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贵州茅台投资分析

贵州茅台投资分析

来源:测品娱乐
贵州茅台投资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酒文化的国家,白酒一直在我国酒类消费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近年来,白酒行业的发展有喜有忧,不容乐观,虽然其消费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继续增长,但是白酒占酒类消费的比例逐渐下降,白酒行业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境地,竞争环境更加复杂,竞争形势更为严峻。 

白酒业是食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其发展过程必将对白酒厂商和相关行业产生积极意义。自从白酒产业放开以后,白酒在产销量、品质口感、包装、营销等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总结来看,白酒在产量上呈下降趋势、档次不断提高、销售额持续增长、品质明显提升、口感香型得到丰富、营销技术继续创新发展

(一)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己基本确立,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国家对企业市场主体资格的确认、财产保护、市场经营行为等方面都通过有关法律作了明确规定。现在正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政治环境稳定,是白酒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加入WTO为白酒走出国门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同时洋酒对白酒的冲击也会更大,总之,中国加入WTO对白酒企业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

国家工商总局颁布于199611日起施行的《酒类广告管理办法》中第七条和第九条了规范了酒类广告的内容和酒类广告的数量,使得白酒的营销成本上升;《酒类商品零售经营管理规范》和《酒类商品批发经营管理规范》两个行业标准的颁布以及《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将会进一步规范酒类流通秩序,保护企业利益;《食品质量认证实施规则-酒类》《饮料酒标签标准》以及白酒产品质量标准的修订等,对白酒行业的设定更高的技术门槛,有利于真正有实力的白酒企业进一步发展;200641日起,白酒行业进行消费税调整,取消粮食白酒和薯类白酒的差别税率,改为20%的统一税率,保留每斤白酒0.5元的定额税率从量征收。20081月,两税合并,企业所得税从33%降为25%。税收重大利好,增加利润10%以上。新税制的实施将减少国内白酒行业的负担,尤其是大型白酒企业的负担,使高档酒尤其是名酒涨价所带来的压力得到缓解,盈利空间增加,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经济人口因素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13亿人口,未来还会保持近千万的自然人口增长。我国人口总的特点是基数大,预计到21世纪中叶中国人口将突破16亿,到那时人口才可能出现下降。对于白酒企业来说,庞大的消费人群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机遇。 

20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特别是2004年到2007GDP增速一直保持在10%以上。人均国民收入和购买能力大幅度提高。2008 年末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年末余额达到478000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21503亿元。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消费的增长,特别是中高档消费品的增长,对于白酒企业来说这也是一个难得的市场机遇。 

尽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在09年第一季度依然保持了6.1%的增长。我们对未来中国经济前景看好,中国的经济的基本面处于良好状态,出口受到巨大影响,但是白酒消费主要是国内市场。因此白酒行业发展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同时为白酒企业实施走出的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三)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中国的白酒历史悠久,拥有上千年的历史,早在商朝时期(距3200多年前),中国就已经掌握了利用酒曲酿酒的技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饮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酒文化,主要体现在:营养健康的饮食科学,色、香、味的饮食艺术,风俗礼仪的饮食哲学,追求个性的饮食文明,酒消费中涉及的全部思维、行为、情感、语言、文学、科学、技术及艺术创作等内容。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几乎在所有的场合都离不开酒。 

受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的食品安全,诸如假酒事件和三鹿奶粉事件等的启发,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越来越注重消费的安全和健康。作为即将成为中国的消费主体的80后一代,他们成长在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时期,市场经济和社会变革深刻的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乃至行为方式。全球化、信息化、国际互联网改变了他们的砚念、思维和表达方式,也给他们搭建了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平台。消费中追求自我、追求时尚、追求个性的消费特征在他们身上显现出来。传统的白酒产业如何培养新一代忠实的消费者成为了白酒企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四)资源和技术环境分析 

