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3安徽省合肥市庐阳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2023安徽省合肥市庐阳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来源:测品娱乐
2023安徽省合肥市庐阳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 下列符合“安全、健康、绿色、舒适”的生产生活理念的是 A.回收塑料,再生减污 B.焚烧秸秆,增肥农田

C.深埋电池,消除污染 D.禁用农药,保护水源

2. “吃出营养、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奶及奶制品中富含钙元素,儿童摄入足量的钙元素可预防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B.谷类物质中富含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糖类,吃越多越好 C.小明晚餐食谱常是馒头、肉类、可乐,他的晚餐营养均衡 D.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防止腐烂

3.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相邻的两种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氮原子的质子数为7 C.氮是农作物生长的必需元素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氮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 D.乙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A.读取液体体积

B.取用固体药

D.塞紧橡胶塞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

5. 安徽盛产茶叶。茶叶中含有一种叫茶氨酸(C7H14O3N2)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氨酸由26个原子构成 B.茶氨酸属于有机物 C.茶氨酸分子由四个非金属元素组D.茶氨酸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7:成 2

6. 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B C 用气筒给自行车车胎打气,车胎膨胀 气体分子体积变大 洗洁精洗涤油污 夏季给家中鱼缸通入空气 乳化作用 夏季温度高,水中氧气溶解度降低 D 将自来水煮沸饮用 杀菌消毒并降低水的硬度 A.A B.B C.C D.D

7. 如图是二氧化碳灭火器,瓶中为液态二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把手和塑料喷管都是合成材料

B.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应手握喷管,对准火焰上部灭火 C.二氧化碳灭火的原理是利用喷出的二氧化碳隔离可燃物 D.在密闭空间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人员应及时离开

8. 氢气和氧气在Pd基催化剂表面可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Pd基催化剂不断减少

B.生成过氧化氢的微观过程的顺序是④③①② C.②为过氧化氢分子,过氧化氢分子中有氧分子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9. 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将氯化氢和CO2分别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都变为红色,所以它们都是酸 B.活性炭能吸附水中溶解的色素和异味,则它能吸附水中所有杂质 C.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伴随着能量变化,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物质则不伴随着能量变化

10.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B C 鉴别蒸馏水和稀氯化钾溶液 分别取样少许加热蒸干,观察是否有固体残留 鉴别化肥NH4Cl和KNO3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除去食品袋内的氧气 加入一小袋铁粉 将气体通入稀硫酸中 C.C

D.D

D 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A.A B.B

11. 数字化实验化学兴趣小组同学采用图1装置对可燃性粉尘爆炸进行探究,爆炸的剧烈程度可用产生的最大压力来衡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性粉尘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B.该实验中施加给打气筒的压力不同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C.根据图2可知,可燃性粉尘颗粒直径越大,爆炸威力越小

D.根据图3可知,容器中可燃性粉尘的浓度越大,爆炸威力越大

12. 如图为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为除去2g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主要步骤有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称量2g的粗盐于烧杯中,并向其中加入50mL的水溶解 C.溶解和过滤步骤中都需要用到玻璃棒,但两次玻璃棒作用不相同 D.可用制得的精盐配制10℃时溶质质量分数为35.8%的氯化钠溶液

二、科普阅读题

1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镁是柑橘生长发育必需的元素。当叶片中镁含量低于3g/g时,通常需要向土壤中施加镁肥。柑橘的生长还与土的酸碱性有关,士壤过酸、过碱均不利于柑橘生长,因此施加镁肥时需考虑土壤酸碱度,当土壤pH>6时,施用硫酸镁30-50kg/亩较适宜;土壤pH<6时,可以施用氢氧化镁30~40kg/亩或氧化镁20-30kg/亩。

通常矿物元素为离子态时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当施加氢氧化镁时,部分氢氧化镁在土壤中水的作用下会生成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1)文中提及的三种镁肥中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该物质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向酸性土壤中施用氢氧化镁,除了可以补充镁元素外,还有的作用是______,该作用的微观实质是______。

(3)根据资料,说说化学在农业上的应用______(写出一余即可)。

三、实验题

14. 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及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⑦的名称是_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选用______(填写编号)组成氧气收集装置。

(3)若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二氧化碳,则应选用的药品是______,制取过程中仪器②的作用是______。

四、流程题

15. 实验室废液中含有银、铜,实验小组利用稀硫酸和铁粉分离回收银和铜,设计如下方案。先在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其成分为银、铜和铁。再对滤渣A按如下流程图处理:

(1)步骤①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

(2)经过步骤②的处理,滤渣的质量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写出步骤④中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4)与将废液直接例入下水道相比,该实验小组做法的优点是______。

五、填空题

16. 近代以来,科学家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认识了水的组成。

(1)1781年,卡文迪许把“易燃空气”与纯氧混合后于密闭容器中引燃得到水。1782年,拉瓦锡在前人的基础上,用图1所示装置进一步研究水的组成。他将收集到的水置于容器A中加热,使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空心铁管(EF),在出口处(K)收集全部生成的气体;冷却至室温,测得铁管质量增加。注:拉瓦锡实验中铁管内发生的反应:

①通过拉瓦锡的实验,可以得出有关水的结论是______(填字母)。 a.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②后经证实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拉瓦锡测得铁管增加的质量大于所收集到氢气质量的8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2)1800年,尼克尔森通过电解法进行水的分解实验,所得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之比约为1:2。在科学史的启示下,兴趣小组向水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用图2

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

①兴趣小组向水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目的是______。

②实验发现,相同时间内,管a与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均小于1:2。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得知,电解过程中石墨会与氧气反应生成CO2从而消耗部分氧气。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③兴趣小组用Ca(OH)2溶液代替NaOH溶液再次进行图2实验,发现a管电极处Ca(OH)2溶液变浑浊,请你分析溶液变浑浊的3个原因:______。

六、计算题

17. 同学们在实验室中做木炭还原3.2g氧化铜的实验,如下图所示。

(1)请计算:理论上至少需要木炭粉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2)实际加入的木炭粉比理论值要多,原因是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