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江苏省四校联考2024年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四校联考2024年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

来源:测品娱乐
江苏省四校联考2024年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元典“六经”诞生后,先秦诸子皆从中获取养料,特别是儒家学者强调“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旨在传承与守护“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这一现象反映出先秦时期 A.价值观念日益趋同 B.儒学影响力不断增强 C.统一成为时代潮流 D.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

2.康熙在位中期,下令取消海禁并重开海外贸易,并指定四处设立海关。其中一处附近为今天的长江入海口,它是: A.广州

B.漳州

C.宁波

D.云台山

3.梁启超说:“(西方)继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中国)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梁启超意在 A.呼吁国民学习西方人文主义 C.反思中西方易位的社会原因

B.否定明清远洋开拓的滞后性 D.肯定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成就

4.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件:在一个公共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 A.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 B.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 C.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 D.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5.(题文)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

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6.荀子言性恶”,认为“天道自然”,主张治国需“王霸兼用”,被宋代理学家普遍视为有悖于圣人,是“儒门异端”而加以抨击和贬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宋代理学家否定荀子是儒学家 B.荀子实际属诸子百家中的法家

C.荀子思想因不利于地主阶级统治而被否定 D.荀子思想体现了当时思想领域的融合状况

7.如图是1938年发表的时政漫画,漫画中的章鱼得意洋洋。对该漫画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国际联盟支持日本扩大战争 B.日本美化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C.中国战场的形势处于危急关头 D.持久战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8.苏格拉底认为,对于哲学家来说,比自然界更有价值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灵,因为“只有到人的心灵转而省察自身时才会有真正的哲学。”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认为自然研究没有价值 C.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强调对人的理性的尊崇 D.批判智者对人性的迷恋

9.有学者在分析现代民主与古代雅典民主的关系时,指出:今天的民主概念与公元前5世纪发明出来时的这个概念,即使还有什么相似之处,也是极其微小的相似。我们在使用同一个名词的时候,很容易误以为是在谈论同样的或类似的事情。结合所学,对该学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有 ①雅典民主制并非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制

②雅典民主制是建立在奴隶制之上的直接民主制

③雅典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对后世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 ④现代国家大部分是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上建立代议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0.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成为对外开放的先锋.2019年《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表,明确了深圳未来五大战略定位: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这表明 A.地理位置决定城市职能 C.国家战略引领城市发展

B.经济实力推动城市转型 D.一国两制打造示范城市

11.1924年,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工党提出了谴责动议,工党将它视为不信任案。按照英国政治,接下来可以

A.否决谴责动议,继续执政 B.要求解散议会,重新大选 C.将谴责动议提交国王裁决 D.向最高提起违宪诉讼

12. “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梁启超,1923年)材料评述的是 A.辛亥与新文化运动 C.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32分) 二十世纪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变迁

对于美国人乃至所有西方国家的人来说,好莱坞影片是他们了解中国、中国人以及中国文化习俗的主要渠道。我们可以从好莱坞影片中看出美国的中国形象在20世纪的变迁。

材料一(20世纪初叶)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华人的形象被格式化了。他要么是一个“黄种异教徒”……要么是一个白人的忠实仆从……

材料二从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这一时期电影中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到30年代末,抽鸦片者、厨师、洗衣工之类的华人形象开始消逝,取而代之的是神秘的侦探、贫穷但却高尚的农民之类的正面形象。

材料三进入60年代,早期关于中国及华人的反面形象又重返影坛,帮会争斗、白奴与贩毒再次主宰了华人题材的影片。

材料四70年代,……美国电影对现时中国政治题材的表现越来越少,传统的中国与华人形象又走上银幕。70年代中期,影星布鲁斯·李(即李小龙)所塑造的中国功夫形象风靡一时。

B.辛亥与二次 D.戊戌变法与辛亥

——材料均出自张小琳《西方媒体中的中国形象及其文化溯源》 问题:

