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雷锋精神
自懂事起吗,就有老师教育、学校宣传,要大家学习“雷锋精神”,可却总也没弄清到底什么是“雷锋精神”。难道就仅仅是雷锋同志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还是这只是“雷锋精神”最外化的一面?在绝大多数国人心目中,学雷锋始终是一项提倡助人为乐的公益活动。要在平时,哪个热心人对他人施以援手,就会被称为“活雷锋”。而一到每年的3月5日,大批“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横幅挂起来,大家都以极大的热情开展各种学雷锋活动。经过五十年磨砺,“雷锋精神”如今已被简化为“再单纯不过的符号”——可以“极凝练地概括为三个字:“做好事!”。 周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精神、公而忘私的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让我们明白,为众多领导人所推崇的“雷锋精神”,远不止大家所简单理解的那样。从伟大领袖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到今天,我们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潮已持续了近50年。是什么样的热情把学习雷锋变为“全动”?又是什么支撑着,从一个平凡的小小战士身上宣扬开来的“雷锋精神”走到今天?
雷锋曾经说过,“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
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
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
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
尽的支付者。”雷锋是个苦孩子,父亲、母亲、哥哥、弟弟都死在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的手里。所以他比谁都珍惜在毛和党领导下新中国的幸福生活,比谁都明白对于这个社会应当心存感激,比谁都明白自己生命的意义应当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人民群众,去燃烧自己,奉献自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我一直都认为,学好“雷锋精神”,首先要学会的是“感激”和“爱”。正是因为雷锋受过苦,受过累,更受过新社会的恩惠,他才切实体会到眼前这美好生活得来不易。他感谢毛和党的领导,感谢给他带来幸福感的新社会,感谢千千万万为了事业奉献牺牲的人民。他爱伟大的领袖毛,他爱一心为了人民的党,他爱这块土地上为了新中国美好未来奋斗不息的中国人民。为了这一切他所爱的,所感谢的,他便心甘情愿化作滋润土地的一滴水,照亮黑暗的一米阳光,哺育生命的一颗粮食和坚守在生活岗位上的一颗最小的螺丝钉。对于
这一切他所爱的,所感谢的,他是发自肺腑的想要保护,维护和
爱护,所以他才能如此理所应当的认为,“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光荣应该归于党,归于热情帮助我的同志,至于我个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这么一点点贡献,比起对我的要求和期望还是很不够的……”。
相比较雷锋同志,我们所缺乏的就是那份敬爱之情,感恩之心。或许由于我们离那个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时代太遥远,早已把眼前的幸福生活看的太理所当然。而先辈们为了新中国所做的牺牲和奉献,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那份感情淡了,那份激情也就渐渐开始熄灭,做个好事都仿佛失去了合适的理由。以至于在公交车上让个座,都惭惭的觉得自己有强出头,抢风头的嫌疑。
所以,我认为发扬“雷锋精神”首要任务是,重塑大家的感恩之心。其实,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只要是活着,每个人都在享受着上天的恩赐,先辈的付出,人民的劳动。如果没有战争时期的流血牺牲,我们现在哪里有条件在教室里静静自习;如果没有毛领导新中国的成立,我们哪里来的发展与繁荣;如果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领导者们的大展拳脚,我们如今哪能汽车满地跑,飞机满天飞。且不说那些远的,人人都享受得到的好福利不是国家的待遇好?人人都接受得到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不是国家的好?人人身上穿的,碗里端的,手里用的哪一样不是人民劳动汗水浇灌的果实?
不光这一切,大自然的恩惠也需要我们怀着感恩之心去欣赏,去体会的。三月的细柳绵绵,六月的荷叶菲菲,九月的金秋红叶,十二月的白雪皑皑,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珍贵礼物。正如歌曲所唱,“感谢风,感谢雨,感谢阳关照耀着大地!”当你对身边的一切都赋予感情之后,在助人之时,你便会感到真心的发自肺腑的愉快,这大概便是“雷锋精神”的真谛吧。
曾听说过,全国政协委员刘江龙在2009年上提交了一份《关于将“雷锋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案》。他表示,“雷锋精神”是新中国成立后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建议为“雷锋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避免“雷锋精神”消亡。这与我来说,不啻是一个笑话。一方面,我对中国人民有绝对的自信,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不管其中多少曲折,“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之魂的一部分,将始终支撑着我们,永远不会消亡。另一方面,把“雷锋精神”当作一种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来保护,小题大做不说,还等于向全世界人民宣布我们精神文明的缺失。同时,“雷锋精神”的确充分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为我国的建设有着推进作用,但并不代表这是一种放诸四海皆通的不二理念。如此强行把它推向世界的舞台,谁能保证“雷锋精神”不会变成众矢之的,而丧失其原本的意义?换句话说,“雷锋精神”只可意会,心领,神受,身行,不宜过分
夸张铺摆。我们做好我们的活雷锋,建设好我们的和谐社会,然后让世界看到我们的行动和效果,这才是最好的宣传。
正如周总理所说,“言行一致的精神”也是“雷锋精神”的重要组成。所谓“言行一致”,就是不能只把“雷锋精神”挂在嘴边,要做实事,做正事。现在有太多的“学雷锋”活动过分流于表面,有红红火火的“雷锋日”、“雷锋月”,却不能做到把每一天每件事都当成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机会;可以捡一天垃圾,做一天好事,却不可以在日常的点滴生活中对他人施以援手。
当代社会需要真正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应把对雷锋最真挚的敬仰
化为日积月累的坚持。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学员大队学员一队
陈蓉蓉
电话:77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