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与反思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与反思3篇

来源:测品娱乐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与反思第【1】篇〗 教学目标

1、认识苏轼和惠崇,了解题画诗。 2、通过师生合作交流理解诗意。

3、通过学生质疑探究,师生共同解决课堂难点,感受春天的美好。

重点

通过师生间的合作交流理解诗意。 难点

通过学生质疑探究,师生共同解决课堂中自然生成的问题,感受春天的美好。

学法

质疑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过程 设计意图

一、猜谜激趣导入:

三四月的春光,无限美好。杨柳依依,桃花朵朵,微风习习,最美人间四月天!让我们猜一个谜语来开启我们今天的课程。

(出示大屏幕)猜猜他是谁?

在我国灿若星河的诗歌殿堂里,有这么一位大诗人, 他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他是唐宋家之一,他的词开创豪放派的风格,他的诗充满了深刻的人生思考,他的散文气势恢宏,变化自如,还有他的书法,他的绘画,无一不达到文学和艺术的巅峰。不仅如此,他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他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他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他是无与伦比的。

那么,他是谁?

(教师介绍苏轼文学常识,回忆学过的苏轼的诗) 二、你言我语说诗题

大屏幕展示诗的题目《惠崇春江晚景》,学生质疑。 预设问题: 1、惠崇是谁?

2、惠崇和苏轼是什么关系? 三、合作探究,研读全诗 1、这首诗都描写了哪些景物

2、你能在这些景物前面加上漂亮的修饰词吗? 3、你对这首诗还有哪些疑问? 预设问题: 蒌蒿和芦芽是什么?

河豚是一种什么鱼?什么是“欲上时”? 为什么说桃花是“三两枝”?

4、教师提问:诗中出现的景物惠崇的画中都有吗?(引出难点:惠崇的画中到底有没有画河豚?)

5、根据所加的修饰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四、主题探究,总结升华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小结:这首诗通过描写早春的春江美景,表达苏轼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五、拓展延伸

看图猜诗,你对春天的诗知多少。

六、教师总结春光无限好,正是读书时。让我们都走进春天,感受春天,也拿起笔来赞美春天吧。

附:板书设计 惠崇春江晚景 北宋 苏轼

(翠绿)的竹林 (粉色)的桃花 (温暖)的江水 (欢快)的鸭子 (满地)的蒌蒿 (嫩绿)的芦芽 (逆江而上)的河豚——联想

通过设置“猜猜他是谁”的小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悬念。使学生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

让学生对重要的诗人——苏轼多一些了解并识记重点文学常识。 培养学生自主质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置的问题由简单到复杂。意图让学生通过在景物前面加上修饰词,达到自己总结诗意的目的。这样就不是教师讲,而是学生自己去摘。

继续培养学生自主质疑,发现问题,提高对课堂的兴趣和参与度。

让学生利用以前的经验得出规律,通过与之相关联的知识进行拓展,拓宽情趣。

通过看图猜诗的游戏,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对春天的喜爱。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板书设计的意图:根据括号里的修饰词能自己总结诗意 作业 布置

趁清明小假期去郊外踏春,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也写一首诗来赞美春天吧!。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与反思第【2】篇〗 教学目标:

知道这首诗是苏轼题在宋代画家惠崇画的画《春江晚景》图上的一首题画诗。简单了解苏轼诗的艺术风格。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了解诗歌大意。激发学生对诗歌文化的热爱之情,唤起学生对大自

然美景及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诗,且能说出诗歌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交流了很多描写春天的诗词,而且我们还一起学习了杜甫的诗歌《绝句》,下面,请大家一起来背诵一遍。(生一起背诵)

很好!同学们,万物复苏的春天总是以它特的生命之色吸引着众多的文人墨客,其中,有一位大诗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人,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家之一。他呀可是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以及散文方面都颇有造诣,与父亲和弟弟合称“三苏”。请你猜猜他是谁呢?

2、生回答师相机板书:苏轼非常好!看来同学们都还记得苏轼这位大诗人,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他的两首诗,谁能背出来!好请你来指名背诵《赠刘景文》《饮湖上初晴后雨》我们一起来一遍师生一起诵读。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歌(生一起说)师板书:《惠崇春江晚景》来进一步领略他特的诗风吧!