(1)四则材料涉及了不同历史时期,当时中国国内背景分别如何?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指出影响上述中国形象变迁的主要历史因素有哪些?(至少两个不同视角) 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国盐税由荷兰盐税而来,内战期间议会开征,共和国时期废止了对国产盐的税收,对外国食盐继续征税。“光荣”后,因与法国战争的需要,议会对进口食盐征收附加税,对产自英国的所有食盐和矿物盐再次征税。1805年,因对法战争需要,皮特首相再次提高国产盐和进口盐的税率。随着经济发展,盐税所占财政税收的比重已经极低,民众对盐税普遍反对,甚至有批评者认为“开征盐税是很危险的事情,这是迈向普遍消费税的一步,将破坏英国的自由和国家的宪政”,因而1822年议会通过相关法隶后大幅降低盐税,至1825年完全废除。

——摘编自滕淑娜等《近代以来中英盐税功能变迁比较及启示》

材料二 中国盐税历史悠久。进入,百弊丛生。南京国民初立,百废待举,军费攀升,财政奇窘,于是改革。1928年改组原有的盐务稽核所,削弱洋员地位,使其直接隶属财政部。同年,通过了《统一全国盐税收入案》和《统一各省盐务机关征收人员任免权案》,之后各省截留盐税的数额明显下降。划一税率,使各地区相差极大高低不等的数百种盐税税率大幅减少。1931年以后,以多种名义提高盐税。1935年,规定所有以地方名义征收之各项附加,一律由统征。经过改革,盐税平均占各年国民税收总额的31%左右,而同期的法、德等平均只占1%,较高的意大利等也只占4%,英国等甚至无盐税。因而盐税也被穷人称为“恶税”,高盐税使得制售、购食私盐很普遍。

——摘编自张立杰<南京国民盐税整理与改革述论》 (l)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英国盐税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盐税改革的影响,并结合中英盐税改革淡谈你的认识。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D 【解析】

依据材料“‘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旨在传承与守护‘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可知,这体现了先秦诸子对传统文明的传承,说明先秦时期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先秦百家诸子价值观念并不相

同;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先秦诸子对“六经”的传承与守护,并未说明儒学影响力的不断增强;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统一的时代潮流。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D 【解析】

长江入海口是在上海,云台山在旧时指的是上海地区,故选D;广州位于广东省,地理位置错误,排除A;漳州位于福建,B错误;宁波位于浙江省,C错误。 【点睛】

本题以康煕帝设立海关为考查切入点,考查对海关设立位置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课本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能力。 3、C 【解析】

梁启超将中西方伟大航海家进行对比,认为西方有后继者,而中国没有,意在反思中西方易位的社会原因,选项C正确;材料与人文主义无关,排除A;梁启超将中西航海家及其后续发展情况对比,意在反思中西方社会差异,而非批评明清的远洋开拓,排除B;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 4、B 【解析】

据材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可知,罗马法对出现的各种事件作出明确规定,从而有利于调节矛盾,规范社会行为,B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奴隶和平民,跟贵族阶层无关,A错误;罗马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但其本质上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不可能实现社会公平,C错误;据所学可知罗马法只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并不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该项说法夸大了其历史地位,D错误。 5、C 【解析】

“反对派议员……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说明在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讨论中,保守派最终做出了让步,故C项正确。此时的英国国王已经是“统而不治”,故A项错误;英国上院是贵族院,没有实权,故B项错误;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的标志是16年《权利法案》的通过,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 点睛:不能认为《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就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权利法案》只是剥夺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及军权,国王仍然掌握行政权,只是国家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后来,随着责任制内阁的确立,国王的行政权才逐渐被剥夺,英王才真正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6、D 【解析】

荀子吸收道家“天道自然”观念,除了儒家的“王道”思想外,还主张采用法家的“霸”道治国,体现了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的融合状况,D项正确;宋代理学家抨击荀子为“儒门异端”,没有否定荀子儒学家的身份,A项错误;荀子借鉴法家思想,本质上仍是儒家,B项错误;荀子思想代表了战国时期地主阶级的利益,在历史上受到了重视,C项错误。 7、C 【解析】

