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结构改进

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结构改进

来源:测品娱乐
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结构改进/王斌,李华香,史建鹏 糸蕊EAI7学 专栏 doi:l 0.3969/j.issn.1 005-2550。201 2.05.01 1 王斌,李华香,史建鹏 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武汉430056 摘要:应用Hypermesh和Pare—Crash软件建立整车有限元模型,按照C-NCAP试验要求分别进行整车正面碰撞和 40%偏置碰撞仿真。通过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B柱加速度曲线的对比分析,验证整车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同时 根据仿真结果评估车身结构偏置碰撞安全性能,对结构进行改进。改进后整车偏置碰撞性能得以提升。 关键词:C—NCAP偏置碰撞:仿真计算:改进设计 中图分类号:U461.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550(2012)05—0047—04 The Structure Improvement of Vehicle Safety In Offset Impact WANG Bin,LI Hua—xiang,SHI Jian—peng (The Technology Center of Dongfeng Motor Corporation,Wuhan 430056,China) Abstract:We used Hypermesh and Pam—Crash software to build a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vehicle and simulated the process of vehicle in both frontal crash and 40%offset deformable barrier crash and compared and verified the results of deceleration time history curve of column B between the simulation and ground test.The result of simulation agreed with that of ground test.Also we studied the crashworthiness of body structure based on the original model and proposed some measures which were effective for improved structure design in vehicle offset crash. Key words:C-NCAP;offset crash i sinmlation;improved design 汽车正面碰撞性能研究是车辆安全设计的重要 展40%偏置碰撞的研究工作十分必要 内容之一 国内法规和C—NCAP主要通过正面100% 已实施的C—NCAP2012规程中,40%偏置碰撞 刚性壁碰撞和40%偏置可变形壁障碰撞对车辆进行 试验车辆速度由56 km/h提升至64 km/h,这给自主 试验评价。两种试验的碰撞形态和对乘员的伤害机 研发的汽车企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如何进一步提 理不同lll。正碰时,车身前端全部参与碰撞,在巨大 升汽车结构安全,减小乘员伤亡,是设计人员不断追 的冲击惯性力作用下,车体刚度大,冲击加速度峰值 求的共同目标。 大,对头部、胸部的冲击伤害往往造成乘员死亡。与 本文研究的某车型在56 km/h偏置碰撞试验中 生物伤害指标息息相关的因素主要是约束系统,因 安全性能表现比较理想,但64 km/h偏置碰撞仿真 此,正碰试验主要侧重于对约束系统的评价。而 中,性能表现不佳,车身变形过大,结构暴露出不足, 40%偏置碰撞主要评价安全车身结构,考核车身侵 安全性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星级评定要求。在试验验 入方式对乘员造成的伤害。偏置碰撞时,车辆前端只 证之前,通过CAE仿真技术对车身结构进行安全改 有一侧主要参与能量吸收,该碰撞形态下车身变形 进,是一种省时省力且可靠有效的方法。本文基于碰 大,乘员室的严重侵入会造成乘员的致命伤害。交通 撞仿真技术对该车型64 km/h偏置碰撞性能进行分 事故统计结果也表明,该事故形态下乘员严重伤害 析与评估,提出改进方法,切实可行地提升了车身结 的比例最高 构的偏置碰撞性能。 目前我国对正面100%碰撞的研究比较多,而 对40%偏置碰撞的研究相对偏少。全面提高汽车正 1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面碰撞的安全性能,需兼顾这两种碰撞形态,因此开 收稿日期:2012—07—16 采用Hypermesh作为前处理建模软件,直接导 ・47・ 彖lxl EAE学 专 入CAD模型进行整车建模。整车模型的输入内容包 括白车身、四门两盖、悬架系统、转向机构、动力总 成、散热系统等主要结构件,其中发动机和变速箱作 刚体考虑。建模主要采用壳单元,部分采用实体单元 和梁单元模拟。严格保证单元的质量要求,完成后的 整车模型单元数共计约80万。 完成整车模型装配后,导入Pam—Crash前处理 软件,进一步完成材料定义、配重设置、接触条件、约 束条件和结果输出定义等,建立完整的偏置碰撞仿 真模型。 2整车仿真模型的校验 仿真模型完成后,经过多次计算、模型调试与校 正,确定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仿真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通常采用定性和定 量的方法进行评价[21。定性评价方法主要是比较实车试 验结果与仿真模拟结果中关键撞击区域的变形模式和 5 O 5 O 5 0 5 O 5 0 5 各主要部件的变形特征:定量评价主要集中在车身加 速度曲线和能量变化曲线的比较分析上。 基于已建立的整车模型,利用Pare-Crash软件,按 照C—NCAP2009的要求,分别完成整车50 krMa速度 正面碰撞和56 km/h速度40%偏置碰撞的仿真计算。 图1为通过仿真获取的整车碰撞能量曲线。整个 模型的沙漏能占总能量的5%以下,质量增加百分比 小于1.2%。一般情况下,整个模型的沙漏能占总能量 的10%以内,质量增加不超过总质量的5%四,模型计 算精度可得到保证。 