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数学日记的魅力

浅谈数学日记的魅力

来源:测品娱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数学日记的魅力

作者:俞冬林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09期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给我们一线数学教师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新课程,加强了各学科的整合;新课程,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新课程,突出了数学的文化价值,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着眼于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所有的这些理念如何有效地得到落实呢?通过实践,发现数学日记在培养学生主体反思能力、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师生共同成长等方面有较突出的作用,本文主要以举例的形式来阐述数学日记在以上三方面的作用,愿有更多的数学教师能参与到这中间来。

关键词:数学日记 主体反思 学习兴趣 沟通交流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基于以上这些理念和精神,我尝试着让学生练习写数学日记,通过实践,欣喜地发现数学日记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它独有的魅力。以下,笔者结合部分学生的数学日记,从个人的视角出发谈谈对数学日记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数学日记——培养主体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使我们认识到:数学学习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水平及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可见,评价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解题策略、思维方法或学习习惯等方面的长处和不足,及时调整和改善学习过程,形成对数学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因此,培养学生数学的自我反思意识,学生将会获得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数学日记为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今天我怎么了?

《一课一练》上有这样一道题:60米跑步比赛,小明用了10秒,小林用了8秒,他们谁跑得快?我的解法是:60÷10=6(米),60÷8=6.5(米),6.5(米)>6(米),所以小林跑得快。在老师讲解后我才恍然大悟:同样的路程,一个用了10秒,一个用了8秒,当然时间越少速度越快。

我今天怎么了,难道只能比速度不能比时间了吗?这样多简便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提醒自己:下次可不能这么呆板了,一定要多想想。

这是一篇典型的反思型日记。学生通过对自己解题方法的反思,认识自我,找到不足,从而为继续充满信心地学习数学打好基础。学生在日记中自我评价时,对数学知识的再思考、再整理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学生思维更加清晰。 二、数学日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助推器

曾经有人对小学生喜欢学科情况作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学科中,喜欢数学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是最低的,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要想改变这种看法,数学教师就必须探索让学生喜欢数学的途径和方法。数学日记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较好的突破口。数学童话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0”的自述

大家好,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零”,1姐姐和2哥哥都叫我“0小弟”。

在我们自然数家族中,我是最小的一个,真是够可怜的。不过,我虽然是最小的一个,看上去像个鸡蛋,但我的用途可大了。不信?你就听我慢慢道来吧!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我——0,像考试后要总结分数,就会有许多用到我的地方了,像什么90分呀,100分的等等。还有,在日常生活中,要是在做数学题目时,你只要把我放错了位置或是把我写成了哥哥姐姐的话,那麻烦就大了。如果你在做除法时,把我放在除数的位置上,那么你可就要吃苦头了,老师一定会找上门来。

我的用途还有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说了。总之,一句话,我——“0”,在你做作业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我哦!

从这篇数学日记不难看出:其中有“0是最小的自然数”、“0不能做除数”等数学知识,采用数学童话的形式,使人印象深刻。自本篇日记在班里进行交流之后,《不能轻视的1》、《4有话要说》、《2的温馨提示》等一大批数学童话随之诞生。在孩子们的眼里,数学可以成为多么美妙和有趣的故事!如果每个孩子都能这样来理解数学,都能体验到如此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数学还会“枯燥乏味”吗?学习数学还会那么痛苦吗? 三、数学日记——实现师生沟通交流的有效载体

在教育由研究教师的“教”转向研究学生的“学”的今天,数学日记为实现教师与学生真诚的沟通和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展现了学生的数学发现、数学思考、数学方法。 老师,我这样做可以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块梯形苗圃,上底长20米,下底30米,高16米。如果上底和下底都增加5米,现在这块苗圃比原来大多少平方米?

老师,今天您讲了两种方法:一种是(20+5+30+5)×16÷2-(20+30)×16÷2,另一种是(5+5)×16÷2,我觉得这两种方法都不够简便。我有更简便的方法 ,只要 5×16就行了。我是这样想的:上底和下底同时增加了5米,高又不变,就是增加了一个长16米,宽5米的长方形,所以5×16就是增加的面积。 老师,我这样做可以吗?

日记可以畅所欲言,杷因害怕害怕老师或碍于面子不敢说的都可以写到日记中。如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对老师或同学的意见、自己的心里话、学习后的反思等。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日记来进一步了解学生,学生更可以通过教师反馈的评语,了解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以进一步肯定优点、改进不足。

数学真是有无穷的奥妙,我喜欢数学!

这篇数学日记写得很精彩,有学生自己的数学思想,其中包含了对数学著名猜想的怀疑、验证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决心。通过这篇数学日记的交流,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为数学课堂注入了活力。当孩子们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阅读和撰写数学日记时,那么,他们其实已经拥有了积极学习的态度,已经拥有了对数学文化的热爱之心,他们是在传播一种思想,一种习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数学日记,为我的数学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一篇篇数学日记,犹如和谐乐章中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是它,领我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让我和学生在思想的敞开和接纳中达成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实现视界的融合,精神的互通。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国际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育》 郑毓信 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数学日记——让学生闪耀智慧的光芒》 中小学教学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