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暖通、空调图例及符号之蔡仲巾千创作
一、线型及其含义 二、比例
图名 经常使用比例 可用比例 剖面图1:50、1:100 1:20、1:50、1:100 1:1、1:2、1:5、 1:10、1:20 1:150、1:200 1:25、1:30、1:150、1:200 1:3、1:4、1:15 局部放大图、管沟断面图索引图、详图三、水、汽管道代号
四、水、汽管道阀门和附件图例
序号 名称 1 截止阀 2 3 4 闸阀 球阀 柱塞阀 图例 备注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快开阀 蝶阀 旋塞阀 止回阀 浮球阀 三通阀 平衡阀 定流量阀 定压差阀 自动排气阀 集气罐、 放气阀 节流阀 调节止回断阀 膨胀阀 排入大气或室外 平安阀 角阀 底阀 漏斗 地漏 明沟排水 向上弯头 向下弯头 法兰封头或管封 上出三通 下出三通 变径管 活接头或 法兰连接 固定支架 导向支架 活动支架 金属软管 可屈挠橡 胶软接头 Y形过滤器 疏水器 减压阀 水泵出口用 左高右低 41 直通型(或反冲型) 除污器 除垢仪 抵偿器 矩形抵偿器 套管抵偿器 波纹管抵偿器 弧形抵偿器 球形抵偿器 伴热器 呵护套管 爆破膜 阻火器 节流孔板、减压孔板 快速接头 介质流向 在管道断开处时; 流向符号宜标注在管 道中心线上,其余可 同管径标注位置 坡度数值不宜与管 道起、止点标高同时标注。 标注位置同管径标注位置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坡度及坡向 五、风道代号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代号 SF HF PF XF PY ZY P(Y) XB S(B) 管道名称 送风管 回风管 排风管 新风管 消防排烟风管 加压送风管 排风排烟兼用风管 消防补风风管 送风兼消防补风风管 备注 —— 一、二次回风可附加1、2区别 —— —— —— —— —— —— —— 六、风道、阀门及附件图例
序号 1 2 3 4 5 6 名称 矩形风管 圆形风管 风管向上 风管向下 风管上升摇手弯 风管下降摇手弯 图例 备注 宽X高(mm) 直径(mm)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天圆地方 软风管 圆弧形弯头 带导流片的巨形弯头 消声器 消声弯头 消声静压箱 风管软接头 对开多叶调节风阀 蝶阀 插板阀 止回风阀 余压阀 三通调节阀 防烟、防火阀 方形风口条缝型风口 左接矩形风管, 右接圆形风管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条形风口 矩形风口 圆形风口 正面风口 防雨百叶 检修门 气流方向 远程手控盒 防雨罩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七、风口和附件代号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代号 AV AH BV BH C﹡ DF DS DP DX﹡ DH E﹡ F﹡ FH G H HH J 图例 单层格栅风口,叶片垂直 单层格栅风口,叶片水平 双层格栅风口,前组叶片垂直 双层格栅风口,前组叶片水平 矩形散流器,*为出风面数量 圆形平面散流器 圆形凸面散流器 圆盘形散流器 圆形斜片散流器,﹡为出风面数量 圆环形散流器 条缝形风口,﹡为条缝数 细叶形斜出风散流器,﹡为出风面数量 门铰形细叶回风口 扁叶形直出风散流器 百叶回风口 门铰形百叶回风口 喷口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SD K KH L CB N T W B D F 旋流风口 蛋格形风口 门铰形蛋格式回风口 花板回风口 自垂百叶 防结露送风口 低温送风口 防雨百叶 带风口风箱 带风阀 带过滤网 —— —— —— —— —— 冠于所用类型 风口代号前 冠于所用类型 风口代号前 —— —— —— —— 八、暖通空调设备图例
暖通空调设备的图例宜按表3.3.1采取。
1 2 3 4 5 6 7 8 散热器及手动放气阀 散热器及温控阀 轴流风机 轴(混)流失管道风机 离心式管道风机 吊顶式排气扇 水泵 手摇泵 左为平面图画法,中为剖面图画法,右为系统图(Y轴侧)画法 从左到右分别为加热、冷却及双 功能盘管 9 10 变风量末端 空调机组加热、 冷却盘管 11 12 空气过滤器 挡水板 从左至右分别为粗效、中效及高效 13 加湿器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电加热器 板式换热器 立式明装风机盘管 立式暗装风机盘管 卧式明装风机盘管 卧式暗装风机盘管 窗式空调器 分体空调器 射流诱导风机 23 减振器 左为平面图画法, 右为剖面图画法 九、装置及仪表图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吸顶式温度传感器 温度计 压力表 流量计 能量计 弹簧执行机构 重力执行机构 记录仪 电磁(双位)执行机构 电动(双位)执行机构 电动(调节)执行机构 名称 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压差传感器 流量传感器 流量开关 控制器 图例 DI 20 气动执行机构 21 浮力执行机构 22 数字输入量 23 数字输出量 DO 24 模拟输入量 AI 25 模拟输出量 AO 各种执行机构可与风阀、水阀组合 暗示相应功能的控制阀门。
