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0年第2期
凤凰古城旅游环境容量管理研究
杨美霞吴桂华
(吉首大学旅游学院
湖南张家界
427000)
摘要:近几年凤凰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游客数量增长迅猛,给凤凰旅游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压力。为促进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在对凤凰旅游容量研究基础上,揭示凤凰旅游环境容量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旅游容量合理利用、、建设等对策。
关键词:凤凰,旅游环境容量,管理、合理利用,对策
旅游开发客观上对旅游地生态系统会造成一定影响,如果这种影响能为自然生态系统承受,生态环境问题就不会出现,如果影响超出了自然系统的容纳能力,生态系统就会破坏,旅游业难以持续。要实现旅游业发展与环境协调,就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这个“度”即为生态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本身是一种资源,适度、合理利用可促进经济发展,但过度利用,可能造成生态环境退化,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旅游环境容量管理的核心是在调查研究、深入分析测算基础上,科学确定旅游区环境容量,探寻影响旅游环境容量的因素;并根据旅游业发展要求,提供旅游环境容量合理利用方案,并根据生态学原理开展生态建设,扩大旅游区环境承载能力,使旅游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体现,实现旅游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凤凰古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以其独有的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成为了古城旅游中的一个亮点。2002年开发旅游以来,游客人次数增长迅速,由2002年的万人次增长到了2006年的350.2万人次,四年内旅游人数翻了两番。但是由于旅游人数急剧增长,环境保护措施未能及时配套,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旅游经济与当地环境的协调发展,有必要对其旅游容量进行相应的研究,并提出旅游环境容量合理利用、与建设方案,使凤凰古城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凤凰古城旅游环境容量的测算(一)旅游环境容量的含义
1963年Lapage首次提出旅游容量(TourismCarryingCapacity,TCC)的问题[1]。当时一些学者注意到:旅游大众化
发展使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向旅游地,导致部分旅游地拥挤不堪,环境遭受破坏,游客的旅游体验及满意度下降。于是,很多学者开始对旅游容量进行相关研究,并提出了各种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
不同的专家学者对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的理解及表述是不同的,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其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对某一旅游地而言无害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2]。随着旅游发展,旅游活动不再停留在以往单纯的景观游览,而是带有了强烈的参与性和社会性,这就要求环境容量应该是一个包含经济、社会、环境等的复合环境系统,所以对于旅游容量包括:旅游空间容量、旅游生态容量、旅游心理容量、旅游经济容量。
(二)旅游环境容量静态模型设计
旅游环境容量是一个概念体系,针对研究各区域的不同情况,测算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本文从旅游资源空间容量、经济容量及生态容量这三个部分对凤凰古城展开旅游容量研究(因为旅游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凤凰的居民积极支持旅游发展,心理容量较大,目前不构成容量)。按照最低量定律[2],取分容量中的最小值为旅游环境容量的综合值,测算模式建表1。
(三)凤凰旅游容量测算
1.凤凰古城旅游资源空间容量的测算
游客在城内主要游览的景点为一座城楼、两个故居、一个祠堂,主要游览线路是沱江及石板街。
现设定城内各个景点每人最低空间标准为8平方米/人[2];沱江泛舟空间标准为50米/艘,沱江上的每艘船搭乘
10名游客;石板街的空间标准为4米/人。根据公式(1)、(2)及凤凰古城景点的面积、游览时间、开放时间等,可以得
出它的日容量,见表2:
37
RESOURCES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NO.2.2010表1:旅游环境容量测算模式
