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网络系统与实践》形成性考核册及参
作业一
1、简述Internet的发展阶段及其各阶段的特点。
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试验研究网络、学术性网络,以及商业化网络三个历史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中网络主要用于军事方面:第二阶段主要为非赢利的纯学术应用;第三阶段则是Internet进行大规模、全面应用的阶段。
2、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哪几种?
可以从计算机网络的地理区域、拓扑结构、信息交换技术、使用范围等不同的角度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分类。
(1)从网络的地理区域进行分类: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城域网(MAN)。
(2)从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分类:星型网、树型网、总线型网、环型网、网状网。
(3)从网络采用的交换技术分类: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4)从网络的使用范围进行分类:公用网、专用网。
3、对各种类型的网络进行互联的基本方式有哪两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对各种类型的网络进行互联的基本方式有两种:
(1)利用中继系统实现网络互联;
(2)通过互联网实现网络互联。
通过中继系统实现网络互联有两种方式:
①节点级互联也称DCE级互联,中继系统被连结到两个网络的不同节点上,这时两个网络都把中继系统看成是本网络中的一台主机,并采用与本网络主机通信的相同方式与之通信。于是,两个网络以及中继系统便构成了一个互联的网络,它们在网络层或数据链路层实现互联。
②主机级互联也称DTE级互联,中继系统被连结到两个网络的不同主机上,由于该方式是在网络运输层或运输层以上的层次进行互联,中继系统必须能够实现相应层次上的协议转换,因此必须使用网关。
通过互联网进行网络互联要先用网关构成一个互联网,并为该互联网制定一个大家所共同遵守的数据格式,然后再把各个网络联结到每个网关上。当两个不同的网络之间进行通信时,源网络先将数据发送到互联网上,再由互联网把数据传送给目的网络。数据在从源到目的网络的传输过程中,仅需进行两次协议转换:一次把源网络协议转换为互联网协议,另一次是当数据到达目的网络时,把互联网协议转换为目的网络协议。
4、试举出几个常用的网络互联设备,并简单指出它们的特点。
★ 中继器:工作于网络的物理层,是一个能持续检测电缆中模拟信号的硬设备,当它检测到一根电缆中有信号来时,便转发一个放大了的信号到另一根电缆。
★ 路由器:工作于苏州写字楼信息网网络层,是实现不同类型网络(异构型网络)互联的重要设备,它具有路由选择、协议转换、网络分段、流量控制、网络管理等功能。
★ 网关:工作于网络的高层(运输层和应用层),是用于异构型网络互联的设备,它主要功能是将OSI模型的高层协议进行转换,将数据重新分组,从而实现两个不同类型网络之间的通信.有协议网关、应用网关、安全网关三类。
★ 集线器:工作于物理层,是一个接收单个信号再将其广播到多个端口的电子设备,具有对传输信号进行再生和放大,从而扩展介质长度的功能,还具备网络管理、交换等功能。
★ 交换机:工作于数据链路层,是一个多端口的设备,它是模拟用网桥连接各个网络的方式工作的,交换机每一个端口连接一台计算机,相当于一个网段,从而使连在交换机上的一半计算机都能同时发送数据。
5、试对下述名词进行区别:Internet, internet, Intranet, Extranet。
★ Internet是一个遵从TCP/IP协议,将大大小小的计算机网络互联起来的计算机网络。
★ internet常常用来表示没考虑连接范围的互联网络,即采用了Internet技术和协议进行互联的网络,但它们并未与全球Internet连接。
★ Intranet也称为企业内部网或称内联网,它是Internet概念与技术在企业机构内部的具体应用。换言之,Intranet是一个基于Internet TCP/IP协议的企业内部网络系统。
★ Extranet是一个可为外部相关用户提供选择性服务的Intranet。换言之,Extranet是一个使用TCP/IP技术使企业与其客户和其它企业相连,来完成其共同目标的Intranet。
6、我国己经建成的大型互联网络主要有哪些?我国是在何时加入Internet的?
我国己经建成的大型互联网络主要有:
(1)由教育部管理的中国教育与科研网(CERNET)
(2)由中国科学院管理的中国科技网(CSTNET)
(3)由邮电部管理的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4)由信息产业部管理的中国金桥网(CHINAGBN)
我国于1994年5月加入Internet组织的。
7、国际上有哪些重要的Internet组织或机构?它们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1)Internet协会(ISOC)确保全球Internet发展的有利性和开放性,并通过领导标准、议题和培训工作来发展互联网络的相关技术。
2)Internet网络信息中心(InterNIC)负责所有以.com、 .org、.net和.edu结尾的顶级国际域名的注册与管理。
3)WWW协会(W3C)确定和颁布有关WWW应用的标准,它的服务包括:一个为WWW开发者和用户开发的信息库,体现和推动标准的参考代码实施,以及各类展示新技术的原型应用程序范例。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注册服务、目录数据库服务、信息服务、网站访问流量认证。
8、从用户的角度看,将计算机接入Internet的最基本的方式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从用户的角度看,将计算机接入Internet的最基本的方式有三种:通过局域网接入、通过电话线路接入、通过有线电视电缆接入。
★ 通过局域网接入:将计算机连入一个已经与Internet相连的局域网上,并由此进入Internet。计算机内必须插有一块网卡。
★ 通过电话线路接入:使用现有的电话系统拨号接入,计算机与电话线端口之间必须通过一部调制解调器(Modem)来进行信号转换。
★ 通过有线电视电缆接入:利用有线电视的电缆系统及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入到Internet。该技术能提供比电话线路更高的速率,而且不易受到电子干扰。
9、 Internet应用的最基本方式有哪些?
Internet应用的最基本方式有:网上信息交流、网上信息获取、网上资源共享等。
10、对于用户而言,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技术的特点是什么?
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技术的特点是采用了可调技术,以一对调制解调器探测线路上的许多频段,然后选择可在线路上得到最优传输结果的线路传输数据,数据流向用户的“下行流”速率高于用户发出的“上行流”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