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______名姓_____________________级班遂平县职业教育中心2011--2012学年度上期
一年级春季班期末考试试卷
《语 文》(2012年1月)
总 分 核分人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情节(故事情节)、环境。
2、《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诵读是学习古诗文最重要的一种方法。 4、古诗文默写: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 (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 娄山关》) (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 雪》)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每小题的括号内)
1、下列词语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 )
A.撑(chēng)伞 邶bâi风 戍shù边 B.煞(shā)车 溅(jiàn)落 拨(bá)动 C.贻(dài)笑大方 踟(chí)蹰 城隅(ǒu) D.柏(bǎi)油路 闪烁(shuò) 结婚(fēn) 2、下列各组成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一年级春季班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6 页
A.咬文嚼字 怨天尤人 铃珑有致 潸然泪下
B.逆来顺受 渤然大怒 辗转反侧 不求甚解 C.面面相觑 走投无路 弱不禁风 奄奄一息 D.积善成德 怡然自得 虚无缥缈 觥稠交错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
A.薇亦作止: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 静女其姝:美好 ..B.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问候 贻我彤管:赠给 ..C.行道迟迟:很晚 洵美且异:灿烂 ...D.四牡业业:壮大的样子 彤管有炜:红而发光 ...4、下列各组句中,每句都包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 )
A.彼尔维何/猃狁孔棘 B.说怿女美/我行不来 C.岁亦莫止/我戍未定 D.彼路斯何/小人所腓 5、下列语句中修辞手法归类错误的一项是( C )
A.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拟人 B.她喜欢周杰伦,我喜欢“优乐美”。 ——借代
C.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反问 D.爆竹声声辞旧岁,红梅点点迎新春。 ——对偶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D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编辑。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
C、《诗经》它收入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的诗歌,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有人将风、雅、
颂、赋、比、兴合称为“六艺”。
得分 评卷人
三、阅读分析题(共36分)
一年级春季班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6 页
(一)、阅读小说《永远的蝴蝶》,回答下列题目。(15分)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教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教我终生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米,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的并不大,却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1.对“雨”在全文中的作用,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A、“雨”是不幸和灾难的起因。 B、“雨”是统一全文材料的核心。 C、“雨”是泪水与痛苦的象征。 D、“雨”塑造着全文阴冷苦涩的氛围。 2.小说开始写“小雨点”溅在眼镜上,之后写“更大的雨”溅在眼镜上,其作用表达最佳的是( A )(2分)
A、展示内心深处极大的痛苦。 B、说明“雨”确实越下越大。 C、说明了我的情感的变化。 D、说明那场雨使我终生难忘。 3.小说文中表现悔恨情绪最鲜明的句子是( C )(2分) A、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
一年级春季班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6 页
B、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C、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D、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4.下列说法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B )(2分)
A、题目叫《永远的蝴蝶》喻示着樱子美丽而又短暂的生命和在我生命里留下的永恒记忆。
B、樱子是听了“我”的话才去送信的,一切都怨我太冒失。
C、小说三次写“站在骑楼下”,其目的在展示“我”思绪的流程和层次。 D、“这时她只离我五米,竟是那么遥远。”暗示着我与樱子间不可逾越的生死界限。
5.判断正误(5分)
(1)陈启佑,作家,又名渡边。著有小说集《永远的蝴蝶》,诗集《手套与爱》《阳光的眼睛》等。 ( × ) (2)小说最后再次描写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是为了渲染了雨天 的凄凉的氛围,同时也突出了我内心的悲痛。 ( √ ) (3)本文突出的特点是运用象征手法,用蝴蝶象征樱子;还非常注重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 ( √ ) (4)小说最后交代给母亲的信的内容,增加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 √ )
