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八年级物理:速度教案

初中八年级物理:速度教案

来源:测品娱乐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速度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speed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原创教学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Design 速度

教材说明:本教案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物理科目 ,主要用途为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事物发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包含电学、光学、力学的应用,使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能严谨地思考,有更多良好的解决方法,进而促进全面发展和提高。内容已根据教材主题进行配套式编写,可直接修改调整或者打印成为纸质版本进行教学使用。 第一学期宜兴市太华中学初二物理教案日期: 课题:速度 课型:新授 教学设计 设计

思路在学生活动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加,增加实验的可视程度,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主设计表格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实验中的缺点并迅速度地想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第 2 页 / 总 7页

原创教学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Design 和

技能①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②了解测量速度的基本方法,测量速度所需要的器材以及器材的使用方法③初步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并学会进行速度单位的换算、 过程 与

方法1、 知道常见的比较速度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比较2、 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并掌握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从测量简单的速度的过程中,知道其它很多速度都是这样测量出来的,由此增加对速度大小及测量方法的感性认识;我国体育健儿奥运会速度项目中的娇人成绩,让同学们领略优秀运动员超人的速度给国家所带来的容誉,适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以此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顽强的拼搏毅力,才可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重点 难点

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比较准确地进行速度的测量,多种方法进行比较 难点

速度的定义式,单位时间和速度的理解,常见两种速度

第 3 页 / 总 7页

原创教学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Design 单位的换算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提要 教 学 环 节 个 人 复 备 一、 复习 旧知 引入 新课

提出问题:放一段《动物世界》中猎豹追捕小动物的场景。再放一段蜗牛爬行的情景。让学生比较两种动物的运动快慢,引入课题“速度” 二、 讲授 新课 (新知 探究)

活动5.5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学生取出两张16开纸a和b ,将a双折一次,将b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落,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部分,让它们从同一高度释放。猜一猜:哪张纸片下落得较快?同学们刚才所说的纸片下落

第 4 页 / 总 7页

原创教学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Design 快,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那你们有没有其它的判断快慢的方法呢?物体运动快慢如何比较呢?凭感觉有时是不准确的,是不科学的我们再做一次实验:让这两张纸片从不同的高度释放,如何来比较他们下落的快慢呢?这和我们在体育比赛中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的方法是不是一样的呢请同学举例那么在体育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所用的比较快慢的方法相同吗?如果回答相同,则提问:“观众也记时间吗?”如果回答不同,则提问:“不同在什么地方呢?”很好,有谁能用简短的语言归纳一下这两种方法呢?我们将这个过程用物理的语言叙述出来就是:观众的方法是谁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谁运动得就快。裁判的方法是谁在相同的路程中所用的时间短,谁运动得就快。好,我们用裁判的办法在来比较一下纸片下落的快慢。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对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方法及步骤的优劣作出评价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了纸片下落的快慢,现在我们就引入一个新名词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速度”。大家将书打开到p109,速度(velocity)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我们一般用字母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提问单位时间的相关问题:实际上日常生活中的单位时间很多,比如:一年、一月、一星期、一天、一小时、一分钟、一秒等等,但是在物理学中,单位时间只有一个国际单位,那就是一秒,

第 5 页 / 总 7页

原创教学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Design 符号为s (second)有了速度这个物理量,我们怎么样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很好,可是怎么知道速度大还是小呢?这里我们引入速度的计算公式。同学们应该数学上早就学过这个公式,就是 :国际单位:米/秒,读做“米每秒”,符号为”m/s”.常用单位:千米/时(km/h),厘米/秒(cm/s)单位换算:1km/h=1000m/3600s=1/3.6

m/s..1m/s=(1/1000km)/(1/3600h)= 3.6km/h刚才我们学习了速度的概念包括它的计算公式,现在就运用它来做“活动5.6”你认为应测量哪些量?用哪些实验仪器?设计表格并算出纸片的下落的速度。 三、 拓展 延伸

教师也可将下一堂课要用到的封闭一小气泡的细长玻璃管作为测速度的一个小实验,让学生来进行速度的测量,这样学生对下一堂课《匀速直线运动》可有一点了解。但是要求要低,只要求测速度,至于做什么运动不要介绍。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可以由它的速度表直接读出。见书上p113。书上例题,讲解解题格式这是一条知道速度,路程,求时间的题。书后习题第一条,乘热打铁,当堂纠正他们解题格式和算法的错误。速度在体育运动中是重要的,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成绩,书p115了解我国运动员在各项大赛夺取金牌

第 6 页 / 总 7页

原创教学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Design 的成绩和速度, 四、 课堂 小结

本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五、 布置 作业

完成课堂训练 板书 设计

速度一、 物体的运动有快慢二、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三、速度的定义:1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单位:国际单位 米/秒(m/s) 常用单位 千米/时(km/h) 厘米/秒 (cm/s) 3计算公式: 教 后 感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第 7 页 / 总 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