十、管道和设备安插平面图、剖面图示例
管道和设备安插平面图应按假象除去上层板后俯视规则绘制,其相应的垂直剖面图应在平面图中标明剖切符号。
尺度层平面图 平、剖面示例
十一、平面图、剖面图索引符号的画法
平面图、剖面图中的局部需另绘详图时,应在平、剖面图上标注索引符号。索引符号的画法见下图。
索引符号的画法
十二、内视符号画法
当暗示局部位置的相互关系,在平面图上应标注内视符号。
内视符号画法
十三、系统编号
1、一个工程设计中同时有供暖、通风、空调等两个及以上的分歧系统时,应进行系统编号。
2、暖通空调系统编号、入口编号,应由系统代号和顺序号组成。
3、系统代号用大写拉丁字母暗示,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暗示。当一个系统出现分支时,可采取下图的画法。
系统代号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字母代号 N L R K J C S X 系统名称 (室内)供暖系统 制冷系统 热力系统 空调系统 净化系统 除尘系统 送风系统 新风系统 序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字母代号 H P XP JY PY P(PY) RS RP 系统名称 回风系统 排风系统 新风换气系统 加压送风系统 排烟系统 排风兼排烟系统 人防送风系统 人防排风系统 系统图代号、编号的画法
十四、立管号的画法
竖向安插的垂直管道系统,应标注立管号,在纷歧致引起误解时,可只标注序号,但应与建筑轴线编号有明显区别。
立管号的画法
十五、管道相对标高的画法
1、在无法标注垂直尺寸的图样中,应标注标高。标高应以m为单位,并应精确到cm或mm。
2、标高符号应以直角等腰三角形暗示。当面尺度层较多时,可只标注与本层楼(地)板面的相对标高。
3、水、汽管道所标高未予说明时,应暗示为管中心标高。
4、水、汽管道标注管道外底或顶标高时,应在数字前加“底”或“顶”字样。
5、矩形风管所注标高应暗示管底标高;圆形风管所注标高应暗示管中心标高。当不采取此方法标注时,应进行说明。
6、平面图中无坡度要求的管道标高可标注在管道截面尺寸后的括号内。需要时,应在标高数字前加“底”或“顶”的字样。
相对标高的画法
十六、管道截面尺寸的标注符号及画法
1、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管道规格应标注公称通径或压力。公称通径的标识表记标帜应由字母“DN”后跟一个以亳米暗示的数值组成;公称压力的代号应为“PN”。
2、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螺旋缝或直缝焊接钢管、铜管、不锈钢管,当需要注明外径和壁厚时,应用“D(或Φ)外径×壁厚”暗示。在不致引起误解时,也可采取公称通径暗示。
3、塑料管外径应用“de”暗示。
4、圆形风管的截面定型尺寸应以直径“Φ”暗示,单位应为 mm.
5、矩形风管(风道)的截面定型尺寸应以“A×B”暗示。“A”应为该视图投影面的边长尺寸,“B”应为另一边尺雨。A、B单位均应为mm。
6、水平管道的规格宜标注在管道的上方;竖向管道的规格宜标注在管道的左侧。双线暗示的管道,其规格可标注在管道轮廓线内。
管道截面尺寸的画法
十七、多条管线的规格标注方法
多条管线规格的画法
十八、风口、散流器暗示方法
风口、散流器的暗示方法
十九、定位尺寸的暗示方法
定位尺寸的暗示方式
二十、单线管道转向的画法。
单线管道转向的画法
二十一、双线管道转向的画法。
双线管道转向的画法
二十二、单线管道分支的画法
单线管道分支的画法
二十三、双线管道分支的画法
双线管道分支的画法
二十四、送风管转向的画法
送风管转向的画法
二十五、回风管转向的画法
回风管转向的画法
二十六、管道断开的画法
平面图、剖视图中管道因重叠、密集需断开时,应采取断开画法。
管道断开的画法
二十七、管道在本图中断的画法
管道在本图中断,转至其他图面暗示(或由其他图面引来)时,应注明转至(或来自的)的图纸编号。
管道在本图中断的画法
二十八、管道交叉的画法
管道交叉的画法
二十九、管道跨越的画法
管道跨越的画法
附录 防烟、防火阀功能表
防烟、防火阀功能
符号 说明 防烟、防火阀功能表 防烟、防火阀功能代号 阀体中文名称 阀体带号 功能 1 防烟防火 2 风阀 3 风量调节 4 阀体手动 5 远程手动 6 常闭 7 电动控制一次动作 8 电动控制反复动作 9 10 11 阀体动作反馈信号 70280℃ ℃ 自 自 动 动 关 关 闭 闭 70℃ 防 烟 防 火 阀 FD FVD FDS FDVS MED MEC ME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ED BEC BE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续表A
续表
注:1、除表中注明外,其余的均为常开型;且所用的阀体在动作后均可手动复位。
2、消防电源(24V DC),由消防中心控制。 3、阀体需要符合信号反馈要求的接点。
4、若仅用于厨房烧煮区平时排风系统,其动作装置的工作温度应当由70℃改为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