[J],时代建筑,2006.07

[29] 任宇阳,浅析地域性室内设计——运用空间形体诠释传统文化[J],科技信息,2007.21

[30] 徐伟楠,与历史环境相协调的酒店建筑设计[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

[31] 任函,现代建筑的地域场所表达[D],郑州: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

[32] 何磊,地域主义与建筑设计[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4

[33] 刘石磊,风景旅游区度假酒店设计的地域性表达[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4

[34] 荣明芹,旅游旅馆设计的地域性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

[35] Price Watkins,Resort and theme hotels,London:Laurence King Publishing Ltd.,1998

[36] David Collins,New hotel architecture and design,London:Conran Octopus Publishing Group,20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