通过整车正面碰撞和偏置碰撞仿真计算 输出 B柱下端测评点的加速度曲线,与试验曲线进行比 较分析,见图2和图3。从仿真与试验的B柱加速度 曲线波形对比中可以看出,曲线各时间段的峰值虽 0 + 巴 暑 Z 试州 犍 (a)正面碰撞仿真结果 ・48・ 汽车科技第5期2012年9月 时间/ms (b)56km/h偏置碰撞仿真结果 图1整车碰撞能量曲线 然有差异,但两波形的走势具有一致性,因此基本可 以认为整车仿真模型是可靠的。 正面碰撞一左侧B柱加速度 =.  一埘县 ∞ 如 加 O (a)左侧B柱加速度 正面碰撞一右侧B柱加速度 (b)右侧B柱加速度 图2正面碰撞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 剥 20 40 60 80 100 120 1 1E 时间 /s 图3 56km/h偏置碰撞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 4 计算飙 粥 FlexRay网络在高带宽和高灵活性的情况下,可靠安 全地进行网络通信。通过分析OSEK网络管理规范 汽车科技第5期2012年9月 Communication of the ACM,2005,8:434—437. [5]P.H.Feiler.Real—Tim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with OSEK A Review of the OSEK Standards『J1.CMU/SEI.2003,5:7— 46. 和FlexRay总线协议,提出在FlexRay通信周期动 态段中实现OSEK网络管理,并定义了网络管理数 据协议单元(NMPDU),分析和研究了FlexRay的 0SEK网络管理的具体过程以及网络管理消息在动 [6]栾鑫颖,孙晓民.车用嵌入式开发系统的软构件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4:57—59. [7]张宝民,孙晓民.基于OSEK规范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态段延迟时间问题 本文为国内研究OSEK网络管 理的FlexRay网络实现提供了一个初步方案,为进 一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4:32—35. [8]梁金祥,吴翔虎.OSEK/VDX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 现[J].2007,7:38—41. 步研究FlexRay总线的网络管理做些铺垫。 [9]袁铭蔚,孙泽昌.陈觉晓.一种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J].测 参考文献: [1]FlexRay Consortium.FlexRay Communications System Pro— tocol Speciifcation[S].December 2005.Version 2.1 Revi— sion A. 控技术,2003,22:45—47. 『10]陈觉晓,袁吴昀.基于OSEK NM的Flexray网络管理协 议数据定义『J].机电一体化,2009,1:70—72. [11]袁吴昀,陈觉晓.车载FlexRay网络管理策略的初步研究 [2]OSEK/VDX Group.OSEK/VDX Network Management Con— cept and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2008. Version 2.5.3. [J].单片机与嵌入式应用,2008,(5):20—21. [12]KLAUS S,ECE G S.Message scheduling for the FlexRay protocol:the static segment[J].IEEE Trans Actions on Ve— hicular Technology,2009,58(5):2170—2179. [3]B.Frank,L.George.FP/FIFO Feasibility Conditions with Kernel Overhcads for Periodic Tasks on an Event Driven [1 3]ECE G S.Message scheduling for the FlexRay protocol: dynamic segment[J].IEEE Trans on Vehicular Technolo— y,g2009,58(5):2160-2169. OSEK System[J].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trial,2006,7:1—8. [4]F.Laqarde,A.Radermacher,S.Robert,S.Gerard,D.Servat.Is— 『14]李定根,曹晶,张杰.基于CANoe—MATLAB的车辆CAN sues in mapping CORBA component model to OSEK[J]. 总线的联合仿真[J].汽车科技,2009,11:57—61. (上接第49页) 通过图9仪表板横梁的测评点的位移曲线亦可 以看出,改进后最大后移量由改进前60 inn降至45 mlTl,满足设计目标要求。 致相关性较好,验证了整车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和 可靠性,也证明了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2)通过降低前围防火墙侵入量提升偏置碰 撞性能是结构改进的一个重要考虑环节。仅靠优 化前端结构是不够的,还需对车身其他结构(包括 I A柱、门槛梁和地板梁系等1进行系统的改进和优 化。 (3)基于CAE仿真技术进行车身结构优化,可 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对多方案的性能评价,同时 对于改善安全性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与试验 相比,通过仿真结果更容易发现结构的问题所在,从 时间/ms 而找到最佳改进措施,节约成本。 参考文献: 图9仪表板横梁测评点位移曲线 4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朱西产.汽车正面碰撞试验法规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 [J].汽车工程,2002,(1). [2]王珏.韩忠浩.轿车正面碰撞仿真与结构改进[J].太原 科技,2009,(5). (1)50 km/h刚性壁障正面100%重叠碰撞和56 km/h可变形壁障40%偏置碰撞仿真结果与试验一 ・[3]王志涛.汽车偏置碰撞中的前横梁改进[J].汽车技术, 2010,(71. 5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