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2期 NO.2,2015 观察与思考 OBSER V=ATION AND PONDEI TION 2015年2月 Feb..2015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阶层"理论 及其新变化 口孙应帅 提要: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提出,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需要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中产生出来的“掘墓人”或“无产阶级”作为行动的“阶级力量”,并在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通过“无产阶级专政”来加以实现。而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发展到今天,阶级状况发生了许多新变化。由此,一些学者运用“多元主义”和 “阶层”理论对马克思“阶级”理论进行了消解。也因此,对当今时代的“阶级”理 论和观点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治理结构 一、马克思语境中的旧社会“掘墓人” 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 级来行动。为保证社会获得胜利和实现的最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建 立,一是需要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产生出来的“掘 墓人”或“阶级力量”即“无产阶级”。由于资本主 高目标——消灭阶级,无产阶级这样组织成为政党是 必要的。”③马克思最初将这个政党组织组成为国际 工人协会和主义者同盟,后来一般地马克思主义 义社会中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 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 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 之上的。故而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 政党都称为党。这个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 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这个党同其他 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无产者不 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 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 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党人 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联合代替了他 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 “随着大工业 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 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 墓人”①,而“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②。 三是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应当以无产阶 级为阶级基础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以作为向更高阶 段的无阶级社会,即主义社会过渡的政权形式。 马克思认为,工人应当与农村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而 农民也应“把负有推翻资产阶级制度使命的城市无产 阶级看作自己的天然同盟者和领导者”④。列宁则强 二是这一力量在从自发到自觉的斗争中要形成 为一种政治力量,需要无产阶级政党即党的领 导。马克思指出: “无产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 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 作者孙应帅,男,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研究室主任,创新项目执行研究员 ①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681页。 ②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8、611页。 圜 观察与思考 201 5年第2期 调,无产阶级专政不是结束阶级斗争,而是以新的形 式、新的武器继续进行阶级斗争。 “只要阶级还存 在,只要资产阶级在一个国家内被推翻后还在国际范 围内用十倍的力量加紧向社会主义进攻,这种专政就 Millis)在1956年椒力精英》一书中,则反驳了这 一观点。他认为,政治权力的“制衡”只存在于二流 政治领域,如国会等而非最高层。在最高层,则没有 制衡之说,有的只是权力和权威。同时,制衡带来的 不一定是利益调和,而是僵化和无所作为,因此,制 衡未必是好事。