漫画中,日本以八爪鱼的形象出现,其中它的四个触角已经将中国的上海、蒙古、东北、华北四个地区牢牢缠住,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其他四个触角还在向外延伸,而站在一旁的国际联盟睡一副惊讶但又无动于衷的形象出现,联系所学,1938年,日军正处于疯狂进攻阶段,中国大片国土沦亡,故选C;国际联盟并没有支持日军,排除A;漫画描写了日军的贪得无厌,并没有美化日军,排除B;材料看不出日军的气焰被打击,因为“四个触角已经将中国的上海、蒙古、东北、华北四个地区牢牢缠住”,排除D。故选C。 8、B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苏格拉底强调哲学应该研究人性,研究人的价值,要“省察自身”,这实质上就是认识到理性的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对自然研究价值的否定,排除A项;材料未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对智者运动的批判,排除D项。故选B。 9、A 【解析】

由材料信息“今天的民主概念与公元前5世纪发明出来时的这个概念,即使还有什么相似之处,也是极其微小的相似”可知,雅典民主制并非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制,这也说明雅典的民主制度对后世没有直接的重要影响,故①正确,③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制是建立在奴隶制之上的直接民主制,现代西方国家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的代议制,故②正确,④错误。由此可知,A正确,BCD错误。 10、C 【解析】

2019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做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示范区的决定,意在以城市示范带动区域发展,给其他城市提供示范,C项正确;A、B项不符合材料意思,排除;深圳是经济特区,不实行“一国两制”,D项错误。 11、B 【解析】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执政党内阁一旦受到不信任案,或者提请辞职,或者要求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结合选项内容可知选B项;执政党否决谴责动议不符合英国政治传统,故排除A项;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无权进行裁决,故排除C项;不信任案是针对执政党,并没有违宪一说,所以向最高提起诉讼不符合英国政治传统,故排除D项。

12、A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信息反映了思想的觉醒是成功的前提、旧的思想观念不可能运用于近代新制度、全面性的结构变革是近代化的必由之路。依据材料提供的时间“成功将近十年”以及建立了新制度判断材料评述的是辛亥,依据材料文字“要求全人格的觉醒”可知是反对传统文化的束缚,A项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均排除。故选A。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1)20世纪初:清末民初,政局动荡。30年代末40年代初:抗日战争时期。60年代: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曲折时期70年代:后期,外交舞台的拓展。

(2)国际关系因素:30年代末40年代初,二战时期,中美是盟友关系,中国形象比较正面;60年代,冷战时期,中美分属不同阵营,中国形象走向反面;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政治丑化减少。国家实力因素:20世纪初,中国处于清末民初,长期遭到西方侵略,国内政局动荡;美国经过两次工业,发展迅速,同时也是侵略中国的列强之一。故中国形象卑微低下。文化差异因素:中美宗教信仰、文化特色、政治制度、经济特色等都不同。(两个视角,其他合理亦可) 【解析】

(1)从材料来看,四则材料分别反映出20世纪初、30十年代末40年代初、60年代和70年代这四个历史时期的文艺领域的内容。我们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依次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逐一概括。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变化主要受到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影响。在国际方面主要体现在国际关系和多极化趋势等。国内方面主要涉及到中国的综合国力以及文化思想的发展。我们可以依次分析概括。

14、(1)原因:国内外战争的影响;工业推动经济的发展,盐税比重降低;人民群众的反对;近代宪制政体的影响

(2)影响:维护了国家主权;加强了的权威,削弱了地方的势力;增加了财政收入;加剧百姓负担和激化社会矛盾;造成私盐泛滥,影响市场管理;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认识:盐税改革需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盐税改革要坚持民生为本;协调好国家和民众之间的利益等。 【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内战期间议会开征,共和国时期废止了对国产盐的税收”、“因与法国战争的需要,议会对进口食盐征收附加税”可归纳出国内外战争的影响;根据材料“1805年、随着经济发展,盐税所占财政税收的比重已经极低”可归纳出工业推动经济的发展,盐税比重降低;根据材料“民众对盐税普遍反对”可归纳出人民群众的反对;根据材料“1822年议会通过相关法隶后大幅降低盐税”可归纳出近代宪制政体的影响。

(2)影响:结合材料中南京国民盐税改革的内容可分析出影响有:维护了国家主权;加强了的权威,削弱了地方的势力;增加了财政收入;加剧百姓负担和激化社会矛盾;造成私盐泛滥,影响市场管理;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认识: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关于认识可从盐税改革需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盐税改革要坚持民生为本;协调好国家和民众之间的利益等方面展开分析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