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五章沉降观测模拟试卷B

第五章沉降观测模拟试卷B

来源:测品娱乐
第四分册 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检测技术

第一篇 主体结构现场检测 5. 沉降观测模拟试卷(A)

单位: 姓名: 上岗证号: 得分: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1、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应布设成 形网并采用 方法观测; 2、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及地基的 、 及 ;

3、建筑物沉降观测:如果最后两个观测周期的平均沉降速率小于 mm/日,可以认为整体趋于稳定,如果各点的沉降速率均小于 mm/日,即可终止观测;否则,应继续每 个月观测一次,直至建筑物稳定为止; 4、建筑物整体倾斜观测应避开 和 的时间段; 5、沉降观测标志一般分为 、 、 ; 6、每个工程变形监测应至少有 个基准点;

7、变形监测网基准点应选在 稳固可靠的位置,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且 的位置,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能反映 的位置或监测断面上;

8、沉降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有空压机、搅拌机、卷扬机、起重机等 的范围内;

9、塔形、圆形建筑或构件宜采用 方法检测主体倾斜;

10、对于深基础建筑或高层、超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从 时开始。

二、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10分)

1、DS05级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不得大于( )。 A、10″ B、15″ C、20″ D、25″ 2、监测基准网应多长时间复测一次( )。 A、2个月 B、3个月

1

C、6个月 D、1年

3、施工沉降观测过程中,若工程暂时停工,停工期间可每隔多长时间观测一次。( )

A、1-2个月 B、2-3个月 C、3-4个月 D、4-5个月

4、变形监测的精度指标值,是综合了设计和相关施工规范已确定的允许变形量的( )作为测量精度值。

A、1/10

B、1/30

C、1/20 D、1/25

5、工业厂房或多层民用建筑的沉降观测总次数,不应少于( )次。 A、3

B、4

C、5 D、6

三、多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 1、变形监测网应由( )构成。

A、部分基准点; B、工作基点; C、变形观测点; D、黄海高程点;

2、每期观测结束后,数据处理中出现以下哪些情况,必须即刻通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采取相应措施:( )

A、变形量达到预警值或接近允许值; B、变形量缓慢增长但未达到预警值;

C、建(构)筑物的裂缝或地表裂缝快速扩大; D、变形量出现异常变化;

3、沉降观测应提交下列哪些图表。( )

A、工程平面位置图及基准点分布图; B、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

2

C、沉降观测成果表; D、时间-荷载-沉降量曲线图; E、等沉降曲线图;

4、变形监测网中设立变形观测点的监测断面一般分为:( ) A、特殊断面; B、关键断面; C、重要断面; D、一般断面; 5、沉降观测的标志一般采用以下哪几种形式。( ) A、墙(柱)标志; B、基础标志; C、隐蔽式标志; D、敞开式标志; 6、变形监测网监测周期的确定因素有( )。

A、监测体变形特征; B、监测体变形速率; C、观测精度; D、工程地质条件; 7、工业建筑物可按以下哪些施工阶段分别进行观测。( ) A、回填基坑; B、安装柱子和屋架; C、砌筑墙体; D、设备安装;

8、根据建筑变形测量任务委托方的要求,可按周期或变形发展情况提交下列哪些阶段性成果。( )

A、本次或前1-2次观测结果; B、与前一次观测间的变形量;

C、本次观测后的累计变形量; D、简要说明及分析、建议等;

9、建筑物沉降速度一般分为以下哪几种形式:( ) A、缓慢沉降; B、加速沉降; C、等速沉降; D、减速沉降;

10、当利用相对沉降量间接确定建筑整体倾斜时,可选用以下哪些方法:( ) A、测水平角法;

3

B、激光准直法;

C、倾斜仪测记法; D、测定基础沉降差法;

四、是非判断题 (每题2分,共10分)

1、刚性建筑的整体倾斜,可通过测量顶面或基础的差异沉降来间接确定。(√) 2、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的周期可视倾斜速度每1-3个月观测一次,当遇到基础附近因大量堆载或卸载、场地降雨长期积水等而导致倾斜速度加快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 (√) 3、当由基础倾斜间接确定建筑整体倾斜时,该建筑不一定需具有足够的整体结构刚度。 (×) 4、同一测区或同一建筑物随着沉降量和沉降速率的变化,原则上可以采用不同的沉降观测等级和精度。 (√) 5、在变形观测过程中,当某期观测点变形量出现异常变化时,应分析原因,在排除观测本身错误的前提下,应及时对基准点的稳定性进行检测分析。 (√)

五、简答题 (每题5分,共20分)

1、建筑物沉降观测检测变形观测点的布点原则? 2、工业建筑物沉降观测一般观测时间怎样安排? 3、变形观测数据的平差计算应满足哪些规定? 4、建筑使用阶段沉降观测次数一般如何进行?

六、计算题 (每题10分,共20分)

1、某多层住宅楼进行主体沉降观测,共布设6个沉降观测点,观测精度需满足三等变形观测要求,观测时采用两次仪器高法观测,测量基准点相对高程为10.00000m。某日,对该住宅楼进行了一次沉降观测,观测路线环线闭合,观测

4

成果如下表所示。试计算本次观测各变形观测点相对高程,并判断观测闭合差是否满足测量精度要求?

