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试题
欢迎你参加中考,祝你取得好成绩!请先看清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 本卷分第Ⅰ卷(机器阅卷)和第Ⅱ卷(人工阅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做第Ⅰ卷时,请将每小题选出的答案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
3.做第Ⅱ卷时,请先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然后,用蓝色、黑色钢笔、签字笔或圆
珠笔直接在试卷上作答,写在试题卷外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第I 卷、第II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如果□+2=0,那么“□”内应填的实数是
A.-2 B.-
11
C. D. 2 22
2.下列基本图形中,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变换后,不能得到右图的是 .. A. B.
C. D.
3.下列统计量中,能反映一名同学在7~9年级学段的学习成绩稳定程度的是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4.下列关于1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12是无理数 B.3<12<4 C.12是12的算术平方根 D.12不能再化简 5. 右图需再添上一个面,折叠后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下面是四位同学
补画的情况(图中阴影部分),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数学试卷 第1页(共8页)
6.右图是创星中学的平面示意图,其中宿舍楼暂未标注,已知宿舍楼在教学楼的北偏东约300的方向,与教学楼实际距离约为200米,试借助刻度尺和量角器,测量图中四点位置,能比较准确地表示该宿舍楼位置的是
A. 点A B.点B
C.点C D.点D
7.如图,小亮同学在晚上由路灯A走向路灯B,当他走到
点P时,发现他的身影顶部正好接触路灯B的底部,
这时他离路灯A 25米,离路灯B 5米,如果小亮的身高为1.6米,那么路灯高度为 A.6.4米 B. 8米
C.9.6米 D. 11.2米
A
P
B
8.四张完全相同的卡片上,分别画有圆、矩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现从中随机抽取
一张,卡片上画的恰好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为 A.
113
B. C. D.1 424
A
E B
FD
C
9.如图,点D、E、F分别是△ABC(AB>AC)各边的中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D平分∠BAC B. EF=
1
BC 2
C. EF与AD互相平分 D. △DFE是△ABC的位似图形
10.一名考生步行前往考场, 10分钟走了总路程的
1
,估计步行不能准时到达,于是他改4
乘出租车赶往考场,他的行程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假定总路程为1),则他到达考场
路程 所花的时间比一直步行提前了
1A. 20分钟 B.22分钟
C.24分钟 D.26分钟
1214O 10 12 时间(分钟)
数学试卷 第2页(共8页)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实验区)200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数学试题
第Ⅱ卷(120分)
题号
二
11~16 17 18 19 20 21得分
复卷人
三
22 23 24 25 26 27
得分 阅卷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把正确答案直接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2
2
A 2 1 B E D
11.如果a+b=2005,a-b=1,那么a-b= . 12.如图,已知AB∥CD,CE、AE分别平分∠ACD、∠CAB,
则∠1+∠2= .
C
13.下列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其
中逆命题为真命题的有: (请填上所有符合题意的序号).
14.把棱长为1cm的四个正方体拼接成一个长方体,则在
所得长方体中,表面积最大的值等于 cm2. 15.函数y=
2
的图象如图所示,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如x
2
的图象的交点共有 个。 x
果将直线y=-x+1沿y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那么所得直线与函数y=
16.已知一列数:1,―2,3,―4,5,―6,7,… 将这列数排成下列形式:
第1行 1
第2行 -2 3
第3行 -4 5 -6
第4行 7 -8 9 -10 第5行 11 -12 13 -14 15 … …
按照上述规律排下去,那么第10行从左边数第5个数等于 .
数学试卷 第3页(共8页)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11小题,共102分) 得分 阅卷人
复卷人
17. (本题满分8分)
计算:2·8-(2-π)0-(
得分 阅卷人
复卷人
1-1). 2
18.(本题满分8分)
化简:(1+
1x
)÷2. x−1x−1
得分 阅卷人
复卷人
19.(本题满分8分)
如图是不倒翁的正视图,不倒翁的圆形脸恰好与帽子边沿PA、PB分别相切于点A、B,不倒翁的鼻尖正好是圆心O,若∠OAB=25°,求∠A PB的度数.
