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八中高2024届高一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 选择题 (42分,每题3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孽根( ni ) 直白 ( f ) 生吞活剥 (b ) B..抹杀 (sh ) 逻辑(j ) 谬种流传( mi )
C.呆板(d i ) 诊治( zh n ) 谆谆告诫(zh n) D.浸透 (j n ) 臆造(y ) 孜孜以求(z )
2、以下词语没错别字的一组就是( )
A高屋建瓴 招领启示 生吞活剥 行将没落 B金壁辉煌 陈词烂调 走投无路 盛气凌人
C肆无忌惮 哗众取宠 应付裕如 钦差大臣 D如法炮制 再接再励 铤而走险 脆而不坚
3、填在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错误常常就是恰当的 (2)为此目的,就要_______-同志们眼光向着这种实际事物
的调查和研究。(3)应该从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出发,从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
(4)在马克思主义通常原理的-________之下,从这些材料中带出恰当的结论。
A 向导 指导 倡导 引导 B 先导 引导 向导 指导
C 凡塘 鼓励 先导 指导 D 先导 指导 提倡 鼓励
4、按顺序填入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一个人--不懂恰当的意见就可以就是对实际事物的客观的全面的充分反映,--秉持必须按自己的主观的片面的见解办事,那么,--他存有正直的动机,--还是可以犯下小的或大的错误。
A、因为 所以 虽然 但 B、由于 因此 即使 也
C、不但 而且 虽然 但 D、如果 而 即使 也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些年长的科学家决意以无所不为的勇气,消除重重困难,回去积极探索小自然的奥秘。
B、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向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C、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进行了潜艇战,于是采用水声设备去打听潜艇,变成了同盟国必须化解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D、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6、以下各句没语病,句意明晰的一句就是
A、这场音乐会,品位很高,但依然引起了许许多多的观众,整个剧场掌声不断。
B、衣食肢未必知荣辱,只有辅之以“教育肢”就可以并使人懂得礼节、知荣辱,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C、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如何,是衡量人与自然关系中相互作用程度的尺度。
D、总之,它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悖论,当你凝视它的恶浊,它可以调伸出手回去使你看看它疮痍斑斑的后墙;当你朝拜它的了不起,它可以淌夺目的明亮。
7、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用得不得体的一项是
A、可是终于出来了,一群臭架子的绅士们,便立刻皇皇然若丧家之狗,将小辫
子盘在 头顶上。
B、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还可以说是幼稚;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则不但是幼稚,简直是无赖了。
C、总出来的分别就是:一种就是真正多样的单纯的语言--不好的语言;一种就是孱弱晦涩的语言--糟的语言。
D、写好议论文的关键在于有正确的观点,严密的论据和充实的论证。
8、以下两个句子,与上下文贯通较好的一项就是
(1)联合理会已经召开过两次会议,结果都令人遗憾,仅仅是谴责北约入侵这么一个提案,15个成员国就有12个投了反对票,(①看来今后安理会在制止北约侵略行动中不会发挥多大作用。②看来安理会绝大多数成员国都是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
(2)现代战争采用电子干扰的主要目的就是使敌方变为“瞎子”“聋子”和“哑巴”,(①炸毁其登陆作战统一指挥的总系统,②炸毁其“大脑神经网络”系统,)在全盘并使敌方中断的情况下再展开“外科手术”。
A、①① B、①② C、②① D、②②
写作下面一首元曲,顺利完成9-10题。
天机织罢 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9、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员,错误的一项就是
A、“天机”二句,作者把瀑布想象成是用苍天作织机、新月作梭子织成的'白练,挂在峭壁上。
B、“冰丝带雨高悬霄汉”,意思就是说道那白练的缕缕经纬线,湿漉漉的,带着蒙蒙的水汽、丝丝的细雨直从空中接中。
C、“几千年晒未干”,是指阳光照耀下几千年不停息地磅礴奔流的瀑布。
D、“露华凉人畏衣单”,表明作者看看瀑布,从白天一直看见了深夜,露重人热,还不愿离开。
10、关于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袁家军而将近从几个相同的角度叙述瀑布胜景,先写下远观,李德生将近看看,写下了心灵的体会,转化成了作者的感情。
B、这首元曲造语尖新奇丽,想象丰富,风格清丽,是篇写景佳作。
C、首句着一“闲”字,作者含蓄地整体表现出来他游走山水,乘兴驰骋时那种悠闲
自愉的心境。
D、曲末作者连用三个比喻,一写瀑布从石壁跌落涧底,二写瀑布随山势蜿蜒曲折,三写瀑布撞击山石溅珠飞沫,景象写得壮丽奇诡。
11、关于元杂剧的一些观点,哪一项不当 ( )
