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中学2018届 历史 科必修 三 导学案( 6 ) 2 课时 课题: 2.2中国的古代艺术
班级 姓名 时间 主备课人 贺梅 审核人 杜致远、马和平 审批人 高文 成就 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有完整的七声音列 学习目标: 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 ,可以吹奏出符合音律的不同音高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 等乐器 秦汉 设立 ,形成“ ”、“清商三调”等新的音乐形式 学习重点: 东晋 形成清婉、细腻、柔美的南国“ ” 南北朝、隋唐 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成为热潮,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变为歌舞俗乐,总称 明清 戏曲音乐繁荣,器乐艺术发达,产生诸如琵琶曲《 》、《 》等一大自学要求:1.学生先预习完本课时教材内容;2.按照目标和重难点要求完成学习任务;3.在预习的基础上做好导学案,小组批名曲 长及时检查学习情况。 四、宫廷舞和民间舞 自主学习 1、宫廷舞 ⑴发展历程:①夏商时代已经产生宫廷舞蹈。 一、“出神入化”的书法艺术 ②周代统治阶级制定出包括舞蹈形式的 制度。 1、汉字的起源 ③汉代设 ,采集整理民间乐舞用于宫廷祭祀。 (1)起源:刻画在 的简单符号,有人认为这些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④ 是宫廷舞蹈发展的鼎盛时期,专门设立 机构培训专业乐舞艺人。 (2)最早的文字:商代的 以及一些器物上的 。 ⑤宋元时代的 ,在艺术上也卓有成效。 2、书法艺术 ⑥至 ,宫廷乐舞开始趋于衰落。 (1)含义: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 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 ⑵风格特点:在内容上虽然多是为帝王或表现歌舞升平,但在形式上比较华丽工整,结构严谨,具有一(2)特点:书法艺术以自由多样 定的 和 。 (3)书法艺术的发展 2、民间舞蹈 ①起源:黄帝时期, 造字传说。殷商时代的 ,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②发展:小篆:创始于 ;隶书:始于 ,成熟并通行于 时;楷书:也称真⑴发展历程:①青海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彩陶盆上,绘有古人扮作动物跳狩猎舞的形象。 ②甘肃敦煌石窟壁画记录了《 》的风韵神采,展示了南北朝时代“ 的风范。 书、正书,形成于 ;行书:开始盛行于 ;草书:起源于 ,成熟于 。 ③宋代的民间舞蹈十分兴盛,民间舞队非常活跃,有许多节目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4)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 ⑵风格特点:反映的大多是与人们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场景和喜、怒、爱、憎的感情。 ①秦代: 是著名的 家。 ②东晋: 博采众长,备精诸体,尤擅草书,行书;代表作有《 》、《 》五、戏曲 1、起源: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的 ,隋代的“四方散乐”,唐代的杂技歌舞,都与后来戏曲具有较等,号称“ ”。 密切的渊源关系。 ③唐代:①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分别创立了 中的 体、 体、 2、发展 体; 、 则擅长狂草。 ④宋朝: 、 、 、 (一说蔡京)被称为北宋四大书法家,都以 名世。⑴宋代:自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 和 脱颖而出。 ⑵元代:一人主唱、 联套体的戏曲音乐,成为元杂剧的核心艺术形式。 ⑤元代: 创赵体。 ⑶明代:明代 在广泛吸收南方各种民间音乐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声调。⑥明代:文徵明、 声誉最高。 后来地方戏曲声腔兴起,促成了京剧的出现和繁荣。 二、画中有诗 ⑷清代:京剧崛起。①形成: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是在 和 的基础上,吸收1、中国绘画的起源与成熟 了 、 等一些戏曲剧种的特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京剧正⑴石器时代绘画主要在岩壁上、地面上和 。 式形成。 ⑵先秦两汉盛行 、漆画、壁画、 和 。 ②艺术特点:京剧音乐属于 ,主要唱腔有 、西皮两个系统,京剧角色分为生、旦、净、⑶成熟:魏晋南北朝至 时期:“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 2、分类:以绘画的题材不同,可分为 画、 画、 画。在表现技法丑四大行。 ③地位:京剧的艺术成就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 ”之一。 上,又有工笔画与 的区别。 3、特点:山水画,以 为主要描绘内容;讲究 ,画面普遍具有 、 的特色。 灵魂,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 ,不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文人画,又称“ ”,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强调 表现,追求 ,探究一: 融 等多种艺术于一体,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的 。 4、中国传统书画的基本特征 ①国画是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形式;②类型多样;③北宋以后的中国画(文人画)追求抒情写意风格,注重诗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④山水画是国画的精粹,通常描绘自然风景,普遍具有气势雄伟、意境深远的特色。 知识探究★规律总结 三、金声玉振 时期 先秦时期 (2)这一作品盖满了帝王的落款,这说明了什么? 知识迁移★能力提升 1.古代中国成熟的文字最早出现在 ( ) A.商代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两晋时期 2.一名导游在向游客讲解绍兴的一著名书法家祠,他说:景点内有墨池,相传此人临池学书,常在池中洗笔,日久池水变黑,故名,大厅上悬一“尽得风流”木匾,大厅内左右两旁各置二块木质阴雕挂屏,内容为康熙皇帝所临《兰亭集序》,他被称为“书圣”,请判断此人是 ( ) A.颜真卿 B.柳公权 C.王羲之 D.苏轼 3.仔细观察右图的《玄秘塔碑》,判断它的作者是 ( ) A.颜真卿 B.柳公权 C.王羲之 D.苏轼 4. 汉字演变的脉络是 ( ) A.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B.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篆书 C.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 D.甲骨文——金文——楷书——篆书——行书 5.下图所示中国古代书体中,把写意性发挥到极致,最能抒发情感的是 ( )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6.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秦墓出土了《秦律》,竹简上的文字应该是 ( ) A.楷书 B.隶书 C.小篆 D.金文 7.苏轼“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一种艺术形式注重诗意的特点,这种艺术形式是指 ( ) A.文人画 B.人物画 C.山水画 D.花鸟画 总结与反思: 探究二: 右图为我国古代一幅著名的书法作品,回答下列问题: (1) 这幅书法作品的名称是什么?它的作者是谁? 当时是用何种字体书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