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广西耕地质量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

广西耕地质量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

来源:测品娱乐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6):629—631 Gu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629・ 广西耕地质量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 刘永贤 (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南宁 530007) 摘要:文章对广西耕地数量与质量现状进行了概述,从人地矛盾突出、耕地资源重用轻养、土壤污染严重、农田撂 荒与农业结构调整、耕地占优补劣、耕地补充重开发轻整理等方面分析了广西耕地质量降低的原因,并提出了将用地 与养地相结合,科学用肥用地,提高保障能力、科学配置耕地资源,完善耕地征用机制、增加高产田(地)征用成 本,依靠科技开展耕地整理、加大中低产田改造整治力度等措施,以提高广西耕地质量,保障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耕地数量;耕地质量;现状分析;保护对策;广西 中图分类号:F30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161(2010)06—0629—03 Analysis 0n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its C0nservaU0n in GuanRx ̄ J● ● 一 ● LIU Yong-xian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Research Institute,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ning 530007,China) Abstract:The present paper outlines current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in Guangxi.It was opined that the main reasons for decline in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ar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more population and fewer cuhivat— ed land,using cultivated land without maintenance,soil pollution,discarding cropland due to unavailability of labor force, structural adjustment in agriculture,occupying dominant land and replacing with inferior one,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land developing than the rectiicatfion,ere.For improving the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and sustaining the cultivated land re— sources in Guangxi,the following conservation countermeasures have been worked out:reusing cultivated land with proper maintenance,scientiifc utilization of land and fertilizers,implementing supporting policies for allocating cultivated land re— sources reasonably,perfecting the cultivated land requisition system to increase the cost of high—yield fields requisition, consolidating and rehabilitating the cultivated land scientiicallfy,strengthening the improvement of medium-and low-yield ielfds,etc. Key words:cultivated land quantity;cuhivated land quality;current status;conservation countermeasures;Guangxi 耕地是农业的载体,稳定的耕地面积和良好的 耕地质量,关系着粮食总产量的稳定增长,对农业 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粮食问题归根到底是耕 地问题,要确保粮食安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必须要有数量足够和质量良好的耕地作为保障 。 广西是中国南方典型的喀斯特石山区。多丘陵和山 的可持续利用.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是耕 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保护耕地数量与质量 对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广西耕地数量与质量现状 1.1耕地保有量情况 根据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广西土地 地,人均耕地面积较少,许多耕地所处海拔较高,土 层较薄,耕地质量整体水平较差,以中、低质量的耕 总面积2375.58万ha。其中耕地面积421.75万ha,占 土地总面积的17.75%;基本农田面积362.07万ha, 地为主.耕地后备资源不足l 3_ 。此外,随着经济的 快速发展。耕地资源受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日益严 基本农田保护率为85.3%:与1988年相比,耕地面积 重,耕地质量逐年下降,广西生态环境变得极其脆 弱。为保证广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 好型社会,须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保证土地资源 减少了0.4%。