沉降观测成果表

测站 测点 后视(左尺) 水准尺读数 前视(左尺) 前视(右尺) 测站 测点 水准尺读数 D 1 BMO 99.576 A 2 A 117.270 118.835 B 3 B 109.100 110.654 C 4 C 117.578 119.131 D

后视(右尺) 101.129 103.999 105.558 5 E E 113.514 115.072 6 F F 113.235 114.790 续上表 7 BMO

111.845 113.411 后视(左尺) 109.322 后视(右尺) 110.875 前视(左尺) 前视(右尺) 111.290 112.848 120.415 121.960 92.240 93.788 116.770 118.338 132.915 134.468

北某住宅楼注:  沉降观测基准点标志    、、、、、为沉降变形点标志

2、某水塔,采用测量水平角的方法来测定其倾斜。如附图所示:在相互垂直方向上标定两个固定标志测站A、B,同时选择通视良好的远方不动点M1和M2为测量方向点,在水塔上标出观测用的标志点1、2、3、4、5、6、7、8,其中标志点1、4、5、8位于水塔勒脚位置,标志点2、3、6、7位于水塔顶部位置,观测标志点为观测时直接切其边缘认定的位置。测站A距水塔勒角中心b的水平

5

距离为45.000米,测站B距水塔勒角中心b的水平距离为40.000米,水塔勒角中心b至顶部中心a的垂直高度为Hab = 27.000米,各观测点水平角测定如下表所示,试计算该水塔顶部相对于勒角位置的整体倾斜偏歪量及偏歪方向?(假定bA方向为正南方向,bB方向为正东方向。)

水平角测量结果汇总表

序号 ∠1 ∠2 ∠3 ∠4 水平角读数 111°42′21″ 107°41′26″ 105°47′00″ 103°48′53″ 23序号 ∠5 ∠6 ∠7 ∠8 水平角读数 102°18′03″ 104°59′05″ 102°57′05″ 104°59′05″ 1487126534A水塔整体倾斜观测示意图

参 一、填空题

1、环;水准测量 ; 2、沉降量;沉降差;沉降速率 ; 3、0.02;0.02;3 ; 4、日照;风荷载影响大;

5、墙(柱)标志;基础标志;隐蔽式标志; 6、3;

7、变形影响区域之外;方便使用;监测体变形特征; 8、振动影响;

6

9、测水平角法; 10、基础施工 二、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C 5、C 三、多项选择题

1、ABC 2、ACD 3、ABCDE 4、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BCD 10、CD 四、判断题

1、√ 2、∨ 3、× 4、∨ 5、√ 五、简答题

1、答:1)建(构)筑物的主要墙角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沉降缝、伸缩缝、新旧建(构)筑物或高低建(构)筑物接壤处的两侧; 3)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接壤处、建(构)筑物不同结构分界处的两侧;

4)烟囱、水塔和大型储藏罐等高耸构筑物基础轴线的对称部位,且每一构筑物不得少于4个点; 5)基础底板的四角和中部;

6)当建(构)筑物出现裂缝时,布设在裂缝两侧。 2、答:1) 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2) 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及方法; 3) 采用同一仪器和设备; 4) 观测人员相对固定; 5) 记录观测时的环境因数; 6) 采用同一基准处理数据。

3、答:1)应利用稳定的基准点作为起算点;

2)应使用严密的平差方法和可靠的软件系统;

3)应确保平差计算所用的观测数据、起算数据准确无误; 4)应剔除含有粗差的观测数据;

5)对于特级、一级变形测量平差计算,应对可能含有系统误差的观测值进行系统误差改正; 6) 对于特级、一级变形测量平差计算,当涉及边长、方向等不同类型观测值时,应使用验后方差估计方法确定这些观测值的权;

7)平差计算除给出变形参数值外,还应评定这些变形参数的精度。

4、答:建筑使用阶段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率大小而定。除有特殊要求外,可在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1次,直到稳定为止。

7

六、计算题

1、答:答:△h0A左=-0.04423米;△h0A右=-0.04429米;△h0A=-0.04426米; △hAB左=0.03756米;△hAB右=0.03763米;△hAB=0.03760米; △hBC左=-0.04135米;△hBC右=-0.04136米;△hBC=-0.04136米; △hCD左=0.05733米;△hCD右=0.05720米;△hCD=0.05727米; △hDE左=0.17082米;△hDE右=0.17087米;△hDE=0.17085米; △hEF左=-0.05480米;△hEF右=-0.05490米;△hEF=-0.05485米; △hF0左=-0.12500米;△hF0右=-0.12508米;△hF0=-0.12504米;

闭合差h=△h0A+△hAB+△hBC+△hCD+△hDE+△hEF+△hF0=0.00020米=0.20mm<允许闭合差0.61.59mm。

平均分配高差△h=0.00003米; 各变形点本次观测相对高程如下: HA = 10-0.04426-0.00003=9.95571米; HB = 9.95571+0.03760-0.00003=9.99328米; HC = 9.99328-0.04136-0.00003=9.951米; HD = 9.951+0.05727-0.00003=10.00913米; HE = 10.00913+0.17085-0.00003=10.17995米; HF = 10.17995-0.05485-0.00003=10.12507米; 2、答:∠a = (∠2+∠3)/2 = 106°44′13″ ∠b = (∠1+∠4)/2 = 107°45′37″ ∠a′ = (∠6+∠7)/2 = 103°58′05″ ∠b′ = (∠5+∠8)/2 = 103°38′34″

由于∠b>∠a,水塔在东西向上向西偏; ∠a′>∠b′,水塔在南北向上向北偏;

东西向偏歪分量:a1 = tg(∠b-∠a)*45000 = 803.8mm; 南北向偏歪分量:a2 = tg(∠a′-∠b′)*40000 = 227.1mm; 矢量相加,水塔顶部相对于勒角整体倾斜偏移量为:835.3mm; 偏歪方向:arttg(803.8/227.1) = 74°13′24″(北偏西) 水塔整体倾斜率:835.3mm/27000mm = 3.1%。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