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陕西省农村贫困大学生精准资助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高乐
来源:《乡村科技》2017年第35期
[摘 要] 为了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性,陕西省农村贫困大学生需要获得精准扶贫资助。陕西省高校可以加强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实现从入学到就业的全过程资助,制定全方位资助育人的专项计划,给予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学习上指导、心理上支持及就业上帮扶,构建全面的精准资助体系。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陕西省农村贫困大学生精准资助现状,然后阐述陕西省农村贫困大学生精准资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尝试探索陕西省农村贫困大学生精准资助体系构建路径。 [关键词] 农村;贫困大学生;精准资助体系;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 G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35-16-2
提高学生资助水平是教育扶贫工程的五大主要任务之一。为了让学生资助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扶贫、服务于脱贫攻坚,陕西省从精准识别、精准奖助、精准管理三方面出发,积极探索精准资助工作机制,为陕西省贫困农村大学生构建全面的精准资助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扶贫需扶志,才能真正帮助农村贫困家庭脱贫。陕西省教育脱贫办精准资助组[1]提出,2007-2016年陕西省学生资助工作结合实际,不断创新,狠抓资助机构建设,各级各类学生资助与精准资助体系健全,财政投入不断加大,资助资金逐年递增,精准资助全面推进,各项有效落实,学生资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形成独具“陕西特色”的学生资助模式,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佚名[2]提出,陕西省已全面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方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全省107个县(区)全部成立了具有法人资格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全国第一个建成全面覆盖贫困资助体系。 1 陕西省农村贫困大学生精准资助现状
为确保不让一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因为家庭贫困导致失去求学机会,陕西省在落实国家资助的同时创新资助方式,力图通过精准资助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以期闯出一条精准资助教育脱贫的新路径。陕西省农村贫困大学生可以享有多元资助的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3],具体的额度、用途和程序见表1。
自2011年陕西省启动实施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项目以来,4年累计安排财政扶贫资金4.91亿元,惠及6.6万名寒门学子。陕西省为贫困家庭大学生精准资助,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低保家庭(含特困人员)学生无需提交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即可申请国家助学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款,在校就读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贴息;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低保家庭(含特困人员)、家庭经济困难残疾本专科学生每生每年还可享受国家助学金,同时优先享受新生入学资助、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4]。 2 陕西省农村贫困大学生精准资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 响应国家的战略和要求
2016年11月15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常务会议,通过了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的脱贫攻坚、教育脱贫、生态环境保护3个补“短板”的规划。其中要求完善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资助体系,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地方需要积极响应号召,陕西省也需要进一步落实农村贫困大学生精准资助体系落实方案[5]。 2.2 保证贫困家庭大学生入学机会平等
差距及资助的不精准,致使不少家庭贫困学子失去了入学机会,既加大了农村贫困家庭的代际贫困,同时也影响社会公平和差距。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资助一直以来属于国家扶贫工作的重点,同时,加强陕西省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的资助体系构建,有助于保障教育面前的公平性,无论家庭贫困还是富裕均享有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和学习机会[6]。 3 陕西省农村贫困大学生精准资助体系构建路径
3.1 高校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制订精准资助专项行动计划
为促进陕西省农村贫困大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陕西省高校需要高度重视农村贫困大学生的精准资助体系建设,尤其是为陕西农村建档立卡的家庭的学子制订精准扶贫的专项工作计划,从学生入学开始资助,持续到农村贫困学生的就业,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精准扶贫专项行动计划和工作体系,加强贫困学生的统计与建档、入学绿色通道、学习生活资助、临时困难补助、家庭实地走访、勤工助学岗位锻炼、成长发展能力提升、“一对一”结对帮扶、就业帮扶以及毕业后跟踪反馈,帮助陕西省农村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就业[7]。 3.2 构建陕西省农村贫困大学生精准资助模式
为陕西省农村贫困大学生构建精准资助模式,包括精准认定扶贫对象,确定陕西省农村贫困大学生尤其是特困生精准识别,减少这些学生的心灵伤害;精准安排资助项目,针对陕西省农村贫困大学生不同的地方、不同民族、不同家庭情况,实施不同的扶贫措施,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帮助[8];精准安排资金使用,为陕西省农村贫困学生建立“造血式”的资助方式,设立奖助学金、发放各类资助奖金等,尽量实现陕西省农村贫困学生资助的全面覆盖;尽量做到陕西省农村贫困大学生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既能实现经济扶助,还能实现资助助人[9];加强学校资助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将陕西农村贫困大学生的资助精准基于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精准资助成效的提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 结语
多年来,陕西省已为农村贫困大学生采取了资助扶贫等措施,并不断完善精准资助体系,加大各方面投入,采取多方位的措施,实现了全面精准资助体系的构建,保证了陕西省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入学机会的平等性,同时也促进了陕西省农村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省教育脱贫办精准资助组.陕西实现教育资助与精准资助体系全覆盖[J].陕西教育(综合),2017(7):14-15.
[2]陕西教育资助体系在全国首家实现全覆盖[J].领导决策信息,2012(41):25. [3]朱莉,王群,宋伟.高校大学生精准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以山东农业大学“三三模式”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91-94.
[4]于小艳,刘承磊,赵鸿.构建育人目标下的高校资助管理体系实践探索——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J].学理论,2016(4):183-184.
[5]齐清,宋伟.全面发展视域下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6(23):21-22.
[6]赵丹.关于构建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探索[J].求知导刊,2015(17):32. [7]龚克.德育视野下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研究[J].才智,2016(30):56.
[8]竺正海,毛洪文.社会类奖学金在协同育人模式中的作用探析——以长江大学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5(20):104.
[9]竺正海,肖红霞.高校奖学金评定创新方法研究——以长江大学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31):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