得分 阅卷人
复卷人
20.(本题满分8分)
A BP · O 已知不等式:⑴1-x<0;⑵
x−2
<1;⑶ 2x+3>1;⑷ 0.2x-3<-2.你喜欢其2
中哪两个不等式,请把它们选出来组成一个不等式组,求出它的解集,并在数轴上把解集表示出来.
数学试卷 第4页(共8页)
得分 阅卷人
复卷人
21.(本题满分8分)
对于二次三项式x2-10x+36,小聪同学作出如下结论:无论x取什么实数,它的值都不可能等于11.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说明你的理由.
得分 阅卷人
复卷人
22.(本题满分10分)
已知:如图,Rt△ABC≌Rt△ADE,∠ABC=∠ADE=900,试以图中标有字母的点为端点,连结两条线段,如果你所连结的两条线段满足相等、垂直或平行关系中的一种,那么请你把它写出来并证明.
得分 阅卷人
复卷人
23.(本题满分10分)
为了调查淮安市今年有多少名考生参加中考,小华从全市所有家庭中随机抽查了200个家庭,发现其中10个家庭有子女参加中考.
⑴本次抽查的200个家庭中,有子女参加中考的家庭的频率是多少? ⑵如果你随机调查一个家庭,估计该家庭有子女参加中考的概率是多少?
⑶已知淮安市约有1.3×106个家庭,假设有子女参加中考的每个家庭中只有一名考生,请你估计今年全市有多少名考生参加中考?
数学试卷 第5页(共8页)
得分 阅卷人
复卷人
24.(本题满分10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60°,点B坐标为(2,0),线段OA的长为6. 将△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60°后,点A落在点C处,点B落在点D处.
⑴请在图中画出△COD;
⑵求点A旋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程(精确到0.1); ⑶求直线BC的解析式.
得分 阅卷人
复卷人
25.(本题满分10分)
已知: ABCD的对角线交点为O,点E、F分别在边AB、CD上,分别沿DE、BF折叠四边形ABCD, A、C两点恰好都落在O点处,且四边形DEBF为菱形(如图).
⑴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 ⑵在四边形ABCD中,求
E
B
DAB
的值. BC
F O ·C A数学试卷 第6页(共8页)
得分 阅卷人
复卷人
26.(本题满分10分)
快乐公司决定按左图给出的比例,从甲、乙、丙三个工厂共购买200件同种产品A,已知这三个工厂生产的产品A的优品率如右表所示.
甲25%乙40%丙 优品率
甲 80%
乙 丙
85% 90% ⑴求快乐公司从丙厂应购买多少件产品A; ⑵求快乐公司所购买的200件产品A的优品率;
⑶你认为快乐公司能否通过调整从三个工厂所购买的产品A的比例,使所购买的200件产品A的优品率上升3%.若能,请问应从甲厂购买多少件产品A;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别忘了优等品数也是整数哦! 数学试卷 第7页(共8页)
得分 阅卷人
复卷人
27.(本题满分12分)
课题研究:现有边长为120厘米的正方形铁皮,准备将它设计并制成一个开口的水槽,..使水槽能通过的水的流量最大.
初三(1)班数学兴趣小组经讨论得出结论:在水流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水槽的横截面面积越大,则通过水槽的水的流量越大.为此,他们对水槽的横截面进行了如下探索:
⑴方案①:把它折成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水槽(如图1).
若∠ACB=90°,设AC=x厘米,该水槽的横截面面积为y厘米2,请你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x的取值范围),并求出当x取何值时,y的值最大,最大值又是多少?
方案②:把它折成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水槽(如图2).
若∠ABC=120°,请你求出该水槽的横截面面积的最大值,并与方案①中的y的最大值比较大小.
⑵假如你是该兴趣小组中的成员,请你再提供两种方案,使你所设计的水槽的横截面面积更大.画出你设计的草图,标上必要的数据(不要求写出解答过程).
恭贺你顺利完成答题,别忘了认真检查!
