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范水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实施方案1

范水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实施方案1

来源:测品娱乐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实施方案

一、实施背景:

中国教育的历史和现状都表明:我们的教育与书本太近,与生活太远;与功利太近,与现实太远;与大一统太近,与个性化太远;与僵死的知识太近,与鲜活的知识太远„„今天,我们的教育终于开始了无愧于时代的改革,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应运而生。在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际上不是单纯地增设一门新课,而是通过这门课来撼动原有的教育观念、内容、方法乃至体系。为此,我们在实施和研究这门课程中,就是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进行探究和体验,从而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

二、实施目的:

(一)体验生活,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 (二)发展个性,培养合作探究的劳动技能。

(三)凸现特色,培养亲近自然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四)运用理念,交融渗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实施原则:

1、可行性、趣味性原则。

在探索的过程中,既要针对师生原有的基础和学校的现有条件,使课程内容切实可行,同时力求能和学校的原有特色相结合;又要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寓教于乐,力求形象、具体、生活、活泼,充分发挥师生开展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创新性、实践性原则。

1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探究与创新思维的空间和机会,激发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思考、标新立异,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起到启发学生创新意识的作用。

3、导向性、自主性原则。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设计中,必须明确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因此,在确立活动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上,要克服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给学生选择活动和自己设计,组织开展活动的自主权。

4、综合性、开放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内容、目标要求综合;活动课程具有多样化的特点;需要经常不断地改进和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活动范围大,不局限在学校教室,要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应充分利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资源和优势,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贴近生活、生产实际,体现综合性、开放性原则。

5、灵活性、交融性原则。

采用弹性课时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相结合,允许不同的学习小组或个体有不同的学习进度。并将其理念在各学科教学中交融渗透,推进整合联动。

四、实施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中的任何一种活动主题,都要尽可能地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基于课题的研究性学习,社会参与的体验性学习,社会活动的实践性学习,生活学习等。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多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索、调查、考察、参观、访

2

问、实验、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总结、交流、答辩、反思、评估等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五、活动评价:

1、价值导向。

(1)注重过程。诸如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知识整理与综合、信息资料的收集、处理和判断等。重视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等。

(2)注重应用。强调学生在问题提出和解决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既促进学生对知识价值的反思,又加深知识内涵理解和掌握。形成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

(3)注重体验。包括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精神,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发展。

(4)注重参与。强调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学习的潜能,要正视个体差异,重视学习态度。

2、信息取向。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大量信息,主要的是由学生主动收集和提供。其中有文字的、有行为的、有静态的成果,有动态的实践,有外在的形象,有内在体验,有物质形态的,有精神形态的等等。指导学生系统地收集这些信息,不仅是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需要,也是有效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等动能的需要。

3、评价方法。

(1)评价内容:态度、能力、成果等。

(2)评价模式:语言描述、等级评定、程度定位等。

(3)评价主体:学生、家长、指导教师、相关专家、学校行政等。 在评审的答辩中,家长、教师、社区专家等对学生某一方面价值、意义或

3

某一方面不足能够直接与学生进行讨论,这种互动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理想模式。

六、实施步骤:

(一)2002年9-10月,成立“综合实施活动”课程研究领导小组,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了解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背景、目标、价值以及实施的方法、途径等,提高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践的积极性。

(二)2002年11-12月,由领导小组成员牵头,组织各校任课教师,设计出几个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大胆开展实践,取得开展该课程的初步经验。

(三)2003年1-2月,学生自定主题,设计方案,开展家政服务、社会调查,形成各自的调查报告和体验日记。

(四)2003年3-4月,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突出重点,推出综合实践活动的典型课例,在范光湖小学举办“县南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观摩研讨会”。

(五)2003年5-7月,总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成果,撰写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科研论文,并编写校本教材——《走进金范水》。

七、组织机构:

(略)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