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貌的读音是:tuán mào。
团貌的拼音是:tuán mào。 结构是:团(全包围结构)貌(左右结构)。 注音是:ㄊㄨㄢˊㄇㄠˋ。 繁体是:團貌。
团貌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唐代每三年编造户籍一次,地方则要每年把人口实况编造成册,注明人丁的形貌特点,作为掌握劳动力和赋税的根据。叫做团貌。参阅《通典.食货七》﹑宋王溥《唐会要.团貌》。团貌[tuánmào]⒈唐代每三年编造户籍一次,地方则要每年把人口实况编造成册,注明人丁的形貌特点,作为掌握劳动力和赋税的根据。叫做团貌。参阅《通典·食货七》、宋王溥《唐会要·团貌》。基础解释:唐代每三年编造户籍一次,地方则要每年把人口实况编造成册,注明人丁的形貌特点,作为掌握劳动力和赋税的根据。叫做团貌。
二、引证解释
⒈唐代每三年编造户籍一次,地方则要每年把人口实况编造成册,注明人丁的形貌特点,作为掌握劳动力和赋税的根据。叫做团貌。参阅《通典·食货七》、宋王溥《唐会要·团貌》。
三、网络解释
团貌团貌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uánmào,是指唐代每三年编造户籍一次,地方则要每年把人口实况编造成册,注明人丁的形貌特点,作为掌握劳动力和赋税的根据。汉语大词典:唐代每三年编造户籍一次,地方则要每年把人口实况编造成册,注明人丁的形貌特点,作为掌握劳动力和赋税的根据。叫做团貌。参阅《通典·食货七》、宋王溥《唐会要·团貌》。其他释义:1.唐代每三年编造户籍一次,地方则要每年把人口实况编造成册,注明人丁的形貌特点,作为掌握劳动力和赋税的根据。叫做团貌。参阅《通典.食货七》﹑宋王溥《唐会要.团貌》。
关于团貌的词语
慌作一团 簇锦团花 抱成一团 团头聚面 空心汤团 缩成一团 花团锦簇 一团糟 满腹疑团 面团团
关于团貌的成语
抱成一团 成团打块 面团团 满腹疑团 团头聚面 簇锦团花 慌作一团 缩成一团 慌做一团 团团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