数学试卷 第8页(共8页)
AC
B
(图1)B
A
C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实验区)2005年初中毕业暨升学统一考试
数学参及平分标准
1.A 2.C 3.D 4.D 5.B 6.D 7.C 8.B 9.A 10.C 11.2005 12.90° 13.②与③ 14.18 15.2 16.-50
P 17.原式=4-1-2…………………………………6分
=1 ………………………………………8分
18.原式=
x(x+1)(x−1)×………………………6分 x−1x
A B=x+1 …………………………………………8分
19.方法一:∵PA、PB切⊙O于A、B,
∴PA=PB ………………………………………………2分 ∴OA ⊥PA ……………………………………………4分 ∵∠OAB=25°,∴∠PAB=65° ………………………6分 ∴∠APB=180-65°×2=50°…………………………8分 方法二:连结OB,
∵PA、PB切⊙O于A、B,∴OA ⊥PA,OP⊥AB,………2分 ∴∠OAP+∠OBP=180°,∴∠APB+∠AOB=180°, ……4分 ∵OA=OB,∴∠OAB=∠OBA=25°…………………………6分 ∴∠AOB=130°,∴∠APB=50°。…………………………8分 方法三:连结OP交AB于C,
∵PA、PB切⊙O于A、B,∴OA ⊥PA,OP⊥AB,……2分 OP平分∠APB, ……………………………………………4分 ∴∠APC=∠OAB=25° ……………………………………6分 ∴∠APB=50°。 ……………………………………………8分
AC P ·O P A B·O B ·O ⎧1−x〈0LL(1)⎪
20.第一种:由⑴和⑵得:⎨x−2
〈1LL(2)⎪⎩2
解⑴得:x>1……………………………………………………………………………………2分 解⑵得:x<4……………………………………………………………………………………4分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4 …………………………………………………………………6分 数轴上表示解集正确 …………………………………………………………………………8分 第二种:由⑴和⑶得: ⎨
⎧1−x〈0LLL(1)
⎩2x+3〉1LL(2)解⑴得:x>1……………………………………………………………………………………2分 解⑵得:x>-1…………………………………………………………………………………4分
数学试卷 第9页(共8页)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1………………………………………………………………………6分 数轴上表示解集正确 …………………………………………………………………………8分 第三种:由⑴和⑷得: ⎨
⎧1−x〈0LLLL(1)
()0.2x−3〈−2LL2⎩
解⑴得:x>1……………………………………………………………………………………2分 解⑵得:x<5……………………………………………………………………………………4分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5 …………………………………………………………………6分 数轴上表示解集正确 …………………………………………………………………………8分
⎧2x+3〉1LLL(1)⎪
第四种:由⑵和⑶得:⎨x−2
()LLL〈12⎪⎩2
解⑴得:x>-1 ………………………………………………………………………………2分 解⑵得:x<4……………………………………………………………………………………4分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4………………………………………………………………6分 数轴上表示解集正确 …………………………………………………………………………8分
⎧0.2x−3〈−2LL(1)⎪
第五种:由⑵和⑷得:⎨x−2
()〈1LLLL2⎪⎩2
解⑴得:x<5 …………………………………………………………………………………2分 解⑵得:x<4……………………………………………………………………………………4分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x<4 ……………………………………………………………………6分 数轴上表示解集正确 …………………………………………………………………………8分 第六种:由⑶和⑷得:⎨
⎧2x+3〉1LLLL(1)
⎩0.2x−3〈−2LLL(2)解⑴得:x>-1…………………………………………………………………………………2分 解⑵得:x<5……………………………………………………………………………………4分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5 ………………………………………………………………6分 数轴上表示解集正确 …………………………………………………………………………8分 21.不同意。……………………………………………………………………………………2分 方法一:当x2-10x+36=11时;
x2-10x+25=0;(x-5)2=0……………………………………………………………………6分 x1=x2=5 …………………………………………………………………………………………8分 方法二:不同意。………………………………………………………………………………2分 ∵x2-10x+36=(x-5)2+11;………………………………………………………………6分
当x=5时,x2-10x+36=(x-5)2+11=11;………………………………………………8分
A
数学试卷 第10页(共8页)
D F
