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来源:测品娱乐


杜桥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三年级历史试题

命题:刘成林 审题:叶明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周礼》中设计的官制:“分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各分领六十官职,总数为三百六十。政令、礼仪、祭祀又都有阴、阳之分。”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文化的什么特征 A.天人合一 B.以人为本 C.刚健有为 D.贵和尚中 2.下图所示印章,作为历史材料可用以证明

▲西汉“监史之印” ▲东汉“冀州刺史”印

A.汉代已建立完备的监察体系 B.监察机构的设置始于汉代 C.古代中国监察系统已十分完备 D.汉代已设置负责监察的 3.“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 C.明清的严格管理了丝路商贸繁荣 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4.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5. 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 十百千本极为神速。”这里反映的真实情况是

A.雕版印刷术麻烦,效率低下 B.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正比 C.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反比 D.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效率高

6.《诗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19世纪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最

出色的风俗画之一,同时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习俗风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他在此强调《诗经》具有: 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 C.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 D.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7.有学者认为: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庶民成为推动城市大众 文化的主流,出现一种新型文化——“庶民文化”。下列不属于“庶民文化”范畴的是 A.风俗画

B.明清小说 C.宋词

D.心学

8.近代某书内容丰富,记述了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军事和科学记述,乃至宗教、文化等情况,并附有世界地图、各大洲地图和分国地图等。此书旨在唤起国人,学习外国的长技,兴利除弊,增强国力,抵抗外来侵略。此书最有可能是

A.顾炎武 《日知录》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C.严复《天演论》 D.魏源《海国图志》

9.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A.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B.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C.中国自古以来就反对君主集权 D.民主共和取代君主是世界潮流 10.图1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书法作品。该作品的书法艺术风格属于

A.小篆 B.隶书

C.草书 D.楷书

11.“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

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这一条款应当出自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表1是摘录于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部分)。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表1 目录 第三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十三章 第十六章 A.北伐先遣战江南 B.三次反“围剿”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挥师过大江 南昌的参谋长 长征 到敌人后方去 决战淮海 13. 表2 反映了某时期中国与各国贸易的情况。导致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表2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

年份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苏联 30 41.3 51.759 美国 21 0.4 0.003 其他国家 49 58.3 48.238 A.国动兴起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D.改革开放全面实行

14.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指出: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方面深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对这份声明解读不准确的是 A. 日本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B. 日本承认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并承担罪责 C. 中日两国结束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敌对的历史 D.《声明》的发表同中美关系缓和有密切关系

15.下图是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图中1984年出现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 ③中英《联合声明》发表

A.①② B.①②③

②城市经济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 ④四大经济开放区开辟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历史学习中要注意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下表中历史概念和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A 海禁 B 供给学派 概念 理解 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 主张扩大供给,增税和增加对经济的管制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强调在学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艺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D 新民主主义 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 17.丹尼斯·舍曼等人所著的《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说希腊人开始倡导理智主义,那么他们也是最先压制它的人。简言之,他们是这样一个民族——在人类可能会尽力为之的事情上,他们既向别人展示了何以成功,也向别人展示了何以失败”。材料说明古希腊 A.民主制度不够完善 B.直接民主确保 C.海外殖民体现霸权 D.尊崇理性道德作用

18.《全球通史》写道:大约到1550年,经历了两个世纪活跃的发明创造活动之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衰落。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C.启蒙运动的发展 D.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19.马克思在称赞巴黎公社的领导者时说:“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他们“公开地、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活动,不自命为绝对正确,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对以上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赋的思想 B.说明公社领导人的权力制约与民主作风 C.表明国家政权机关已变为“社会公仆”

D.体现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20.美国1787年第十款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1792年第十条修正案规定:“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这表明美国政治中 A.保障人民主权建立共和 B.联邦加强了各州的自主权 C.立法、行政、司法分权制衡 D.各州和联邦之间分权制衡 21.1920年,奥格涅茨省一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已经三年了,

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痛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负担„„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在这一背景下,苏俄果断实施的是( ) A.统一分配生活必需品 C.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