A、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四折,有些有楔子。折是戏剧故事发展的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楔子是指四折以外增加的段落。
B、杂剧剧本由曲词(元杂剧的主体)、宾白(剧中人物的对话)、科(主要指演员的动作)和舞台表明、片名等形成。
C、杂剧角色分末(男角)、旦(女角)、净(刚强、凶恶或滑稽的人物)、杂(末、旦、净以外的杂角)等。正末和正旦是元杂剧的主唱角色。
D、元代的杂剧和散曲齐名“元曲”,关汉卿就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他和马致远、王实甫、白朴齐名“元曲四大家”。
12、下列成语典故都跟历史或古代传说故事的人物有关,从四组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组
①胡服骑射 ②鸡犬 ③封狼居胥 ④望帝啼鹃
A、①汉元帝②成名③贾谊④关汉卿 B、①赵武灵 王 ②刘安③刘义庆④窦娥
C、①汉元帝②一举成名③辛弃疾④白居易 D、①赵武灵王 ②刘安③霍去病④杜宇
13、下列加点的词语中,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1)椎杀晋鄙 (2)故久立公子车骑市 (3)愿枉车骑过之
(4)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 (5)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6)魏王恐,并使人终了晋鄙军 (7)晋鄙军将十万众救回赵 (8)朱亥袖四十斤铁椎
A.(1)(7)/(2)(5)(6)/(3)/(4)(8)
B.(1)(4)/(2)(3)/(5)(6)/(7)(8)
C.(1)(4)/(2)(3)(6)/(5)/(7)(8)
D.(1)(4)/(2)(3)(5)/(6)/(7)(8)
14、下列各句加点的文言词中,与“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齐桓公得管仲,存有霸诸侯之荣。 B.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
C.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二、文言文写作(18分后)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然后回答文后问题。
(甲)至京口,得间追真州,即为具有以北利害宣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领二日,维扬帅下指摘之而令。不得已,变小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著二者游荡于长淮间。愁馋无趣,追购又着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来北海,然后涧扬子江,进苏州洋,leaves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乙)天祥至镇江,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苗再成出迎。喜且泣曰:“……两淮兵足以兴复,但阃少隙,不能合纵耳。”天祥问计将安出,再成曰:“……以京兵入使京口,西兵入金陵,再归浙,其大帅可坐致也。”天祥大称善,即以节遗李庭芝,遗四出结约。初天祥未至真州时,时有脱旧兵,言元人密遗文丞相入真州说降矣,庭芝信之,以天祥来说降也,使再成杀之。再成不忍,使天祥出城垒,以制司文示之,闭之门外。久之,再遗二分觇天祥,果说降者即杀之。二分与天祥语,见其忠义,亦不忍杀。以兵二十人导之如扬,回鼓抵城下,闻候门者谈,置制司下令捕文丞相甚急。天祥乃变姓名,由通州浮海如温州。
15、在下面各组句子中分别挑选出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6 分后)
①得间奔真州
A、肉食者求之,又何间矣 B、故令人持壁归属于,间至赵矣
C、与北寇往来其间 D、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E、以上都不是
②其大帅可坐致也
A、秦以区区之地,并致万乘之势 B、论天下事势,并致殷勤之意
C、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D、听妇前致词 E、以上都不是
③以天祥来说再降也
A、皆以美于徐公 B、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C、以吾一日长乎你 D、以资政殿学士行 E、以上都不是
16、选出与“草行露宿”结构不同的一项 (3分)
A、星罗棋布 B、天诛地灭
C、斗折蛇行 D、蚕食鲸吞
17、挑选出“愁馋无趣,追购又着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译句最恰当的一项 (3分后)
A、穷困饥饿,心情烦闷,悬赏捉拿又很紧急,天高地远,叫唤求救都办不到
B、因窘饥饿,并无所充分利用,赏金缉拿又很应急,天高地离,喊叫求助都胡扯
C、穷困饥饿,无所事事,追兵捉拿又很紧急,天高地远,呼号求救都没有办到
D、窘迫饥饿,并无所充分利用,去路缉拿又很应急,天高地离,喊叫求助都没法听见
18、选出“但二阃少隙,不能合纵耳”的正确解释 (3分)
A、但是两座城门因损坏而存有缝隙,无法关严罢了
B、但是两位将领互存隔阂,不能够联合抗敌罢了
C、只是两位将领和港大隔阂,无法各自抗日罢了
D、只是两位将领互存隔阂,无法联合抗敌罢了
19、对下面①②两句的表明,存有一项不恰当的就是 (3分后)
①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其行丹心照汗青。
A、①出自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章,②出自文天祥的《正义歌》
B、①②两句都指出“义”著重“生”,生死观相同
C、①的观点是“义”的价值高于“生”,当二者只能得其一时,应舍生取义
D、②“丹心”喻“忠心”,“汗青”代指“史册”
三、现代文阅读 (18分)
