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据此回答1—3题。
1.图中曲线①②③④依次表示( )
A.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 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 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 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
B.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 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 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 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
C.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 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 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 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
D.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 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 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 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
解析:辐射量最大的为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到达地表被吸收,因此②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
答案:A
2.对近地面气温高低影响最直接的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解析: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而地面辐射量的大小与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密切相关。
答案:B
3.④曲线表示的辐射量在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量大的原因主要是南极地区( )
A.地势高 C.环境污染严重
B.下垫面为冰川地面 D.人口增加
解析:南极地区被大面积的冰川覆盖,冰川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很高。
答案:B
烟流的扩散有爬升型、熏蒸型、波浪型、平展型等不同形态,大气对流运动对烟流的扩散具有很大的影响。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四种烟流扩散形态,与其对应的大气状况图正确的是( )
解析:大气的稳定程度决定着烟流的扩散类型,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烟流呈波浪型;下层稳定上层不稳定时呈爬升型;下层不稳定上层稳定时呈熏蒸型;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时呈平展型。
答案:D
5.波浪型烟流多出现在( ) A.晴朗的夜间 C.多云的夜晚
B.日出前后 D.晴朗的白天
解析:晴朗的白天,由于近地面受热不均,大气不稳定,烟流呈波浪型。
答案:D
下图为白天和夜晚的城市风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与夜晚相比,白天城市上升风的高度较高。下列不属于其影响因素的是( )
A.白天太阳辐射强 C.夜晚大气逆辐射强
B.夜晚人类活动少 D.白天地面辐射强
解析:白天太阳辐射强、人类活动多、地面辐射强,地面温度高,大气上升的高度大。
答案:C
7.白天城市风的范围较夜晚的大,其直接原因可能是( ) A.白天城市与郊区的冷热差异大 B.白天城市的气压较夜晚的低 C.夜晚城市风的摩擦力较白天的小 D.夜晚城市与郊区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解析: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答案:D
8.济南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________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晴天时,白天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比阴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比阴天低。第(2)题,晴天与阴天相比,阴天时昼夜温差小;陆地与海洋相比,海洋昼夜温差小。
答案:(1)A 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气温比阴天时较低
(2)B 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气温低,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气温高;再加上海洋的热容量比陆地大,升温、降温慢,所以昼夜温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