经过他的分析,认为美国社会的权力 结构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最主要的国家权力已经 集中在经济、政治和军事领域,且这三大领域彼此间 渗透融合,这三种权力的掌门人——公司富豪、政治 董事和军界领袖——共同组成了美国的权力精英。而 美国的阶级阶层结构则以“权力精英”为顶层分为 “精英顶层、漂浮中层、散沙底层”三大阶层,“美 是必要的。”①他并对这一专政形式下的各阶级力量 进行了分析,认为世界各国真正的社会主义运动的最 可靠的支柱是工人和支持工人的贫苦农民。第二 类——富农,也就是通过雇工、放债等手段压榨他人 劳动的富裕农民。这一类农民支持地主、资本家这些 苏维埃政权的敌人。第三类——中农。他们不是苏维 埃政权的敌人。他们能够成为它的朋友。因此, “工 人要实现社会主义,必须地主和资本家,但是对 中农可以妥协,而且必须妥协”②。而小资产阶级则 “总是犹豫不决,动摇不定,今天跟着无产阶级走, 明天又因遭到困难而害怕起来,因工人遭受初次 失败或挫折而张皇失措,他们心慌意乱,东奔西跑, 叫苦连天,从这个营垒跑到那个营垒……”⑧因此, 对于他们是既要团结又要斗争的。 在二战以前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各国 党基本上是按照马克思、恩格斯,乃至列宁对无产阶 国现代社会的顶层日益一体化,并常常进行看似随意 的合作;在顶层,已出现了权力精英。中问阶级是一 种漂浮不定的僵持、平衡力量;中间层并没有将底层 与顶层联系起来。社会的底层在政治上一盘散沙,甚 至作为一种消极现实,越来越没有权力;在底层,大 众社会正在出现”。④但对于马克思主义者高度整合 和二元对立的的“阶级”观点,米尔斯并不完全赞 同。他认为“统治阶级”的概念是个很糟糕的表述, 因为“统治”是个政治学术语, “阶级”则是个经济 学术语,具有“经济决定主义”的色彩。这一表述容 易将政治决策层看成一个“资产阶级的委员会”,仿 佛只是高层经济界人士单独制定国家事务的所有决 级国家和政权形式的设想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的。但 是二战之后,随着科技、信息、生产力的发 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 社会结构、以及阶级阶层变化、权力运行和治理结构 均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态势,领 导社会主义运动的各国工人阶级政党,都不得不调整 和变革自己的理论与策略,以适应社会阶级阶层结构 的新变化。 定,而忽视了他们其实还包括了除资本家之外的其他 群体,甚至并非属于统治者的、诸如高级法律、金融 人员这样的在经济、政治、军事领域里来回穿梭的人 物,而且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并非铁板一块,而是仍然 保持着一定性的联盟网络。 从中间等级或阶层的角度看,在西方学者将马 克思主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二元对立的“阶级”理 论发展为多元主义“阶层”理论后, “新中间阶层” 的研究就成为热点。英国右翼学者彼得・桑德斯 二、马克思“阶级”理论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解 从统治阶级或阶层的角度看,西方不少自由主 义学者依据“制衡理论” (balance theory)、 “多元 (Peter Saunders)就以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为对象 主义” (pluralist theory)认为,经过“管理”,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家族资本主义已经衰败,西方 社会已不存在一个单一的、统一的精英集团或阶层, 而是由不同的、分散的“利益集团”或“反对群体” 研究后认为,传统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已经消失或者碎 片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庞大的、既不是资产阶 级也不是统治阶级的经理中产阶层,英国民众通过选 举选择领导人,通过正式组织起来的利益群体从外部 影响领导决策,因此,英国政治治理结构已是一个自 由民主的政治体系。但左翼学者约翰・斯科特(John 通过政党竞争、议会博弈、权力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 实现国家治理。美国学者赖特・米尔斯(Wright ①《列宁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3页。 ②《列宁全集》(第三十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69页。 ③《列宁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 2页。 ④[美]赖特・米尔斯:《权力精英》,王蓖、许荣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6页。 皿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阶层“理论及其新变化 Scott)虽不否认中产阶级企业家、商业阶层和公务阶 层在英国政治中影响力的增加,也不否认利益表达机 工人阶级已成为少数,不再是资本主义社会变革的中 坚力量或社会主义运动的阶级基础。 制已经成为英国政治权力运作机制的重要因素,但认 为这些新变化都没有改变“英国确实存在一个统治阶 级”的事实,而国家“仍由资产阶级统治,它的经济 支配通过对国家的运作得以维系,它的成员在统治国 家机器的权力精英中不均衡地表现出来”。