B.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D.大规模开荒种植玉米

22.赔款是不平等条约的常见方式,以下条约不涉及此项内容的是( )

A.《南京条约》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B.《法兰克福条约》 D.《布列斯特和约》

23.罗斯福新政有两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主要是巩固和发展第一阶段已取得的成就。下列

法律法规是在第二阶段颁布的有( ) ①《农业调整法》 ②《公平劳动标准法》 ③《联邦紧急救济法》

A.①② B.③④

④《社会保险法》

C.②③ D.②④

24.1960年日、美签订新日美安全条约,规定:“各缔约国宣誓在日本国施政的领域下,如果任何一方受到武力攻击,依照本国的规定和手续,采取行动对付共同的危险。”该条约的签订

A.表明日美军事政治同盟遭到严重削弱 B.表明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 C.标志着日本的经济政治大国地位形成 D.满足了美国维持冷战的需要

25.区域经济集团有四个层次: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其同市

场的含义是实现成员国之间商品、人员、劳务、资本的自由交流,以下经济组织把共同市场作为主要目标的是( )

A.欧共体 B.欧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 .亚太经合组织

二、非选择题(26题24分,27题26分,共50分)

26.学习、借鉴和传承、创新是中国思想发展的重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荀子》

材料二 两宋诸儒,门庭径路半出于佛老。

——全祖望《题真西山集》

佛氏之失,出于自私之厌;老氏之失,出于自私之巧。厌薄世故,而尽欲空了一切者,佛氏之失也;关机巧便,尽天下之术数者,老氏之失也。„„佛老之学,不待深辨而明。只是废三纲五常,这一事已是极大罪名!其他更不消说。

——《朱子语类》

材料三

我中国今日不可不;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我中国欲,不可不;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为世界应乎天而顺乎人之,去而存良善之,由野蛮而进文明之,除奴隶而为主人之。„„今试问吾侪何为而?必有障碍吾国民天赋权利之恶魔焉,吾侪得而扫除之,以复我天赋之权利。

——邹容《军》(1903年)

(1)阅读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荀子的思想主张。指出荀子对儒家思想的重要贡献。(10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宋儒对待“佛老之学”的态度。(4分)

(3)阅读材料三,列举邹容倡导的目的。联系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主思想出现的背景。(10分)

27.面对近代以来的民族屈辱,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 15 世纪之前,中国文化在世界上领先,从此之后在几百年的漫长历史时期 中,中国在近代化的进程上远远落后于西方,不但在物质层面上,也在思想的层次上。 ——何兆武《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 直到 19 世纪中叶,我们才开始憬然于“船坚炮利”的“夷之长技”对中国也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到了19 世纪末期,才又进一步认识到,在物质层面的后面,也还有社会政治的问题。稍后又意识到,不仅有社会政治问题,而且还有理论方面的问题,于是,20 世纪初就呈现出大量宣扬西方思想理论的潮流。 ——何兆武《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

材料三 十月一声炮响, 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月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 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 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5 世纪之后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10

分)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写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 “物质层面” “社会政治体

制” “理论方面”的重大事件。( 8分)

(3) 材料三中 “人的路”指的是什么?“中国的先进分子” 为什么会选择走这条道

路?(8分)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

ADACD CDDDD DCCBA DAABD BCDDA

26.(1)思想主张:强调礼(或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礼法并用;天行有常,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6分)重要贡献: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4分)

(2)一方面,宋儒吸收借鉴了道家和佛教思想,形成了理学。(2分)另一方面,宋儒认为“佛老之学”废三纲五常,所以持批判态度。(2分)

(3)目的:推翻统治;寻求民族;提高国际地位;保障国民权利。(4分)背景:改良道路的受挫;民族危机空前加剧;西方民主共和思想的传入。(6分)

27.(1)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僵化保守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主义集权的加强;闭关锁国;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10分)

(2)物质层面:洋务运动;社会政治:戊戌变法、辛亥;理论:新文化运动。(8分)

(3)无产阶级道路(或者武装夺取政权)(2分)。原因:十月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此前各种救国方案的失败。(6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