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7月 辽宁警专学报 Ju1.2OO6 第4期(总第38期) JOURNAL OF UAONING POLICE ACADEMY No.4(Sum.38) 论计算机犯罪防治对策 魏悦容 (辽宁譬官高等专科学校职教成教部,辽宁大连1 16033)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犯罪显现出蔓延之势。计算机犯罪的特点表现为:在技术上具 有极高的智能性;在形式上具有极强的隐蔽性;犯罪主体年轻化;管辖权确定难;网络犯罪是计算机犯罪的主要形 式。文章从完善计算机犯罪的立法和惩处机制、加强技术控制、培养监管人才、建立国际合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 计算机犯罪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犯罪;特点;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D91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1008—5378(2006)04—0050—02 络犯罪的趋势,以至于有的学者将当代的计算机犯罪称为 “网络犯罪”。 二、计算机犯罪的预防对策 (一)法律对策 法律控制是犯罪控制中最具强制性的手段。目前,我国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 深,计算机犯罪迅速蔓延。从到国防建设,从经济 领域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犯罪逐渐成为严重的 社会问题。从而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警觉和关注。因此。研 究计算机犯罪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计算机犯罪的特点 的计算机安全立法已取得一定成果。根据我国计算机犯罪 的实际情况。于1991年5月24日颁布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1994年2月28日颁布了《中 (一)在技术上具有极高的智能性。计算机犯罪有着极 高的技术含量,其主体大多具有较高知识结构和智力水平, 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系统及各类程序。甚至于编辑各种破 坏性程序。如病毒。 (二)在形式上具有极强的隐蔽性。计算机犯罪是一种 “无形犯罪”。计算机犯罪的作案不受时间、地点的,计 算机犯罪分子在作案前通常经过周密的预谋和精心的策 划,犯罪行为在实施前几乎没有任何预兆。终了之后对机器 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保护条例》;1996年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 定》;1997年颁布的刑法增加了有关计算机犯罪方面的规 定,填补了刑法在计算机犯罪领域的空白,结束了我国在计 算机信息系统领域无法可依的局面。 然而较之于发达国家。在对信息社会关系进行法律调 硬件的信息载体可以不造成任何损坏,甚至不留下任何痕 迹。所以计算机犯罪不易被发现、识别和侦破,犯罪成功率 极高,而破案率极低。 (三)犯罪主体年轻化。据国内外已经发现的计算机犯 罪案件统计,犯罪年龄在18岁一3O岁之间的年轻人占80% 左右,平均年龄只有23岁。 整或者说打击计算机犯罪方面,所存在的不足与差距是显 而易见的。一方面关于计算机犯罪的法律效力层次整体偏 低,尚未形成一个以基本法律为主干,以其他行规、规章 以及地方性法规为补充的专业性法律部门;另一方面,法律 调整涵盖面过窄。鉴于此,完善打击计算机犯罪的有关立法 是至关重要的。就目前现状至少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四)管辖权确定难。网络空间没有确定清晰的国界, 在网络连结与速度允许的情况下,网络空间活动可以瞬间 遍及全球。信息的发送可以在某一特定地域,也可以通过远 首先,制定专门的反计算机犯罪法。在刑法典上设立惩 治计算机犯罪的专门条款是必要的,但应当在此基础上制 定专门的反计算机犯罪的刑事立法。理由如下:其一,涉及 计算机犯罪的专业术语等的解释,应当在立法上加以专门 性的表述。以现行刑法典为例,其中所使用的“应用程序、 “破坏性程序”等问题,均难以在刑法典中加以规定,但可以 在专门的反计算机犯罪法中予以明确;其二,计算机犯罪所 导致的一些问题,如网络环境中犯罪管辖权、犯罪地的确定 程登陆遥控某一特定计算机来实现。而信息的接收和使用发 生在不同的地域,无法确定适用何处的法律。这种法律冲突 是全球性的,在数字网络环境下,确定管辖是很困难的。 (五)网络犯罪是计算机犯罪的主要形式。计算机联网 是2O世纪8O年代以来计算机及技术应用发展的方向,局域 网、广域网、企业网和互联网等一直是各行各业谈论的热门 话题。就计算机犯罪形式而言,也呈现利用网络或针对网 收稿日期:2006—03—06 作者简介:魏悦容(1954一)女,辽宁大连人,副教授,学士。 ・等问题,难以在刑法典中加以规定,应当由专门的反计算机 犯罪法设置;其三,利用计算机所实施的传统型犯罪,其定性 5O・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魏悦容:论计算机犯罪防治对策 和证据收集与使用等问题在现行刑事诉讼法中没有规定, 可以先在单行刑事立法中进行补充,以避免刑事司法可能 出现的问题。 3、防火墙技术和反病毒技术。网络防火墙是网络系统 的安全检查站,能够强化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策略。反病 毒技术主要适用于破坏信息的恶意攻击,防止有用信息遭 其次,完善现行刑法典中的计算机犯罪惩治条款。第 扩大现行刑法第285条的适用范围。刑法第285条规 定:“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 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役。”