测算内容计算模式备注Dm为瞬时客流容量(单位:人);Da为日客流容量;面容量计算:Dm=S/d·(T/t)Da=DmS为旅游区游览面积(m2);d为游人游览活动最佳面积(m2/人);t为游人游览一次平均所需时间(单位:小时或分钟);T为每天有效游览时间(单位同资源空间容量线容量计算:Dm=L/d’·Da=(VT)/d’t)。L为游览区内游览线路总长度(单位:m),d’为游览线路上的游客合理间距(单位:m/人),Dm及Da的含义同前,V代表游客的平均游览速度(m/min)。F0=(i=1ΣSiTi+ΣQi)ΣPii=1i=1nnnF0为旅游生态容量(日容量),Pi为每位游客一天内产生的第i种污染物量;Si为自然生态环境净化吸收第i种污染物的数量(量/日);Ti为各种污染物的自然净化时间,Qi为每天人工处理i种污染物的量,n为旅游污染物种类数。Ce=ΣDii=imi=1ΣEiΣEjnm生态环境容量Cp=ΣDji=inCe为主副食供应能力所决定的旅游容量(日容量);Cb为住宿床位决定的旅游容量(日容量);Cp为水、电等因子所决定的旅游容量(日容量);Di为第i种食物的日供应能力;Dj为水、电等因子的日供应能力;Ei为每人每日对第i种食物的需求量;Ej为水、电等因子的日需求量;Bi为第i类住宿设施床位数;m为游人所耗食物的种类数;n为水、电等因子数量;H为住宿设施的种类数,C为旅游区经济容量。i=1旅游经济容量Cb=ΣBii=1HC=min(Ce,Cp,Cb)旅游环境容量(综合值)TEBC=min(TRBC,TDBC,TNBC)
表2凤凰古城主要景点的最大空间容量
景点东门城楼熊希龄故居沈从文故居杨家祠堂沱江泛舟石板街
面积/长度
停留时间(min)
开放时间(h)
日容量(人次)
100m2265m2350m2770m21.5km2km
515151012090
999999
135011921575519713505666
凤凰古城最大空间容量:TRBC=1350+1192+1575+5197+1350+5666≈11000人/天
2.凤凰古城经济容量的测算
由于凤凰的农业基础较薄弱,相应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对于凤凰的经济容量的测算主要是从食品的消耗及床位数两方面来进行测算。测算中扣除当地37.69万居民的食品消耗量。根据相关资料(《旅游与环境》编写组,《旅游与环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6年)的游客日平均消耗量数据,据表1公式可以得出凤凰的经济日容量,见表3:
38
资源环境与发展
表3凤凰物资年供给量及经济日容量
种类粮食肉蛋鱼水果蔬菜床位
年供应量
日平均供应量
2010年第2期
经济日容量(人)
98800吨10066吨773吨1769吨172000吨120000吨8100张
270684千克27578千克2117千克4846千克471232千克328767千克8100张
299810
—————————
94332
———
8100
经济容量具有弹性,不足的部分可以通过从外地批发等方式满足,所以凤凰古城的经济容量主要取决于床位容量。由表3可以得出,凤凰的经济容量为8100人/天。
3.沱江生态环境容量的测定
据调查,凤凰生态容量中,最敏感因子为沱江水环境容量。目前沱江无任何水处理设施,以沱江BOD的含量为代表计算沱江的生态容量。
游客产生的BOD含量是约为40克/人·日,旅游景区水体的质量要求是:BOD<3mg/L。沱江丰水期为5、6、7三个月份。现已测得2006年沱江中BOD的年含量是2.78mg/L。据公式W=(cn-co)Q+KxCnQ[3]测算沱江的生态容量,
u其中,W为水环境容量,Cn为水环境质量标准,Co为商议监测断面水环境质量标准,Q为水流量,u为水体流速,k为污染衰减系数。计算得出沱江的生态容量:TNBC=3590人。
4.凤凰古城旅游环境容量(综合值)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凤凰古城的旅游环境容量
TEBC=min(11000,8100,3590)
=3590人/天
二、凤凰旅游环境容量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一)旅游人数增长速度过快,已超出环境容量
凤凰古城发展旅游业不过短短的四年时间,但是,旅游人数总量增长速度是非常快,每年的增长比率也很高,见图1:
图1凤凰2002年———2006年的游客人次数
从图1可以得知,2006年日平均游客人数为9595人次,近两年的游客增长率维持在35%左右。而凤凰的实际日平均容量3590人,已超过其日平均旅游环境容量,如果再按照这种比率持续增长,凤凰的旅游容量问题将会很快出现,并成为制约其旅游经济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游客时间分布集中
由图2可以计算出,2006年五·一及十·一期间,凤凰共接待了游客44.2万人次,占全年总人次数的12.62%;而五·一期间的日平均游客人数比同年平均人数多出约3万人次,十·一期间则多出近12万人次。非黄金周期间,游
39
RESOURCES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NO.2.2010客人数的增多则体现在旺季(4月—11月)的周末,周一至周五游客人数较少。
图2凤凰2006年及2007年黄金周游客人数
(三)游客空间分布集中
大部分的游客在选择游览景点及线路中时,主要选择的是知名度高的、已开发或开发的较好,来参观游览,对于凤凰,游客主要是以北门、正街、回隆阁等作为他们主要的游览路线及游览区域,景点知名度高,使得游客到访率高,而造成凤凰部分景点旅游人数超载,见表4:
表4凤凰主要景点及古城街道的年平均日容量(人次)
景点东门城楼熊希龄故居沈从文故居杨家祠堂沱江泛舟石板街
日容量
年平均日容量
2002年
———
2003年1484227601352850
2004年611745751233975178
2005年8208208208208206904
2006年127312731273127312739595
135011921575519754005666
69173281232450
(四)存在环境污染隐患
古城凤凰每年要接待两、三百万的游客人次,游客产生的垃圾数量也是非常庞大的,平均每个游客每天要产生粪便400克;BOD40克;氨氮7克;悬浮固体60克;塑料、纸屑等垃圾500克。给凤凰这个小城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从前面的计算可以看出,沱江的生态容量是3590人,2006年凤凰的平均接待量为9595人次,已经超过沱江的生态容量,沱江水质已有明显变化。河面上经常漂浮着一些食品包装袋、烟头、泡沫等固体垃圾,又由于游客的需求,沱江两岸有很多卖河灯的小贩,河灯的出现,更加加重了沱江的负担;同时,由于游客的增多,河边家庭宾馆的数量也随之增多,有些宾馆直接将废水排往沱江,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河中的水草大量繁殖。特别是枯水期,水草露出水面,并夹杂这固体垃圾,这不仅影响了沱江的生态环境,还让人产生不好的视觉效果,降低游客的旅游满意度。