(5)全文以“雨”为线索,从下雨开篇,用雨收笔,雨贯穿全文。 ( √ ) 6.本小说讲述的故事很简单,但抒写的“我”的感情却非常复杂,说说看,小说中的“我”具有怎样的感情?(2分)
答:“我”具有失去恋人之后那种悲痛、悔恨、自责、眷恋之情。 (二)、学习《诗经二首》一课,回答下列问题:(21分) 1、填空:(每空1分,共12分) (1)将下面空缺的句子填写出来。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2)《静女》一诗共分三章,第一章重在写场景,后两章重在写心理。其中表现男子等待女友焦灼不安的句子是爱而不见,搔首踟躇。
(3)《采薇》选自《诗经·小雅》,是一首表现戍边生活的诗歌。其中情景交
一年级春季班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第 4 页 共 6 页
融的名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可以翻译为:当年我离开家乡的时候,正是春天,柳丝低拂;今天我重返故乡,却是雨雪迷蒙的冬天了。(或者: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2、判断正误:(5分)
(1)《静女》是爱情诗,不是抒情诗;《采薇》是抒情诗,不是爱情诗。( × )
(2)解释词义:俟(等待)。 踟躇(跺脚)。 君子所依(乘)。 ( × ) ....(3)两首诗都采用了重章叠唱的结构形式,反复歌咏,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 √ ) (4)“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两句中的“说”通“悦” 义为“喜爱”;“女”通“汝”是指“彤管” 。 (√ ) (5)《静女》是一首表现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诗歌,以女子的口吻抒写了她和男子甜蜜的爱情,表现了男子热烈而纯朴的恋情。 ( × ) 3、选择题:(每题2分,共4分)
(1)、对《静女》《采薇》这两首诗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题目“静女”,是指娴雅安详的姑娘。 “采薇”是指采食野豌豆苗。 B.《采薇》一诗的第四、五两章,写行军打仗。其中“四牡骙骙”“象弭鱼服”是写装备精良,“岂敢定居,一日三捷”,“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是写战争紧张。
C.“说怿女美”的意思是指姑娘美丽的彤管映衬得你更美。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是称赞姑娘送给他的荑草实在是又美丽得出奇。 (2)、选出对《静女》《采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
A.《诗经》的基本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就是“直陈其人其事”,《采薇》一诗绝大部分用的就是“赋”的手法。
B.《静女》一诗以生动的语言,风趣的细节,表现了一对男女青年热恋中的情趣,人物神形毕现,呼之欲出。
C.“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双关,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馈赠给他的信物,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挚爱之情。
D.《采薇》前三章均采用“采薇”起兴,按薇“萌芽”、“生长”、“成熟”的
一年级春季班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第 5 页 共 6 页
过程,从“柔止”到“刚止”、再到“作止”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士卒们思乡念人的感情越积越深。 得分 评卷人
四、作文(共40分)
请在下面的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并把题目写在作文纸的第一行正中处,然后按要求作文。
(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12年的元旦刚刚过去,转眼又要迎来龙年的春节。而我们也刚好从初中又升到了一个高一级的学校,来到了一片新的天地,接触到了一批新的老师和同学。对于职高许多人不了解,不清楚;对于我们选择职高,又有许多人不理解,不支持。这其中,恐怕就有我们的父母,亲人或朋友。然而,我们还是毅然决然地来了。想当初,我们做出这个决定时,可能有犹豫,有不舍,甚至还有痛苦;但最多的还应该是自豪和果敢。因为,这无疑是个正确而明智的决定!是啊!无论如何,我们是来了。“既来之,则安之”。人不容易改变环境,但要学会适应环境。同学们已经来校一段时间了,对职高的学习生活,文化娱乐生活,各种管理规定以及职高的特点,也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悟。
在此可以把你的观察和感受写出来,也可以把你的理想和期望说给大家听。
题目:我的职高生活
要求:(1)根据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2)事例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可用A、B、C等代替。
(二)快要过春节了,也到了亲人们要团聚的时刻。有的同学的父母在家忙碌的准备着过年的食品,昂首翘盼他们可爱的儿女早日归来;然而,不少同学的父母却还在遥远的异地他乡,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奔波。无论父母在家还是在外,他们的心却都在我们身上。值此佳节到来之际,我们可以写封信,向他们表达我们的感恩之情,也可以给他们说一说你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题目: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要求:(1)内容真实,具体,感情真挚。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可用A、B、C等代替。
一年级春季班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