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3.1《蜀道难 》练习含答案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3.1《蜀道难 》练习含答案

来源:测品娱乐


【随堂测试】

(3.1)蜀道难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连峰去天不盈尺 盈:满,足

B.—夫当关 当:阻,拦

C.可以横绝峨眉巅 绝:断绝

D.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逆折:倒流

2.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

A.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B.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D.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下列各句中,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奚以知其然也

C.但见悲鸟号古木 D.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4.对下列句子的有关知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地崩山摧壮士死”一句化用了古代有名的“五丁开山”的 故事。

B. “百步九折萦岩峦”句中的“百”“九”都是实数百步九 折”言在极短的路程里,就要转许多弯。

C.“扪参历井仰胁息”句中的“参” “井”都是星宿名,代表古 人对星空的分野3

D.“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句中的“锦城”与杜甫的诗句 “花重锦官城”的“锦官城”一样,都是成都的别称。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李白在《蜀道难》中用“ , ”两句介绍了这种情况。

(2)李白在《蜀道难》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 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 ”。

(3)李白在《蜀道难》—诗中用“ , ”两句写出了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6.仿照下面的示例,以“李白”为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仿。

示例:李清照是一枝卿菊,淡雅脱俗,绽放在寂寞深秋;李清照是一曲离歌,悲伤悠扬,惆怅了词的溪流;李清照是一滴残泪,幽怨凄凉,憔悴了日月星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下列对本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苍茫凄清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两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两句的意思是只有燕雀栖息于梧桐,鸳鸾栖息于枳棘,才是各得其所,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8.联系李白的生平经历可知,这“蜀道之难”实乃“仕途之难”。但是李白没有坐而兴叹,而是执着地追求其人生理想。请就“理想”写一段文字,300字左右。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绝:飞越。

2.答案:B

解析:A项,《后庭花》为歌曲名,南朝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 花》,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此处用典,B项,“子规”是一种鸟儿, 叫声凄切,用来渲染气氛,不是典故。C项,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D项,用了“六龙回日”的典故.

3.答案:B

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A、C、D三项为状! 语后置句

4.答案:B

解析:“百”“九”均为虚数,而非实数。

5.答案:(1)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咐坐长叹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砵崖转石万壑雷

6.答案:李白是一缕清梦,轻盈洒脱,漂游在自由王国;

李白是一坛美酒,香醇浓郁,陶醉了诗的星空;

李白是一江春水,磅礴奔腾,呼啸成壮丽神州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仿写时,要注意与示例在内容和形式上保持一致。内容上,要以李白为话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他的个性和诗歌特点;句式上,要采用“李白是……,……,……”的格式。

7.答案:(1)D;

(2)①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②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③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解析:(1)本题考査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D项,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表达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激愤之情。

(2)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表情感的关键词句、注释等来作答。“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再次运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

8.答案:理想之火永不熄灭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在一篇之中三致意焉。“蜀道之难”实乃“仕途之难”。《蜀道难》中,浸满诗人拜谒权贵遭遇的屈辱辛酸,对窃据要津的达官贵人的愤怒谴责,更多的是有志之士报国无门的伤心悲愤。李白到长安,本是踌躇满志, 热情如火,结果却是处处碰壁,悻悻而归,徒留“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慨叹。这位“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大诗人, 初入仕途就体会到了“仕途之难,难于上青天”。其后十余年, 李白二次入长安,虽是奉诏入京,却因奸佞当道,再次挥泪而出。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一生历尽坎坷,屡遭打击,但“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理想之火,使他热血沸腾,鞠躬尽痒。他在绝命诗中,自比大鹏凌空,中天摧折,但仍相信他激起的余风足以流传万世。理想之火成就了这位伟大的诗人,那些滚烫的诗篇千余年后依旧灼烧着我们的心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