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3卷第19期 西 建 筑 Vo1.33 NO.19 ・332・ 2 0 0 7年7月 山 SHANXI ARCHITECTU础 Ju1.2007 文章编号:1009—6825(2007)19—0332—02 地质雷达在隧道工程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李 伟 摘要:以云南省某高速公路隧道建设为例,通过对地质雷达基本原理的论述,详细介绍了地质雷达在隧道质量检测中 的成功应用,重点分析了应用地质雷达检测隧道的初期支护厚度、二衬厚度以及衬砌背后脱空等的情况,可为类似的高 速公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雷达,隧道,衬砌检测,波形分析 中图分类号:U452.1 文献标识码:A 隧道施工中受诸多因素影响,衬砌混凝土可能会出现不够密 脚及左右边墙共布置了五条测线。 实、不够厚度、脱空等工程质量问题,为及时发现衬砌混凝土的质 2.1.3检测参数 量问题,需采用一种全面快速的检测方法来解决。传统的检测手 本次检测使用瑞典RAMAC/ ̄型地质雷达,选用500 MHz屏 段所进行的目测、钻孔取芯、压水测试和钻孔声波等方法已不能 蔽天线。测试参数如下:采样频率:7 005Ⅲz;采样点数:483点; 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1,地质雷达作为一种新的无损检测方法, 叠加次数:8次;窗口时间:65 ns;触发方式:时间触发。 以其操作简便、高分辨率在近年来的隧道工程质量检测中得到了 2.2地质雷达资料处理 广泛的应用。 原始的雷达检测资料在未经过任何变化、滤波的情况下,是 1检测原理 无法得出隧道衬砌情况的,只有在使用相应的地质雷达资料处理 GPR(Ground Penetraing Radar)方法是一种用于确定地下介 软件,进行资料处理。资料处理主要是对波形作处理,包括增强 质分布的电磁波法,其方法原理类似于反射地震勘探技术,是一 有效信号、抑制随机噪声、压制非异常体的杂乱回波、提高图像的 种高分辨率探测方法。GPR方法是利用高频电磁波(1 MI-Iz~ 信噪比和分辨率等。图像判释主要是依据地质雷达图像的正演 1 GHz)以脉冲形式通过发射天线被定向地向地下发射。电磁波 成果和已知的地质、钻探资料,分析所要探测目标可能引起异常 在地下介质中传播,当遇到存在电性差异介质的界面时,电磁波 的大小和形态,对获得的雷达剖面进行合理的地质解释,最终得 便发生反射,返回地面后由接收天线接收,并由采集系统(主机) 到各测线的成果图,以此对隧道施工质量进行分析评价工作。 以数字形式记录下来。 2.2.1初期支护厚度 采集的数据通过处理,可以获得耐间或深度剖面。分析接收 一般情况下,雷达波经天线发射后,最先到达接收天线的雷 的地下界面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时间、频率和振幅等特征,就可以 达为空气直达波,紧接着为表面直达波,再为混凝土和围岩胶结 推断地下介质的空间位置、结构性质及几何形态,从而达到对地 面的反射波。反射波能量与围岩和喷混凝土之间的物性差异有 层或地下目标体的探测。 关,两者物性差异越大,反射波能量越强,反之,其能量就越弱。 利用GPR方法对隧道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采用SIR-2000型 在地质雷达图像中振幅较强、同相轴比较连续的波就是喷射混凝 探地雷达、100Ⅷz的雷达天线(发射和接收置于一体),在隧道 土和围岩界面的反射信号,在该界面上读取的即喷射混凝土厚 工作面布设测线进行探测。采用专用的RADAN软件对数据进 度,如图1所示。从图中波形可知,喷射混凝土与围岩明显分为 行处理。 两层,这是由混凝土与围岩间的物性差异而反映出来的。 探测结果可以反映工作面前方围岩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 Distance/m 0 2 4 6 8 10 12 14 16 l8 况,如岩层的均一性、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岩层破碎和含水性等。 O 目前,地质雷达的使用已经相对较为广泛,其具体原理可参 兽 考文献[1]~[4]。 i 2工程实例 20 2.1检测实例 图1 喷射混凝土厚度示意图 2.1.1 项目介绍 2.2.2 二次衬砌?昆凝土厚度检测 云南某高速公路隧道总长约9.8 km,共计12座,均按新奥法 二次衬砌、一次衬砌与围岩之间由于物质成分及物理性质存 原理设计施工,采用复合式衬砌形式。为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 在着很大的差别,介电常数差异明显,特别是衬砌与围岩之间,电 问题,保证施工质量,受业主委托,对全线隧道喷射}昆凝土厚度、 磁波从混凝土进入围岩时,反射波形振幅显著增大,视频率降低。 钢构架规格和分布、初期支护挂网钢筋和二次衬砌钢筋分布、二 隧道结构层混凝土的厚度是根据电磁脉冲在各结构层交界 次衬砌厚度以及隧道衬砌背后的脱空区等项目进行了质量抽测, 面的反射时间和各结构层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计算得到的,厚度 并对隧道施工质量进行分析评价。 检测的关键是确定电磁波在隧道各结构层中的传播时间,然后根 2.1.2 测线布置 据电磁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计算出结构层的厚度。