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 秋季(上)人教(统编)部编版语文
第二单元知识小结
读准字音
磅礴(páng bó) 逶迤(wēi yí) 岷山(mín) 崎岖..(qí qū) 沉..着(chén) 擎.着(qí赡..养(shàn) .歼灭(jiān) .ng) 黑魆魆(xū xū) 写对字形.
...律:注意右部不要多写或少写横。
索:下面是“”,不要写成“系”。
寇:“元”包住的小部件,上面的横左边不出头。 贯:上面的部件,里面是一竖。 同音字
崖(山崖) 渡(渡河) 贯(一贯)
涯(无涯) 度(度过) 惯(习惯)
栏(栏杆) 距(距离)
拦(拦住) 拒(拒绝) 形近字
寇(敌寇) 冀(冀州) 射(发射)
冠2 0 2 0 (冠军) 翼(羽翼) 谢(感谢) 词语积累
排山倒海 千钧一发 居高临下 粉身碎骨 夜以继日 惊天动地 万水千山 横七竖八 斩钉截铁 聚精会神 迎风招展 气壮山河 词语搭配((崎岖
(激烈)默默)的山路)的战斗 地沉思 ((不断(庄严)的宣告 静静))地挥手地照耀 近义词
1.毛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宣告 宣读 √ 的公告。
宣布) 2020~2021学年 秋季(上)人教(统编)部编版语文
2.秘书长(宣告 宣读 宣布√)典礼开始。
3.这庄严的(宣告√ 宣读 宣布),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4.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 瞻望)这鲜红的国旗。 5.起初是全场(安静 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 飘荡)的声音。 词语拓展
描写场面的词语
排山倒海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人山人海 火树银花 熙熙攘攘 蔚为壮观 车水马龙 万人空巷 古诗名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仿写句子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反复)
林中真安静,只听见风吹树叶的声音,只听见鸟叫声。 重点句段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 2.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本段写五位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的战斗场面,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画浪纹线的句子先整体描写五位战士痛击敌人的情形,再分别写每位战士的表现:班长马宝玉冷静沉着;葛振林对敌人充满仇恨;宋学义拼尽全力;胡德林和胡福才打起仗来全神贯注。
3.(1)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
(2)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
这两句话是对战士马宝玉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斩钉截铁”的意思是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加点的词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的情景和对敌人的仇恨,表现了他机智英勇、顽强不屈的精神。
4.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党万岁!”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
2 0 2 0 2020~2021学年 秋季(上)人教(统编)部编版语文
5.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庄严的宣告”“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的是全中国。画线语句表达了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心情。
6.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这句话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用“红流”指代的队伍,表现了队伍的声势之大、场面壮观。“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不仅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人民获得了光明。 感知课文
1.《七律·长征》的作者是,描写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的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2.《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爱祖国、爱人民、英勇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3.《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4.《灯光》采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由天安门广场上的灯光写起,叙述了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指路的壮举,歌颂了先烈的献身精神。 日积月累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好词
旗开得胜 争先恐后 哄堂大笑 大步流星 手忙脚乱 蹑手蹑脚 忍俊不禁 跃跃欲试 汗流浃背 好句
只见参赛的同学满脸是汗,咬紧牙关,憋着一股劲儿,随时准备拉倒对方;观赛的同学满脸期待,屏气凝神,捏着一把汗,恨不能帮他们一把。这时哨声响起,“加油!”“加油!”加油声不断,原本安静的赛场又沸腾起来了。只见我们班参赛的同学就像喝醉了酒一样,时左时右,忽东忽西,眼看就要撑不住了。 提纲
活动前整个场面、自己的心情等 点面结合
运用人物的动作、语言、活动中 神态来写,加入自己的独
特感受 {活动后活动的结果、体会、感悟等
2 0 2 0 部 编 语 2020~2021学年 秋季(上)人教(统编)部编版语文
2 0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