经实地调查,2008年末实有耕地面积 为429.43万ha,实有耕地面积比国家在《全国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下达给广西 收稿日期:2010一O1—15 基金项目:民革广西区委资助项目(桂革[2009]57号) 作者简介:刘永贤(198l一),男,湖南邵阳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壤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研究1 作。 ・630・ 广西农业科学 的红线保护任务( ̄t]2020年的耕地保有量为420.80 万ha)多8.63万ha。广西人均耕地面积0.084 ha/人, 低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0.092 ha/人),在全国排第 15位。与周边省份相比,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云南 (0.135 ha/人)和贵州(O.119 ha/人),高于湖南(0.059 ha/人)和广东(O.03 ha/人)。 1.2耕地质量现状 根据广西农用地分等定级统计,广西低等级别 (质量差)耕地面积138.36万ha,占32.22%;中等级 别(中等质量)耕地面积为214.45万ha,占49.94%; 高等级别(高质量)耕地面积为76.62万ha,占17.84%。 由此可见,广西耕地质量以中、低质量为主,占耕地 总面积的82.16%,高质量的耕地所占比重较低,耕 地质量总体水平不高。此外,广西土壤污染和生态 退化现象严重,如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使广西 土壤污染越来越严重,2004年广西基本农田受污染 面积0.28万ha,潜在污染面积1.12万ha。 2广西耕地质量降低原因分析 2.1人地矛盾突出,人均耕地面积减少迅速 随着广西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 能源、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 建设用地不断增加,部分耕地非农化利用趋势不可 逆转。同时,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及自然灾害破坏也 导致了耕地面积的迅速减少。虽然目前广西耕地仍 有补充.在一定区域和一定时期内还能维持占补平 衡,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面积迅速减少 的状况难以扭转。目前,广西人均耕地面积0.084 ha, 虽然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人均耕地面积 0.053 ha的警戒线,但仍低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也 远低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0.279 ha/人)。人均耕地 面积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将造成有限耕地的超负 荷生产.从而导致耕地质量降低。 2.2耕地资源的重用轻养 自20世纪末以来,广西化肥使用量明显增加, 绿肥作物种植面积迅速减少.有机肥长期较少使用 或者不用,导致耕地有机质含量迅速下降,耕作层 变浅,地力衰退。低产田面积增多。在2009年广西农 业厅组织的问卷调查中,有61%的农户认为耕地肥 力明显比以前下降。据广西宾阳县农业部门监测结 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由2000年的3.04%下降到 2007年的2.31%,全氮含量由0.15%下降到0.096%, 速效磷含量由1 1.33 mg/kg下降到7.85 mg/kg,速效 钾含量由64 mg/kg- ̄"降N56 mg/kg。 2.3土壤污染严重 近年来.农民为了增加农产品产量,过量使用 农药和化肥,致使农业环境中农药残留量日益增 加,不仅导致土壤有机质消长赤字及养分收支不平 衡,而且使得土壤的肥力下降。此外,工业“三废”的 大量排放、土地过度利用和未利用地的开垦,也造 成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部分耕地水土流失、生态 退化.从而导致耕地质量降低。 2.4耕地撂荒与农业结构调整 由于农业生产利益较低,大量农民外出就业, 仅留下妇女或年老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农田搁 置撂荒,耕地利用率不高,耕地质量显著下降。此 外,由于近年粮价低迷,国家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 整,一些耕地改种果树等经济效益较好的作物,甚 至改种速生桉等速生丰产林.严重影响了耕地质 量。虽然粮食价格有所上涨,但与发展林果业相比, 粮食的种植效益较低,为了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 农民不愿意恢复粮食生产,大量耕地流失,耕地质 量显著下降E 。 2.5耕地占优补劣现象严重 在耕地占补平衡的实施过程中,占优补劣 也造成了耕地质量下降。由于城镇建设占用的耕地 多是城镇周围或主要交通沿线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土地肥沃、排灌方便、单产较高的良田,而新开垦补 充的耕地大多位于距离城镇和交通沿线较远的地 区,其生产条件差、土地贫瘠、排灌困难、单产较低。 据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广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152.23万ha.与1977年相比减少了11.41万ha,耕地 质量也呈下降趋势。这种占优补劣的现象在广西乃 至全国普遍存在。 2.6耕地补充重开发,轻整理复垦 根据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要求建设 占用耕地必须补充数量相同、质量相当的耕地。针 对补充耕地,国家实行了“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加大 土地复垦力度,适度开发未利用地”的方针。然 而在耕地补充过程中,由于土地整理复垦的成本明 显高于土地开发,此外,土地整理净增加耕地面积 仅占整理土地面积的10%左右,整理复垦率较低。 因此。有关部门在实施耕地补充的过程中,更倾向 于采取土地开发方式,而忽视土地整理与复垦。自 1999年起至2008年底止,经广西国土资源厅批复确 认的土地开垦项目555顿,而土地整理项目仅262项。 由于土地开发过分依赖于有限的后备资源,不仅造 成了耕地质量的降低,也容易引发新的生态问题。 3广西耕地质量保护对策 3.1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提高耕地质量 大力开展有机肥源建设,增加土壤有机质含 刘永贤:广西耕地质量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 ・ 631 ・ 量,将用地与养地相结合,以提高耕地地力水平。