①至于 三、资本主义社会阶级阶层新变化的 马克思主读 资本主义社会阶级阶层和治理结构的这些变化, 使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特别是发达国家党在集聚 无产阶级和动员社会力量进行社会主义运动,或者拒 绝议会道路和政党博弈机制坚持一党一阶级掌权的主 张遇到巨大困难。然而,阶级阶层的状况始终处在一 “新中间阶层”,他们虽不属于精英阶层,但因为与权 力精英有着相似的社会背景和经历(例如都在公学里 接受资产阶级文化教育),因而成为一个为权力精英 做补充来源的“权力集团(power bloc)”,而企业家 阶层或公务员阶层,则成为在竞选中支持和维持权力 个变化的进程中,比如对于“中间等级”或“中间阶 集团的“选举集团(electoral bloc)”。 从无产阶级或阶层的角度看,由于许多发达国 家都出现了白领工人超过蓝领工人以及无产阶级内部 出现阶层变化的新的社会现象。西方不少学者就撰文 层”的状况和发展趋势,马克思早在《党宣 中即已进行过描述: “以前的中间等级的下层,即小 工业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所 有这些阶级都降落到无产阶级的队伍里来了,有的是 提出,大约到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所谓 以体力和产业工人为主的“无产阶级”就“消亡” 了。比如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LSE)政治和国际 关系研究所的克里斯・布劳恩和米克・考克斯教授,以 及诺丁汉大学政治系的克里斯托弗・皮尔森教授,就 把英国社会阶级结构比喻成状况中间大两头小的 因为他们的小资本不足以经营大工业,经不起较大的 资本家的竞争;有的是因为他们的手艺已经被新的生 产方法弄得不值钱了。无产阶级就是这样从居民的所 有阶级中得到补充的。”③之所以他们有这样的判断 和自信,并不是根据一时一世的社会结构变化来看待 阶级的变化的,而是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一个透过现象 看本质的“金钥匙”来把握的,他们在《党宣 1883年德文版序言和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就 曾两次集中而明确的表达了这一马克思主义洞察社会 变迁的“基本思想”,即“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 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 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这实际 上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 筑”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初步表述。用这 “基本思想”审视人类社会,他们看到的就是 一“钻石”结构。他们认为随着产业结构的发展,几十 年前英国尚有30万采矿工人,而现在只有3000人, 还不如大学教授的数量。如果以雇佣劳动、出卖劳动 力的工人定义,则英国包括大学教师、律师、管理人 员和其他高级技术人员在内的90%的英国人都属于工 人阶级。但是教授的工资和生活待遇也许比雇用了少 量劳动者的小私企主还要好。并且因为工人的生活水 平、工作方式的转变,使工人阶级内部发生了利益多 样化、分层化和分散化的情况。这样,因为工人阶级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具有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所决 “(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 定的共同的阶级意识和阶级行动受到了严重的侵蚀, 导致“人们很少根据受资本雇佣这一共同的经济地位 来确定自己的集体归属,而是更多地依据自己的职 业、所属的经济部门或产业领域来确定。这样,以前 各领域各行业工人为统一的阶级目标而向资本家阶级 争的历史”。④这个判断不是以数年数十年、而是以 数百年数千年的历史时代为划分基础的,而从资本主 义社会过渡到主义的历史阶段,也是以数百年数 千年的历史时代为基础的。因此,在这个长过渡时 期,只要资本主义“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未发生根 开展斗争的情况,现在已很少出现”②。而工人阶级 内部的却因为自身利益的多元化和分散化而无法实现 团结与联合。基于这样的认识,不少西方学者认为, ①John Scott,Who Rules Britain?Polity Press,1991,P.151. 本变化,其所决定的“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就只有 变化而不可能根本消失。而当其阶级关系根本消失之 际,正是资本主义灭亡、主义实现之时。 ( 何秉孟、姜辉:《英国阶级结构的变化-9“第三条道路”理论》,见李慎明主编:<<200S年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北京: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97-114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0、252页。 咽 观察与思考 201 5年第2期 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科学发现都欣喜不已的马克思恩格斯也不可能停留在 也验证了马克思的阶级变化并不等于消亡的判断。