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宁县萨地克于孜乡小学备课教案
课题 备课日期:2017.11.13 授课日期 2017.11.16 17.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内容 教 语文教材第 —第 页 课 时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随文识字,会认12个生字随文理解和掌握词语意思,会写生字“忘、泼”。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学 过程方法 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自主识字合作交流学习所获。 目 情感态度 标 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具 板 书 设 计 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点拨、引导、自主探究 多媒体课件、字典 17.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 共度泼水节 傣族人民 教 学 反 思 领导签字 组长审核
教学活动过程 一、解释课题,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2.板书“泼水节”,解题。 师:每年清明节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节日那天,傣家人身穿节日的盛装,敲着象脚鼓,划着龙船来到聚集地。他们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沾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大家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4.补齐课题---“难忘的泼水节”,齐读课题。 今天,课文中描述的泼水节,却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怀的泼水节。它到底特殊在哪儿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如 学法指导、调整
果没有读准,可以站起来给他纠正) 3.再读思考: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在带有生字的下面做记号。 4.检查初读情况。 5.出示课件认读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默读第1自然段,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凤凰花是什么颜色的?(重点理解: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2.指名读第2 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段告诉了我们? 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3.“火红火红”这个词除了形容凤凰花以外,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呢?比如:火红火红的······,试着用“火红火红”说一句话。 4.“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二)学习课文3自然段。 1.带着问题读第三自然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画出有关语句。 (1)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展示象脚鼓图片。 (2)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忘、泼”两个生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教师示范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并练写。 五、课堂总结(学生总结)
教学活动过程 学法指导、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