一 是进一步扩大秸秆还田面积,恢复冬季绿肥生产; 二是大力提倡施用农家肥,沤制堆肥及猪、牛栏粪, 同时推广使用精制商品有机肥;三是针对目前新 开、整理及复垦耕地质量差的现状,启动新开、整理 及复垦耕地的后续培肥工程,加速土壤熟化,逐步 提高土壤肥力:四是结合中低产田土壤的改造,对 退化及污染区域耕地采取相应的农艺、生物及工程 等措施进行整修和治理i 。 3.2科学用肥用地,保护耕地生态环境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农 膜、生活污水或T业废水灌溉,导致其残留物质在 土壤中积累,破坏了土壤理化性状,降低了农产品 质量。防治土壤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农艺措 施有:推广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灌溉,增施有机 肥,合理使用化肥;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提 倡采用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推广使用可降解地 膜,可减少农业生产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缺陷,保 护耕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3.3提高保障力度,科学配置耕地资源 一是在落实全面免征农业税的基础上,通过对 粮农实行直接补贴、增加粮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等 多种方式,逐步将主要农产品市场风险基金(如粮 食风险基金)转为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同时逐 步将部分农产品出口补贴转为对农民的直接收入 补贴,以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以及保护耕 地的自觉性:二是继续加大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力 度.确保农业基建投资保持在较高水平。以保证耕 地的较高产出率:三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保 护性耕作栽培、间套种等高效农业耕作模式,不仅 能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利用率和产出率,而且通过 不同作物的循环轮作,可较好地改善耕地土壤质 量:四是通过市场调节机制,优化配置耕地资源,规 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农业生产,使耕地产出更多的 经济效益。 3.4完善土地征用机制。增加高产田(地)征用成本 广西城镇建设占佣大量耕地,与当地可从 耕地出让中受益而采取纵容的态度直接相关。应将 耕地损失的外部成本“内化”,把占用耕地损失造成 的对社会、生态的破坏及其机会成本等纳入市场成 本,重新建立耕地用途转移的成本核算体系,增加 高产田(地)征用成本,以制约耕地的盲目占用和开 发。同时,建立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明确当届 在土地出让金中可使用的比例,成立国有土地 收益基金.建议加大一定比例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 耕地开发、整理与改良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以保障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3.5依靠现代科技开展耕地整理,改造中低产田 一是通过建立国土资源信息系统 ],对土地利 用状况和土壤肥力的变化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 掌握中低产田数量和质量变化情况,建立耕地质量 监测体系[s]:二是加大对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力度, 应用遥感技术和土壤测试分析技术.分析广西中低 产田土壤成因、类型和生产障碍因子,制定出广西 中低产田土壤肥力评价体系、改良指标和改良技 术,为农户提供科学而具体的耕作、轮作、施肥、灌 溉等质量管理技术:三是加大“沃土工程”实施力 度,充分利用生物、农艺、工程等方面的措施对中低 产田进行综合改造,重点研究和推广种植业结构调 整技术、优良品种引进利用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 种植模式、覆盖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肥一体 化技术、有机肥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如秸秆还田、发 展冬绿肥及生物肥料施用)等,建设高标准的基本 农田。通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逐步实现耕地由增 加数量向数量、质量、生态并重转变。 致谢:本论文大部分数据由广西国土资源厅和 广西农业厅提供,民革广西区委对本课题研究的组 织实施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参考文献: [1]郑纪芳,史建民.国内外耕地保护问题研究综述[JJ.生 产力研究,2009(5):161—163. [2]郭芙梅,黎德川,廖铁军.我国耕地保护问题研究综述 [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65—767,791. [3]蓝福生.广西石山地区耕地资源的特点及其合理利用 和保护EJ 3.自然资源,1991(1):14—19. [4]何子平,蒙福贵.广西岩溶石山区生态重建中土壤资源 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J].中国岩溶,2001,20(2):117— 120. [5]赵姝英.贵阳市耕地质量评价与利用对策[n贵州农业 科学,2002,30(4):72—73. [6]游艺文,罗新民,石跃才.论邵阳市耕地质量现状与保 护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08(1):61—63,64. [7]汪宏.任国业.成都市耕地质量普查数据库和系统建设 研究与实现[J].西南农业学报,2008,21(5):1353—1356. [8]姚源升,蒙远望,黄绍富,李秋原.百色市耕地质量现状 分析与保护对策[J]_广西农学报,2008,23(5):57—59, 105. (责任编辑温国泉孔令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