当一次衬 为较全面了解隧道各位置的施工质量,在隧道拱顶、左右拱 砌和二次衬砌存在间隙时,在该界面上读取的就是二次衬砌的厚 收稿日期:2007—03—10 作者简介:李伟(1970一),女,工程师,浙江天阳置业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3卷第19期 2 0 0 7年7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 n珉E 0 2 4 6 8 0 2V01.33 No.19 J u1.2007 ・333・ 文章编号:1009—6825(2007)19—0333 03 金沙江大桥横向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陶洪波 摘要:综合考虑了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对混凝土拱桥稳定性的影响,并结合金沙江大桥的实例分析,对拱箱吊装 合拢时的最不利阶段及成桥状态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到在计算拱桥的稳定性时,可不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影响,但 材料非线性的影响不能忽略的结论。 关键词:大跨度拱桥,稳定性分析,有限元法,面外侧倾 中图分类号:U441 文献标识码:A 而我国公路桥涵设计规范中关于偏心受压柱和钢筋混凝土拱的 引言 随着桥跨的长大化和柔性结构的应用,桥梁结构的受力状态 随结构的变形而发生明显的改变。结构平衡方程的建立,必须考 虑结构变形的影响和材料弹塑性的影响,要真正把握桥梁结构的 稳定计算仍停留在弹性计算阶段_l J。拱桥由于跨径较大,宽跨比 较小,其失稳形态~般是面外半波失稳,因此面外稳定性一直以 来是桥梁工程师所关注的问题。目前对混凝土拱桥的稳定性研 受力状态和破坏机理,就必须对结构进行非线性分析。目前国内 究,以施工过程中拱圈劲性骨架的稳定分析和施工控制分析为 主,对整桥的稳定分析以弹性理论为主,取用较大的稳定安全系 外在结构几何材料非线性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例如德国规范计算 数进行验算【 。混凝土拱桥的侧倾失稳大部分是发生在弹塑性 钢筋混凝土拱桥的极限承载能力就是按弹塑性分析方法进行的。 度。但在实际探测中,发现衬砌混凝土和喷射混凝土之间的分界 象。从电磁波理论可以知道,金属材料对雷达波具有很强的反射 面有时并不清晰,这是由于二者都是混凝土,本身电磁参数差异 能力,在混凝土中存在钢筋时,将产生连续点状强烈反射信号;当 小,在结合良好的条件下不存在反射界所致。 2.2.3脱空区检测 混凝土中有钢拱时,将出现特别强的月牙形的反射信号,每一信 号表示有一钢拱,如图2所示,通过实测的钢拱、钢筋数目并结合 当衬砌混凝土背后回填不密实,混凝土与围岩之间有空隙 设计可得出钢拱钢筋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时,由于空气与混凝土介电常数差别较大,电磁波在混凝土与空 3结语 气之间将产生强反射信号。在脱空比较大时,围岩界面清晰可 1)地质雷达技术检测速度快、效率高,适合现场的大面积快 见,在地质雷达剖面图上主要表现为在混凝土层以下出现多次反 速检测,能够实现对隧道衬砌结构的准确检测。2)利用地质雷达 射波,同相轴呈弧形,并与相邻道之间发生相位错位,且其能量明 技术检测技术缺陷时,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合适的频率天线,探测 显增强。同时也可根据雷达波在洞内走时及介电常数算出脱空 结果显示,项目选用500 MHz屏蔽天线能较准确地对衬砌厚度、 大小,根据水平距离确定出脱空的范围。 Distance/m 1n 12 14 钢拱架与钢筋网分布、脱空不密实等情况做出判别。3)地质雷达 探测精度与所取波速有关,而混凝土、钢筋以及脱空区对电磁波 都有一定的离散性,另外电磁波速也受探测环境的影响,因此目 0 前地质雷达探测还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些是地质雷达探测方法本 乓 。 善 身存在的问题,需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I]李大心.探地雷达方法及应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2]邓昌宁,刘 洋.探地雷达在公路无损检测中的典型应用[J]. 图2钢拱架波形图 东北公路,2002,25(4):51—53. 2.2.4钢拱架规格与分布 雷达波(即电磁波)能量,以波的形式传播出去。隧道衬砌结 [3]张玉海.探地雷达在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混凝土,2003(1): 31—32. 构所使用的钢支撑及钢筋网均属于良性导体,当雷达波从介质入 [4]叶健,陈松.雷达法检测技术[J].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手 射到导体表面时,由于存在较大的电磁性差异,必然产生反射现 册.2003.280—311. Application of geological radar in.non-damage‘cheaking tunnel proj ect LI Wei Abstract:Through discussion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geological radar,this papercit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certain high express in Yunnan provinceas an exarale,tointroduceprecisely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ofgeological radaronquality checkwiththethicknessof shotcrete and sec ̄dary ,andfinallytheidentifyingfoundation of cavity behindtunndlining.The paper aimstO pro ̄de refere/lceforthe quality check ofmnnd. Key words:GPR,ttmnel,lining,waveforra analysis 收稿日期:2007.03.ii 作者简介:陶洪波(1980.),男,助理工程师,广东省路桥规划勘察中心,广东广州51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