二、出示图画 欣赏交流

师:请大家看这幅画喜欢吗?好那请你仔仔细细地欣赏,然后说一说你的感受生:这是一幅春景图生:春天的景色很美师:说的

很好这是一幅美丽的春景图,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那你知道这幅图是谁画的吗生答师:对(惠崇)请大家一起大声说出来生齐读惠崇师简单介绍:他是宋代的一名和尚,也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和诗人。这幅画是惠崇所作,但是这首诗呢是苏轼看完这幅画以后在画上题的一首诗,诗的题目就是《惠崇春江晚景》。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诗的内容师板书

三、初读古诗了解诗意感悟诗情

1、先自己练习朗读,然后读给大家听,好吗? 2、谁能准确流利地读一读指名朗读

3、读的不错流畅还有韵味。那么,请大家边朗读边看图,哪些诗句描写的景色是你在图上可以看到的呢?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芦蒿满地芦芽短

4、师:具体写了画上的哪些景物?请你动动手,用笔画一画生:竹子桃花春江水鸭子芦蒿师:很好那整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呢生:很美感觉春天的景色很美我很喜欢把你的感觉通过朗读能表现出来吗谁来试一试生朗读师:太棒了!老师感觉你读出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大家一起来读一遍

5、这幅画呀很美!诗人苏轼非常喜欢,他仔细欣赏一番,不仅写出了画面上所画的景物,还由画面的景物产生了丰富合理的想象,请大家看看,哪些景物是画面上没有的,而是作者靠着想象写出来的呢?(河豚)生:最后一句“正是河豚欲上时”师:对的这首题画诗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了诗人合理的'想象,与

原画相得益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开头两句紧紧抓住画面景物,又突出重点。竹林、桃花为江岸之景;鸭子为江中之景,是画面的重心所在。诗人在这里凭感觉和想象再现了暖融融的春意,移情于物,把画面无法表现的内容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前者仍是画面之景,后者是出于诗人的想象。遍地蒌蒿,芦苇刚刚吐芽,点出正是江南二月。诗人正是看到画面上的蒌蒿和芦苇,便想到河豚生活在近海,每到春季江水上涨的时候,便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然后再游回到近海。这句虽离开画面,但仍写春江,题画而不拘泥于画。这首诗虚实相生,不仅真实地再现了“春江晚景”,而且又通过想象弥补了画面所不能表现的内容,生动形象而又极富生活气息。

6、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全诗,仔细想想,作者的想象之笔还落在了哪些字眼上呢?请你再认真读读第二句,动动手,画一画。

生:暖知鸭子感觉到了水温的变化,这是作者自己的想象,这一想象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四、结合图画讲述诗歌大意

1、同学们看着这幅图,讲讲诗歌的大意,好吗?谁来讲 2、谁能有感情地背诵诗歌请 五、延伸拓展

苏轼的名诗名文何其多啊请同学们读读下面的诗句!再背一背你积累到的

好下课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与反思第【3】篇〗 课时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惠崇春江晚景》,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大意,感受春天的美好。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3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惠崇春江晚景》,背诵古诗。 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默写古诗《绝句》,导入新课

1.学生默写古诗《绝句》,同桌相互修改。 2.揭示课题。

(1)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特别擅长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晚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书写课题中的“惠、崇”二字。

3.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的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二、初读古诗,体会诗意

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其意思。

2.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3.指名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深入探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1.引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指导学生书写:芦、芽、短。 3.深入古诗想画面。

(1)理解“蒌蒿”“芦芽”“河豚”的意思。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一种肉味鲜美的鱼,有毒性。 (2)抓住诗中具体的景物,展开丰富的想象。 ①边吟诵,边想象画面。 ②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的内容。 (3)指名说说古诗的大意。

(竹林之外的桃花刚开放了三两枝,江水变暖,水里的鸭子最先知道。岸边蒌蒿遍地而芦苇刚长出嫩芽,这正是河豚将要沿江而上产卵的时节。)

(4)诗人从哪些景物中感受到春天的到来?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4.全班齐读古诗,试着进行背诵。 四、难点探究

1.“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点拨:这是诗人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逆流而上产卵繁殖的季节。)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点拨:诗人抓住了画面上的几枝桃花、江水中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1.对照画面小组齐读、开火车读、自由读古诗。 2.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惠崇春江晚景

桃花 鸭 蒌蒿 芦芽 河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