显然,这里规定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的对象范围 过窄,故该条规定应扩大适用范围,将违反国家规定的侵入 金融、交通运输、公用电力、医疗领域或者其他重要领域的 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行为也纳入调整范围。第二,将盗窃 计算机软件数据的行为规定为犯罪。第三,增设窃用计算 机信息系统罪。刑法第265条明确规定了窃用通信系统犯 一,到破坏,并可修复遭到破坏的有用信息。 (四)培养高级计算机安全监管人才 当前,我国的计算机普及程度和网络建设水平还很低, 更应当防止将人、财、物力过度集中投入于应用领域而忽视 安全防范的倾向。决不能为我国尚未发现大量计算机犯罪 案件而庆幸,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绝大多数民警对计 算机及网络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发现和揭露计算机犯罪的 能力较低,相当一部分较高水平的“黑客”尚未被揭露或已 感染的计算机病毒尚未爆发。当务之急是抓紧计算机安全 监管人才的培养,力争尽快摆脱人才匮乏的窘境。在网络 安全方面,不能走“以市场换技术”的道路,一定要自力更 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安全技术。 罪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但未涉及窃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行 为的性质和法律责任。窃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不仅窃用了服 务,而且还侵犯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和管理制度, 具有比窃用通信系统更大的社会危害性,故应明确规定为 犯罪。 (二)严厉打击,完善惩处机制 与传统犯罪相比,计算机犯罪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严 重得多,尤其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犯罪分子有时只 需在键盘上轻轻敲几下,就有可能窃取巨额的款项。面对 形形色色的计算机犯罪,我国应进一步规范计算机信息安 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对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 (五)建立打击计算机犯罪的国际合作机制 随着计算机犯罪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建设和 社会生活构成极大的威胁,各国逐渐认识到,在网络空间发 展领域,仅仅依靠一国的力量是难以实施有效管制的,在这 个问题上应该建立密切的国际合作。根据实际情况,笔者认 为可以采取签订共同对付计算机犯罪的国际公约、加强区 域性合作、建立国际性协调组织等措施,以防范和打击计算 机犯罪适应信息时代世界各全的需要。 参考文献: 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行为,故 意破坏计算机系统的犯罪和利用计算机实施的金融诈骗、 盗窃、贪污、挪用等方面的犯罪要严厉打击。 (三)加强计算机犯罪的技术控制 1、访问控制。所谓“访问控制”是指实行安全责任的一 些技术性措施,也叫接入控制,它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网络中 的资源和服务不被非法用户访问或破坏,实际上是对安全 责任和权限控制的技术性保障措施。 2、加密保护。即将可读信息进行翻译,使其成为密码或 密文形式。 [1]齐爱民,刘 颖.网络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91. [2]蒋平.计算机犯罪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54. [3]常建平,勒慧云,娄梅枝.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犯罪[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2. [4]刘广三.计算机犯罪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9:28. (责任编辑:李娜) On the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of Computer Crime WEI Yuerong (Adult Education Department,Liaoning Police Academy,Dalian Liaoning 116033,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it appears the trend of the spread of computer crime.Computer crime has increased wisdom technically characteristics;it is in the form of a highly cove ̄nature;crime subject is the young;it is dificult to determine jurisdiction; internet crime is the main form of computer crime.From the aspects of perfecting he computter crime legislation and punishment mechanism,strengthening technical control,fostering supervisory tal- ents,establishing mechanisms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of computer crime. Key words:computer crime;characteristics;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5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