虽然京剧只有一百几十年的历史,但它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源远流长。中国戏曲来源于古代的民间歌舞传统,经过长期的孕育出和发展,从唐代歌舞戏至宋杂剧、金院本,以及南戏,初步构成了中国古典戏曲的完备形式。发展至元杂剧,存有了结构比较细致的剧本,存有了整体表现生活和刻画人物的多种艺术手段,提升了舞台艺术,沦为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一个高峰。至了明代,衍化沦为北杂剧和传奇共存。及至明末清初,涌现出数以百计的地方剧种。它们既承继了中国戏曲的历史传统,又各自稀释了当地的民间艺术,因地域相同而存有相同的音乐声腔和艺术整体表现手段,呈现许多剧种争奇斗妍的经济繁荣局面,这中间,做为京剧前身的徽戏(徽调)、汉戏(楚调)、昆曲、秦腔和
弋阳腔(包含后来在北京熔化变成的京腔)等,都以其古老的历史和注重的艺术成就,广为人们所钟爱。(
京剧来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又为清代宫廷所重视和提倡,加上京都人文荟萃,使它得以广泛借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吸收溶化各地的多种文艺形式的精华。正是在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里,京剧博采众长,经过一代代表演艺术家的辛勤努力,终于形成了独有的艺术特色,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被称为“大戏”、“国剧”,一度在剧坛独领风骚。京剧艺术蕴含丰厚,比如京剧的声腔和音乐方面,是在吸收徽剧、汉剧及其它地方剧种的一些曲腔和民间小调的基础上形成的,以西皮、二黄为主,兼有昆腔、吹腔、小调的声腔音乐体系。它的唱词继承了我国诗、词、曲和说唱文学的艺术传统,确立了由上下句组成的“板腔体”的表现形式,可以说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剧诗。它的唱腔的板式多种多样,不同行当、不同流派各有不同的声腔和演唱方法,宜于表达各类人物丰富多变的思想感情。它的伴奏,既有很高的音乐欣赏价值,又能对演唱起重要的烘托作用,形成了文武场合奏和以京胡为主要伴奏乐器的独有风格。在表演手段和技巧方面,它在生活面貌的基础上加以提炼、美化,吸收了各地方戏曲的精粹的民族舞蹈、武术、杂技的长处和技巧,经过不断丰富加工,形成了唱、念、做、打、翻兼有,手、眼、身、法、步俱全的程式化、舞蹈化的表演特点。在服饰、道具、人物造型、脸谱方面,它借鉴和吸收了我国的民族绘画、雕塑、书法、刺绣及民间工艺的特长,具有象征性、装饰性和程式性,不仅鲜明生动、艳丽多彩,而且同京剧表演溶为一体,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另外,在剧目方面,也很有特色。它在内容上确有不少封建糟粕,应予剔除,但也有相当部分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诸如惩恶扬善、崇俭戒奢、褒勤贬懒、精忠报国、孝亲尊师、扶弱济贫等等,还有不少戏表现了民族的智慧和人生的哲理,并给人以历史的知识。这些可以异时共存、异地共赏的东西,有助于人们道德品质的熏陶和思想智慧的启迪。观赏这些剧目,不但可以使人
们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一定的教益。
20、写作第一自然段,搞题
①第一自然段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16字内,标点在内)(2分)
②归纳第一自然段的段意。(25字内)(4分后)
21、“观赏这些剧目,不但可以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一定的教益”,其中“教益”指的内容是(20字内)(4分)
22、背诵全文,恳请从时间和声腔、方面给“京剧”下一个定义。(37字内)(5分后)
2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三项是( )(3分)
A、清代宫廷所注重、倡导以及京都特有的人文环境对京剧的发展起至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B、京剧正是在元杂剧这个中国古典戏曲艺术高峰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C、京剧唱词的表现形式就是由上下句共同组成的“板腔体”。
D、作为一种表演艺术,京剧具有高度贴近生活的特色。
E、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具备民族化、大众化特色。
F、唱、念、做、打、翻是京剧的程式,手、眼、身、法、步是人物造型和脸谱的技巧。
四、(12分后)
1、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
矣; , , 。 , 痛何如哉!
2、 ,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 ,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4、“假如使我挑选,我愿变为一只蜜蜂。在祖国的花园里,我将飞来飞去,不知疲倦地为祖国酿造甘甜的蜂蜜。”以此句式形式,缔造“假如使我挑选,我愿变为一只紫燕”。
5、以“创造”为话题,写一段文字,分别用两个比喻句,一个排比句。(这是修辞与句式的交叉融合,需要自己的创造性发挥)
五、(60分后)
阅读下面的材料,以“我生活在 之中”为题,写一篇作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担忧。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引导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
建议:①从材料中挑选出一个加点的词语或者另外选 一个更适宜你自身情况的词语,核对在题目的横线上,并使之沦为一个完备的题目。
②不能写成诗歌。③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