我国地处北半球,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受到季风影响在南方和东部雨量充沛,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这为白酒的酿造提供了丰富的酿造的原料和良好的酿造环境。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田被城市建设和基础实施建设所征用,导致粮食大幅减产,粮食进口增长较快,粮食价格的上涨。导致白酒企业的成本的上涨。但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的建设工程的实施,我国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加之近年来我国一系列的三农的出台,这将为我国粮食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白酒固态发酵技术是我国传统的酿酒技术。随着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以提高出酒率为特征的液态工艺和固液结合的液态法白酒酿造技术,使白酒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单位耗粮水平大幅度降低的同时,生产工艺、制酒技术、微机应用、微波烤熟等新技术和现代化检测手段的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白酒生产工艺现在已经基本定型,剑南春发明的白酒纳米技术更是让世人瞩目。近年来各种先进设备的引入使得人们对白酒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如泸州老窖对浓香型白酒进行了气象色谱分析。分析出白酒的主要成分。这为白酒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出现的白酒勾兑技术使得企业能够生产出更加适合人们需求口味的白酒产品。 

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引入酿酒行业,这大大减轻酿酒的劳动强度,更加有利于白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白酒行业分析

中国白酒业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十字关头,外临红酒、啤酒、黄酒、各类各样的保健酒以及含酒精饮料的打压,上有国家特别是税收的紧束,内有各地大小无数品牌的搏杀。

1、白酒市场供大于求

目前,中国有37000多家白酒生产企业,30000多个白酒品牌, 中国白酒的产量经历了一个典型的波峰。从1992年开始,白酒产量持续走高,1996年达到了最高峰800多万吨,其后开始走低。1998年开始大幅度滑坡,估计这种趋势会一直持续下去,2001年白酒产量400多万吨。预计20042005年白酒产量肯定会有小幅度下降,稳定在400万吨左右。当然,其中也因统计口径不一致,如98年酒精度折合到65度计算,加上全国各地散酒及重复的计算:如邛崃的基酒到山东的秦池、秦池灌装后又进行计算,于是造成中国白酒市场几年时间内的巨大落差。未来35年中国白酒产量会保持在350万吨-400万吨之间。

白酒需求总体上中低档白酒呈现萎缩局面,高档和超高档酒呈现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国家产业的影响;替代产品的快速增长,即作为白酒替代产品的啤酒、葡萄酒、软饮料快速增长,从而了白酒的扩张边界;消费群体的减少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国企改革的影响等等。

2、白酒市场竞争激烈、残酷

较低的进入门槛让白酒行业本身的竞争就十分的激烈。上市公司业绩下降,很多新的企业集团面对2001年中国白酒产业大调整的机会,开始进入白酒产业,于是买断经营的现象成了一道风景,如娃哈哈集团、红豆集团、广东鸿森集团、重庆力帆、万达集团等。部分买断品牌也迅速崛起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如金六福、浏阳河、金剑南、剑南娇子等,其中金六福用不到四年时间就达到近20亿元的销售。一些小型酒厂开始趁机崛起,白酒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3、白酒的媒体宣传过度,失去信任

电视台的白酒广告喧闹非常,尤其是在白酒销售的旺季,广告更是铺天盖地。由于白酒广告信息的过度传播,消费者对产品失去信任感,对白酒品牌无所适从。巨额广告垒起了巨大的品牌泡沫,加剧了白酒低层次、低水平的竞争,单凭传统媒体广告塑造的白酒品牌价值显得无比脆弱。很多"资本大鳄"挟巨资涌入白酒市场,由于过于急功近利和自信,大多被市场很好的教训了一番。突出的例子是靠炒作掀开白酒业财富神话的"赤水河",即使是中国最善于炒作的大师,也未能如愿以偿坐到"中国酒业大亨""宝座"之上。没有踏踏实实的通路建设,没有真情实意的消费者沟通,渠道不清晰,终端看不见,消费者既不会"冲动消费",也没有因促销活动而逐步培养品牌忠诚,大多数炒作的结果,都是一个空欢喜!

4、众多子品牌纷纷出笼,让人眼花缭乱

近几年白酒业的二品名和子(孙)品名太多,让人眼花缭乱。一个酒厂(或者挂靠在酒厂之下)随便就有几十个品种,全国上万个酒厂,大凡有一点名气的企业,旗下都有很多个子品牌,很多子品牌的产生,只是来源于一个"好名字"的创意,或者看见别人一个品牌打响了,马上紧跟模仿一个。 众多子品牌纷纷出笼的结果,是企业产品价格没有区隔,通路没有区隔,消费者没有区隔,区域市场里面自家人乱作一团,经销商和消费者无所适从,市场越做越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