B 22. 第一种:连结CD、BE,得:CD=BE…………………………………………………2分 ∵△ABC≌△ADE,∴AD=AB,AC=AE
∠CAB=∠EAD……………………………………………4分 ∴∠CAD=∠EAB…………………………………………6分 ∴△ABE≌△ADC ………………………………………8分 ∴CD=BE…………………………………………………10分 第二种:连结DB、CE得:DB∥CE……………………2分 ∵△ABC≌△ADE,∴AD=AB,∠ABC=∠ADE ……4分 ∴∠ADB=∠ABD,∴∠BDF=∠FBD
同理:∠FCE=∠FEC ……………………………………6分 ∴∠FCE=∠DBF ……………………………………………8分 ∴DB∥CE ………………………………………………10分 第三种:连结DB、AF;得AF⊥B D…………………2分 ∵△ABC≌△ADE,∴AD=AB,∠ABC=∠ADE=90°…4分 又AF=AF,∴△ADF≌△ABF ……………………………6分 ∴∠DAF=∠BAF……………………………………………8分 ∴AF⊥BD …………………………………………………10分
第四种:连结CE、AF;得AF⊥CE……………………………2分 ∵△ABC≌△ADE,∴AD=AB,AC=AE
∠ABC=∠ADE=90° ……………………………………………4分 又AF=AF,∴△ADF≌△ABF …………………………………6分 ∴∠DAF=∠BAF ,∴∠CAF=∠EAF …………………………8分 ∴AF⊥BD ………………………………………………………10分 23.⑴
C
D F E
B A
C
D F
E
B A C
D F E
B A
101
=………………………………………………………………………………3分 20020
⑵
1
……………………………………………………………………………………………6分 20
1
=6.5×104…………………………9分 20
C D 60° ⑶1.3×106×
y A 答:略………………………………………………10分 24.⑴见图,………………………………………2分 ⑵
60×π×6
=2π≈6.3,…………………………5分 180
E 数学试卷 第11页(共8页) ⑶过C作CE⊥x轴于E,
O B x 则OE=3,CE=33,∴C(-3,33),……7分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
⎧33=−k⎪⎧2k+b=0⎪5
则⎨;∴解得:⎨…………………………………………………9分
63⎪b=⎩−3k+b=33
⎪5⎩
∴解析式为y=-
3363
x+,……………………………………………………………10分 55
DFOC25.((1)证明:连结OE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DO=OB,…………………………………………………1分 ∵四边形DEBF是菱形,
∴DE=BE,…………………………………………………2分 ∴EO⊥BD ∴∠DOE= 90°
即∠DAE= 90°…………………………………………4分 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E
B
DOFC∴四边形ABCD是矩形………………………………………………5分 (2)解:∵四边形DEBF是菱形,∴∠FDB=∠EDB……………6分 A又由题意知∠EDB=∠EDA………………………………………7分
由(1)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ADF=90°即∠FDB+∠EDB+∠ADE=90°
则∠ADB= 60°…………………………………………………………………………………8分 ∴在Rt△ADB中,有AD∶AB=1:3,即说明:其他解法酌情给分
26.⑴甲厂:200×25%=50;…………………………………………………………2分 ⑵ 乙厂200×40%=80;丙厂:200×35%=70
优品率 (50×80%+80×85%+70×90%)÷200=0.855=85.5% …………………………4分 ⑶设从甲厂购买x件,从乙厂购买y件,丙厂购买(200―x―y)件.
则80%x+85%y+90%(200―x―y)=200×88. 5% ,即2x+y=60; ……………………………6分 又80%x和85%y均为整数. 当y=0时,x=30, 当y=20时,x=20, 当y=40时,x=10,
当y=60时,x=0, ………………………………………………………………………………10分
数学试卷 第12页(共8页)
E
B
AB
=3 …………………………………10分 BC
说明:(给对一组,得一分) 其他解法酌情给分 27.⑴①y=
x(120−x)
, ………………………………………………………………………2分 2
当x=60时,y最大值=1800;…………………………………………………………………………4分 ②过点B作BE⊥AD于E,CF⊥AD于F,
设AB=CD=xcm,梯形的面积为Scm2,则BC=EF=(120-2x)cm, AE=DF=
31
x,BE=CF=x ,AD=120-x, 22
A EFD
∴S=
13·x(240-3x) 22
C B 当x=40,S最大值=12003,……………………………………………………………………7分 S最大值>y最大值……………………………………………………………………………………8分 ⑵方案正确一个得2分,共4分。
方案:①正八边形一半,②正十边形一半,③半圆等
30 30 135° 135°
135° 30 30 24
144° 24 24 144°
半径=60π 144° 144° 24 24
120
数学试卷 第13页(共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