资 阶级斗争的刻板模式中而不考虑阶级斗争的形式和方 本主义世界体系在赢得冷战和利用新技术、新自 由主义、全球化扩张、政治民主化进程促进了经济民 生、缓解了阶级矛盾之后,被掩盖了的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的根本矛盾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美 国次贷危机,以及最近的美国、欧洲债务危机中日益 凸显,构成“橄榄型社会”中坚力量的“中间阶层” 法的变化。比如,恩格斯在其晚年根据阶级斗争形势 的变化就越来越多地提出了通过普选方式、民主手段 的和平道路来夺取政权的思路。在1884年他提出: “无产阶级为了夺取政权也需要民主的形式”,然而, 他强调: “对于无产阶级来说,这种形式和一切政治 形式一样,只是一种手段。”⑧实际上,民主与和平 正按照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向两大对立阶级分化消 的方式和手段并非他们晚年才有的思想。早在1847 解。据“雅虎”金融新闻一篇文章的数据显示, “有 22项数据证明,毫无疑问,美国的中产阶级正在消 失”。其中,1950年,高级管理人员的平均工资是普 通工人的30倍,而自2000年以来,这一差距拉大到 了300到500倍。自2007年起,80%的底层美国家 年恩格斯在供产主义原理》一书中回答有关“能不 能用和平的办法废除私有制”的问题时,就曾指出: “但愿如此,主义者当然是最不反对这种办法的 人。主义者很清楚,任何密谋都不但无益,甚至 有害。他们很清楚,不能故意地、随心所欲地制 造,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是完全不以单个政 党和整个阶级的意志和领导为转移的各种情况的必然 结果。但他们也看到,几乎所有文明国家的无产阶级 的发展都受到暴力压制,因而是主义者的敌人用 庭,只拥有7%的流动资产。现在,美国最富有的 10%人的收入占到这个国家总收入的50%,而50%的 低收入者只拥有这个国家1%的财富,并且超过40% 的就业人群实质上是在服务业工作,通常工资很低。 同时,大约21%的美国儿童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是 2O年来的最高比例。可见, “世界已经大大的不同 了。财富与权力正在越来越集权化,而大型公司 正在攫取大量的资金。同时,美国的中产阶级正在从 结构上消失,美国的工人们也正在融入新的‘全球 化’劳动力市场”④。 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严重 不均,正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消失多年的街头运动重 新出现, “伦敦”、“占领华尔街”运动再次将 盘散沙、自在自为的底层大众聚集起来。据美国 一尽一切力量引起。”④这段话就表明,无产阶级 绝不应当像现代社会的或极端主义、无 主义者那样崇尚暴力、流血、密谋和暗杀来解决社会 问题和阶级矛盾,而是要通过有组织的经济、政治、 思想斗争来进行。而采用武装斗争还是和平议会的道 路或形式,都要服从经济、政治斗争的需要和社会条 件,而绝不能“故意地、随心所欲地制造”。可见, 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阶级斗争与阶级斗争的形式, 斗争与流血,与暴力,政治与密谋并不是划等号 的。在当年,争取“十小时工作制”与“普选权”可 烨盛顿邮报》引述最近一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数据 称,1997至2007年间,美国最上层l%的人口收入 增长了275%,而60%的中产阶级收入仅上涨40%, 20%的最底层民众收入上涨更低至18%。②尽管民主 和法制意识的进步不至于使发达国家民众立即走上彻 以是斗争的一种形式;在今天,争取“工资协商和集 体谈判权”与“工人阶级代表权和话语权”也可以是 斗争的一种形式,而采取何种手段与形式,都正如 烘产党宣 中所说的, “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 历史条件为转移”⑤。马克恩恩格斯关于阶级斗争的 这些思想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重新思考新时代新条 件下的阶级斗争和斗争方式仍具有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宋雪玲 底变革资本主义社会治理结构的道路,但只要资本主 义根本矛盾不解决,危机将一次又一次更深重地发展 下去,则资产阶级国家利用“权力精英”或“利益集 团”统治、“中间阶层”缓冲的治理结构,以及政党 竞争、议会博弈、权力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就将更深 重地受到冲击。 当然,始终关注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对每一项 ①Michael Snyder,The Middle Class inAmericaIs Radically Shrinking,Here Are te Sthats to Prove it,http://ifnance.yahoo.com.2010年7月1 5日。 ②Greg Sargent,What Occupy Wall Street is really about,The Washington Post,October 26,201 1.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2页。 ④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9、248页。 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