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特性

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特性

来源:测品娱乐
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特性 张 辉 (河北省三河市第二中学,河北三河摘要: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而高 065201) 例如《自由落体运动》的完整探究教学过程: 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具有哪些特性呢?作者认为高中物理 探究式课堂教学应具备以下特性:主体性、灵活性和选择性、 完整性、问题性、实际性。 关键词:探究式课堂教学 特性 高中物理教学 许多老师对新课程改革都充满热情,认真研读新课程标 准,接受新课程的相关培训,转变教育理念,创新课堂设计,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摸索新课程改革的路子。我认 为探究式课堂教学应具备以下特性。 1.主体性 发挥学生主体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 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环境。激发学生对问题情境或 探究内容的兴趣和探究动机,保证整个探究过程对学生的开 放性和参与度,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自主创造的机会、时间 和空间。如我在选修3—1第三章《磁现象和磁场》的教学设计 中对学生的分析是:磁场的基本知识在初中学习中已经有所 接触,学生在生活中对磁现象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但磁 之间的相互作用毕竟是抽象的。并且大部分学生可能知道电 与磁的联系。但没有用一种普遍联系的观点去看电与磁的关 系。也没有一种能力可以用物理的思想推理实验现象和理论 的联系。学生对磁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比较感兴趣的。 故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了解地磁场、太阳的磁场和自然界 的一些现象的联系(如黑子、极光等),满足学生渴望获取新 知识的需求。 2.灵活性和选择性 探究活动具有灵活性和选择性。学生的探究方式应是灵 活多样的,学生想探究的问题也是多样的、开放的。这些问题 可能涉及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围绕物 理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选择。如我在教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速 度》时,学生除了提出探究“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纸带的 点迹如何选择”外.还提出探究“纸带质地与振针的摩擦”的问 题。这与本节主要内容不符。所以我一方面肯定学生勇于提出 问题,另一方面强调本节主要探究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当研究问题确定后,在猜想与假设的思维 活动中,由于学生原有认知和对客观事实审视能力的不同,猜 想与假设的结果也具有多样性.这就需要让学生对多种假设 进行合理评价.增强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问题的 意识,选择出几种合理猜想与假设。如在《影响加速度的因素》 的探究教学中,在确定研究“加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课题 后,让学生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和日常生活经验进行合理猜想。 并说明依据。因此,教师应把握科学探究的本质。而不是将其 形式化和程式化。 3.完整性 完整的探究是指学生亲历的探究过程包含了科学探究的 各个要素,反映了科学探究的各个特征。学生进行探究时,需 要根据任务或问题情景。提出准备探究的科学问题.需要针对 问题建立科学假说,需要根据假说设计实验方案。需要通过观 察实验获取事实和证据.需要对观察实验所获得的事实做出 科学的解释,需要通过表达交流完善自己的认识,等等。 引入新课:粉笔、小球等物自由下落——物体下落运动。 演示设疑:f11五分硬币与纸片同时下落——重物落得快。 (2)小沙粒与大报纸同时下落——轻物落得快。 讨论析疑:究竟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哪个落得快?物体下 落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演示排疑:两张相同报纸.其中一张捏成纸团,同时下落 有快有慢。 科学猜想:如果减小阻力或没有阻力,哪个落得快? 实验探究:f1)五分硬币与小纸片捏成团同时下落几乎同 时落地。 f21真空管实验——快慢与轻重无关。 归纳猜想:归纳——自由落体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 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吗? 实验探究:匀加速直线运动(1)利用打点计时器打的纸 带:(2)利用课本上的闪光照片。 推进认知:加速度多大?实验探究、分析、推理、归纳结论。 4.问题性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 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习惯于教师提问,能否 使学生自主产生问题意识在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因此,要培 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就要善于把新发现的事实与原有 认知之间的矛盾揭示出来,用恰当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思考的 欲望.引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质疑意识。 如我在教学《探究欧姆定律》时,首先让学生根据教材的实验器 材进行连接。问学生实验设计思路和原理是怎样的?学生回答 先按教材上的电路图进行实物连接。用电流表测出导体A的电 流.用电压表测出导体A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 法。通过改变滑片P的位置,从而改变A两端的电压。这样可以 得到几组关于导体A两关的电压、电流数据。用导体B替换A,重 复上面的实验。我接着问:同学们如何分析处理实验中得到的 数据才能找NU、I的关系呢?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回忆前面讲过 的实验中类似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例如:探究小车加速度的 实验.利用v—t图像来找加速度定义式,即图像法。所以教师应 精心设置探究情境.使情境中隐含要探究的问题,给学生发现 问题和提出质疑的动机是应该关注的设计原则。 5.实际性 实际性.是指探究的难度、方式。教师所提供的教学实例 和提出的问题等必须适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与学生的实 际生活体验相适应。心智发展水平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 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特别是心理发展水平;二是学生现有的知 识、经验和技能.特别是系统的科学知识已经达到的水平。在 探究式课堂教学中遵循实际性原则,其目的就是要使探究的 难度、方法的选择与学生心智发展的顺序协调统一起来,有效 地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在课堂上,一个有难度但又让人 能尝到成功的甜头、足以引发探究欲望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望.又能引出另一些问题。例如:在摩擦力一节的教 学中,可提问:甲队与乙队进行拔河比赛时,比的是两队的力 气吗?如果有一个大力士站在冰面上,与一个小孩子拔河,结 果会是谁赢呢? 1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