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三复习《生活与哲学》易错选择题整理

高三复习《生活与哲学》易错选择题整理

来源:测品娱乐
1.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去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并实现良好开局的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社会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工作还有一些缺点和不足。总理的讲话主要体现了:①联系的观点 ②发展的观点 ③矛盾的观点 ④一分为二的观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人民网载文指出,用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是中国党人的经验和命题,新一届领导人在此基础上提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新要求、新命题,是立足我们党面临的新的历史方位所作出的必然选择。用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的原因在于: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可分割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

3.党务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形势是发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A.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B.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D.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4.人民网载文指出,新农村建设既要防止一哄而起的短期行为,又要避免急躁、简单的方式,切实把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一哄而起的短期行为和急躁、简单的方式违背了:

A.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C.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D.形而上学的均衡论

5.对当前的问题,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深刻认识反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更加自觉地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始终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反对。上述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①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③主要矛盾规定事物的性质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一般来说,互联网对社会的发展是利大于弊,其积极作用是主流,而对于痴迷网络的少数青少年来说,则弊大于利。这是由于:①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面方面发生了变化 ②主次矛盾发生了转化③具体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 ④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发生了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7.《列子·天瑞》篇记述:古代杞国有一人担心天会突然塌下来,愁得生了一场大病。杞人忧天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世界是物质的 B.否认物质世界是运动的 C.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辨证 D.否认了物质运动规律性

8.希望通过烧香拜佛,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不现实的,因为:w.w.w.k.s.5.u.c.o.m

①神灵观念完全是人们主观臆造的②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④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9.思想、实事求是体现了:

A.联系和发展的统一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D.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10.受香蕉“巴拿马病”是香蕉世界的SARS谣言流传等影响,海南香蕉从平均每公斤2至3元骤然跌至每公斤0.8至1.4元,每天运销岛外的香蕉由原来7000-1000吨减少到3000多吨。这说明:

A.整体与部分不可分B.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C.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D.部分的性能决定整体的性能

11.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经常提到“木桶原理”: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如果这些木板长短不一,那么这个木桶的最大容量将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说明:

A.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 B.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认识的

C.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D.各部分功能之和小于整体功能

12.十七大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说明:

A.联系与人的意识无关 B.事物之间存在着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C.整体与部分不可分 D.联系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13.在过去10年里,格陵兰冰川融化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科学家警告说,这一现象将会导致海平面升高,这导致世界各地出现更多严重的洪涝灾害和暴风雨,而且也会影响到动植物的生长、珊瑚礁的形成、飓风的威力、干旱现象、气流变化以及区域性气候等。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B.任何两个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D.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14.决定自2007年8月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现行的20%调减为5%;央行宣布自7月21日起上调存款贷款其准利率0.27个百分点。本次加息、减税主要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过快、物价上涨及稳定股市的需要做出的。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这表明: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事物之间的联生活费是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改变的

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D.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15.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哲学依据是:

A.联系的存在是无条件的 B.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C.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D.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1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关系问题C.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问题

17.医学科学证明,大脑皮层受损,人就成为白痴。这说明 A.人脑是思维的物质器官 B.人脑是思维的源泉

C.只要有健康的人脑,就会产生正确的思想 D.意识的内容来自外部世界

18.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

A.物质世界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 B.人脑这一物质器官的必然产物 C.移入人脑的并被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D.客观事物存在的自然基础 19.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句话说明

A.动中有静,静中有动B.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0.“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的观点,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反映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D.唯心论与形而上学的联系

“理论创新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拿本本框住实践,而要用实践去发展本本。”据此回答21---22题 21.上述材料中的“人民群众”是w.w.w.k.s.5.u.c.o.m

①一切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影响的人们②社会物质财富创造者③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④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2.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C.实践是联系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的交汇点 D. 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

23.下列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的有①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③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④兼听则明,偏听则暗⑤见风使舵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②③⑤ 24.“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这一说法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起主导作用 B.要善于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C.要集中力量解决好主要矛盾 D.矛盾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25.“长征是播种机”,它撒播了许多种子,在沿途11个省内发芽、开花、结果。这表明:

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B.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C.质变是量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D.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存在与发展 26.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是

A.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D.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27.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是简单的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区域布局。要实现这一调整首先必须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主要体现了:

A.任何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B.矛盾的同一性与对立性关系有所不同

C.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 D.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28.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的和创新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有处于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之中

B.没有一种事物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每一事物,总有一天要被否定 C.辩证的否定是全面的否定,不了解这一点,就不知道事物是怎样发展的 D.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29.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①实践探索是理论

创新的最终源泉 ②实践探索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先导③理论创新对实践探索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④理论创新是实践探索的目的和归宿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30.就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说,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个人活动又受()制约

①人的自身素质 ②一定的社会条件 ③自然规律的制约 ④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B 12 B 23 D 2 B 13 A 24 C 3 B 14 C 25 B 4 B 15 B 26 D 5 C 16 C 27 A 6 B 17 A 28 C 7 D 18 C 29 B 8 B 19 A 30 D 9 B 20 C 10 C 21 B 11 C 22 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