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布寺的读音是:lā bù sì。
拉布寺的拼音是:lā bù sì。 结构是:拉(左右结构)布(半包围结构)寺(上下结构)。
关于拉布寺的成语
拖拖拉拉 半半拉拉 拉拉杂杂 拉拉扯扯 横拖竖拉 拉朽摧枯 东拉西扯 摧枯拉朽 拉家带口
关于拉布寺的词语
横拖竖拉 东拉西扯 古寺青灯 七拉八扯 摧枯拉朽 拉朽摧枯 拉皮条 东扯西拉 拉家带口 生拉硬拽
拉布寺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藏语称“嘎登郭囊谢舟派吉楞”,意为“具喜显密讲修兴旺洲”。基础解释:具喜显密讲修兴旺洲。综合释义:藏语称“嘎登郭囊谢舟派吉楞”,意为“具喜显密讲修兴旺洲”。位于县治南20公里处,在今拉布乡拉司通(亦名拉莎梅朵塘)学群沟口的嘉日僧格昂却山(狮子跃空山)山麓。沟脑有格拉山,寺后有叶热公嘉山,寺前有玛嘉山,均为该寺神山。拉布寺是玉树地区的格鲁派大寺之一。早期,这里是一座萨迦派小寺。明永乐年间,宗喀巴弟子代玛堪钦元登巴奉师命来今称多县地区建寺,见拉司通学群沟口山清水秀、风景宜人,便选定寺址,在当地拉布头人尼玛本的协助下,于永乐十六年(1419)改建原有萨迦派小寺,新建经堂1座,僧舍6间,聚僧10人,形成拉布寺。寺院初建,即受到宗喀巴和明王朝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