三、凤凰旅游环境容量合理利用对策探讨
凤凰的旅游容量已经超过她的环境日容量,但是,在超过的同时,有些景点却面临着游客不足的问题,所以凤凰旅游容量的合理利用不仅要合理分配时间,还要合理分配空间。
根据凤凰的旅游环境容量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解决方案:(一)平衡季节游客人数
对于经济型旅游者来说,旅游开支是决定是否外出旅游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利用季节票价平衡市场,淡季或平季就时可以将目标市场放在学生、低薪阶层等经济型旅游者身上,提供一些门票上的折扣。同时,适当提高黄金周的门票、车费、食宿等费用,以降低古城的容量。
凤凰旺季及黄金周人数过多,而淡季容量过剩,可以在淡季进行促销。通过促销更好地吸引老年人、周边地区的学生、企业团体等游客;同时,加强和张家界的冬季联合促销,发挥张家界对凤凰的辐射效应。
(二)平衡古城及景点人数,扩大景区、景点容量
凤凰各景点人数分布不均匀,平衡景点人数,不仅可以使游客游览到更多的凤凰的景观,了解凤凰的民俗、建筑
40
资源环境与发展
等,更有利于各个景点的充分利用及保护。
2010年第2期
扩大景点容量主要针对景点空间容量较低的东门城楼、熊希龄故居及沈从文故居而言。对于两个故居来说,可以适当收购一些周边的民居,提高可游览面积。而东门城楼,二楼可以适当的对外开放。
(三)加强沱江水污染工程建设,提高旅游生态环境容量
自然界水体净化的速度是比较慢的,比如:河川水的循环更替期是16天,沼泽水要5年,湖泊水要17年等。凤凰主要可以采用人工处理和通过污水处理厂处理,两个方法来帮助沱江更快的恢复清洁的水质。平时,有专人清除河上的固体垃圾。逐步修建一些简单的排水系统,辅以一些简单的生物净化手段,使水体得到简单的净化后,再排放在下游,让下游的水在对其进行净化。
(四)加强与周边地区及景点相互合作
吉首德夯距凤凰约1个半小时的车程;从凤凰到州府所在地吉首只要1小时;张家界距离凤凰约4个小时的车程;从凤凰出发,3个小时便可以到达梵净山。由此可以看出,凤凰离周边市级地区是很近的,周边德景点是很多的。对于黄金周的“超载”现象的话,可以通过吉首等地方来缓解。
加强和周边地区的合作,不仅可以使凤凰某些时候超载问题得到解决,还可以带动周边经济德发展。
参考文献:
[1]STANKEYGH.Integratingwildlandrecreationresearchintodecisionmaking:Pitfallsandpromises[J].RecreationalResearch——37.Review,1981,9(1):31———110.[2]张建萍.旅游环境保护学.2005年8月:99—[3]全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生态环境演变趋势与阈值分析.生态学报,2003,23(5):938~945.——54.[4]崔凤军.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时空分异特征与利用强度研究.地理研究,1997,16(4):47—[5]王响雷,杨永平,郭亚军.旅游景区空间容量控制方法新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3):303----306.[6]杨美霞,周国海.张家界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生态足迹评价.安全与环境工程.2006,13(12).
!!!!!!!!!!!!!!!!!!!!!!!!!!!!!!!!!!!!!!!!!(上接第32页)
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为旅游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旅游业是体验经济时代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为了适应世界体验经济的发展趋势,满足人们日益强烈的体验需求,开发高层次的体验旅游产品,打造强大的旅游体验经济,我国旅游业的建设需要做更多更全面、更高层次的深入研究和个性化、人性化的创新工作。
参考文献:
[1]武虹剑,龙江智.旅游体验生成途径的理论模型[J].社会科学辑刊,2009,(3).[2]赵岚.关于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7).[3]黄鑫.体验经济时代下关于体验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9,(17).[4]邹统钎,吴丽云.旅游体验的本质、类型与塑造原则[J].旅游科学,2003,(4).[5]张静.我国休闲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11).[6]周霓.基于体验营销理论的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J].经济论坛,2008,(3).[7]皮平凡.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产品开发探索[J].学术交流,2005,(2).[8]冷志明.论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体验[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1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