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坚持勤政为民 推进作风建设
作者:高立柱
来源:《商情》2014年第46期
[摘要]:好的作风培养无穷的创造力,好的作风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好的作风产生无坚不摧的战斗力。要开展好乡镇各项工作,就必须大力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建设,这是发展的要求,人民的期盼,也是各级组织的责任所在。笔者以为,坚持勤政为民即为有效推进干部作风建设的强大催化剂及助力器。
[关键词]:干部 思想作风建设
一、要牢固树立为民掌好权的思想
党员干部特别是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权力、行使权力;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的大小与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是密切相联的,这个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用来作为谋取个人和小团体私利的资本,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要坚定不移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无私无畏地同一切损害群众权益的现象作斗争。这是做人、为官的起码要求,也是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起码要求。党员干部要忠心耿耿地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努力工作,尽职尽责,秉公行事,自觉地做到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经受住名、利、权、位的考验,面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诱惑,不沾不染,保持一个党员的公仆本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
“得民心者得天下”。政权的得与失全在人民群众的拥护与否。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们所进行的改革、发展等各项事业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地参与和实践。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党之所以丧失政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领导集团内部出现了严重的现象,脱离了群众,继而形成了与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对立的既得利益集团,最终被人民群众所抛弃。因此,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党执政规律的必然要求。党要紧紧的依靠群众,才能永远保持其先进性。我们党政机关的党员领导干部,要想干部群众所想,急干部群众所急,办干部群众所需;端正对干部群众的态度,增进对干部群众的感情;涉及干部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要充分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坚持政务公开,提高行政管理的透明度,虚心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杜绝现象的滋生。
三、坚持勤政为民,在发展建设上服务群众
不可否定的事实是,勤政为民是党和人民对党员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要求,是党执政合法性和稳固性的现实基础。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勤政为民是为官之要,是立身之本,是衡量其能否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坚持群众路线,恪尽职守、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是坚持勤政为民的根本要务。
勤政为民,古已有之。从柳宗元的“官为民役”到孙中山的“百官皆人民之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仆”。事实就是,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从政者的基本素质。类似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这样的好公仆,他们老老实实为人民办事,在百姓面前“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们亦是勤政为民的典型。
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要解决中国经济社会、中国广大农村发展中存在的许多现实矛盾和问题,必须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高度关注民生、重视民生,解决民生问题,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南,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甘为公仆,善为公仆,从而迎来人民事业的更好发展。人民常说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就是指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作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搞没有实际效果的虚政绩,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不做欺上瞒下的表面文章,扎扎实实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加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和职工工资收入的同时,把为民办实事好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总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党的干部,既要勤政又要廉政,既要干事又要干净,这是最基本的为政之道”。“是用手中的权力为群众造福还是为自己营造安乐窝,是心系群众还是心系自己,是为群众谋利益还是为自己谋私利,这是领导干部政治上合不合格、作风上是否过硬的分水岭。”上述论述可谓精辟且力量足劲。现代就该把“勤政为民”作为为官的底线,守住这根底线,才有居官位谋政事的资格。
四、坚持在实践中深化责任意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近来光顾一些网站论坛,发现“潜水、灌水、加精置顶”等词语经常出现,原不解其意,经查阅才恍然大悟,毫无疑问,一个论坛是否有生气有活力,人气旺不旺,受不受关注,主要取决于写手的水平。由此联想到我们身边一些人对工作的态度,照此也可以分为三种境界:怠于做事的人所处的潜水境界;敷衍了事的人所处的灌水境界;开拓创新的人所处的加精置顶境界。显然,三种境界的人的工作状态、工作质量是迥然不同的。潜水者排斥工作,灌水者应付工作,只有加精者热爱工作,是推动事业蓬勃发展的力量源泉。与网络中不同的是,现实中始终潜水的人基本没有,一时潜水的大有人在,灌水的人占多数,而少部分人达到了加精置顶的境界。潜水、灌水者缺乏应有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动力,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如政治观念淡薄,把领导安排的工作当作负担,消极推诿、敷衍塞责。缺乏责任意识,害怕负责任、挑担子,拈轻怕重。工作标准低,满足于一般化,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缺乏创新进取精神。他们在工作、生活上有“三讲”“三强调”:一是讲条件,强调客观;二是讲待遇,强调回报;三是讲工资,强调差距。潜水、灌水者将“三讲”作为自己工作不努力的借口,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其实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讲条件,希望事事顺心,却忘记了矛盾的普遍性;讲待遇,希望付出与回报对等,却忽视了自身的弱点;讲工资,希望与待遇好的部门一样,却不顾本单位的客观现实。与前两者“一事当前、利益至上、工作靠边、忘记职责”的思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加精者有很强的事业心、工作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很少去报怨,对职责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职责,不但是满足于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而且是怎样立足工作开拓创新。既从自己的角度看,又从领导的角度看,从全局的角度看,眼光放的远,视野更开阔,工作有前瞻性和预见性,使自己的思路更加符合形势的需要,与上级的要求合拍,使工作产生最大的效益。这才是会工作,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