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亏平衡分析法把复杂的企业经济活动作了理想化的处理,使问题变得简单明了,用于粗略地估计价格及产量还是十分有用的。对于多品种企业来说,问题显得复杂一些,如何使用盈亏平衡分析,要作技术性处理。若每种产品的生产系统基本,则要把企业管理费合理地分摊到每个品种,才可以对每种产品分别作盈亏平衡分析。(二)因果回归分析预测法。对一般项目而言,产品的价格是一个不确定性因素,然而它和其它不确定性因素(经营成本、主要基准收益率、供求量等)之间经常存在着某种因果关原材料价格、
系,如一种工业品生产量的大幅度增长会导致其市场价格的下降,某种消费品价格的上涨会造成销售量的下降,等等。这种因果关系往往无法用精确的数学公式来描述,只有通过对大量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才能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回归分析就是确定价格和其影通过对价格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处理,研究、响因素之间相关关系和联系形式的方法。运用回归分析法寻找价格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回归模型进行预测的方法,回归分析预测法按照以下顺序开展预就是因果回归分析预测法。
测工作:首先,分析所获得的价格监测数据,确定价格和其他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形式,即建立回归模型;其次,对回归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和统计检验,分析影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程度,确定预测模型;最后,利用确定的回归模型和自变量的未来可能值,分析、研究预测价格结果的误差范围及精度。
因果回归分析法包括一元回归分析预测和多元回归分析预测两种方法。
1、设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x与y之间存在着线性相关关系,x与y的n对观察值为:(x1,y1)(x2,y2)……(xn,yn)。
作者简介:蒋太才,桂林工学院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技术经济评价、财务管理。
谢锡南,桂林工学院管理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经济评价、财务管理。
《现代经济》2008年第7卷第8期(总第94期)
我们可以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通常用最小二乘法来确定回归系数并求出回归直线。如下所示:
Lxx=Σ(xi-x)2=Σxi2=1(Σxi)2
Ni=1i=1i=1Lyy=Σ(yi-y)=Σy=1(Σyi)2Ni=1i=1i=1
2
2i
N
N
N
N
N
N
133
=[(Q2—Q1)/Q1]÷([P2—P1)/P1]
它所表明的是:当价格上升百分之一时,需求量所减少的百当│分数,或者当价格下降百分之一时,需求量所增加的百分数。Ed│<1时,称需求是缺乏弹性的。此时,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小于称需求是富有弹性的,此时,价格变动的幅度;当│Ed│>1时,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从而,可以通过上式来
Lxy=Σ(xi-x)(yi-y)=Σxiyi-1(Σxi)(Σyi)
Ni=1i=1i=1i=1
2
NNNN
进行价格估算。
例,某项目需进口一台设备,该设备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量和价格如下表所示:年份
2001200232003500
2003200440123900
2005
2006
2007
价格(万美元)499547销售量(台)
3580319844004900
2820245054006200
∴a=y-bxb=LxyLxx56108
2
例,在某奢侈品的需求量的变化与价格的变化有如下数据:需求量(y)5价格(x)
4
2013
3016
4017
5019
60652525
9029
12046
若预计2008年的需求量为5500台,以表中所列数据的年份价格弹性系数的平均值作为2008年的价格弹性系数,用价格弹性系数求该设备2008年的国际市场价格。以估计的2008年的国际市场价格作为订货合同的离岸价格,求该设备的到岸价格。(国外运费率5%,国外运输保险费率3‰)。解析如下:
1、2002年的价格弹性系数=[(3500-3200)/3200]/4996)/4996]=-1.04
同理,可算得2003~2007年的价格弹性系数依次为-0.97、--1.07、-0.86、-1.13。1.19、
2、则有2008年的价格弹性系数=-(1.04+0.97+1.19+1.07+0.86+1.13)/6=-1.04
2008年需求量为5500台,价格2008年价格为P,根据价格弹性计算公式有:[(5500-6200)/6200]/[(P-2450)/2450]=-1.04
得到P=2715.97,所以2008年该设备的国际市场价格为2715.97万美元
3、该项目中,该设备的货价为2715.97(FOB价)万美元国外运费=设备离岸价*国外运费率=2715.97*5%=135.80(万美元)
国外运输保险费=(设备离岸价+国外运费)国外运输保=(2715.97+135.80)*3‰=8.55(万美元)
从而,该设备到岸价=设备离岸价+国外运费+国外运输保险费=2860.32(万美元)。
对应地,也可以通过计算供给弹性来估算价格或供给的变化,应注意的是该产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还是缺乏弹性,再进行合理的估算。
除上述几中预测方法外,还有其它一些方法,如影子价格法、投资利润率法、成本利润率法、国际市场价格法等,均可用于价格的预测。
三、小结
技术经济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除对价格进行预测外还需要对项目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考虑和评价,以选择最优方案并达到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应用上述方法进行价格预测的时候,也应遵循一定的原则:①整体性原则,即必须从项目全局出发,把对各个因素的评价结合起来。②效益性原则,即以经济效益的优劣,作为方案取舍的重要原则。③目的性原则,即采用多种方案比较,要求各方案具有可比性,务求达到最优目标。
)(下转第71页
[(4547-
根据表中数据可算出:Σx=495,Σy=208,Σx=35875,Σy=5398,Σxy=13755
2
x=495
11y=208
11Lxy=13755-1×495×208=48345
1111Lxx=35875-1×4952=1496001111∴b=Lxy=48345=0.328Lxx149600a=y-bx=208-0.323×495=4.37
1111∴回归方程为:y=4.37+.323x从而,根据未来对需求的预测,就可以对价格进行相应的预测,并可以算出预测值的精确度及误差范围。
2、设因变量为y(预测对象),自变量为;有n组观察数据。假设各个自变量与因变量y的关系是线性关系,则我们可以赞=b0+b1x1+b2x2+LL+bmxm多元回归分析与y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一元回归分析相似,但计算上更复杂,通常借助计算机软件来解决多元回归的问题。
回归分析法特别是多元回归分析由于考虑了多个影响因素,所得结果精确度也高,因而在各种经济预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计算比较复杂,上例也可用下面的价格弹性预测法来进行计算。
(三)价格弹性预测法。由于未来产品市场产品价格及需求/供给的不确定性,因此对一个项目进行效益的评估预测时,就必须对产品价格进行合理的估算。弹性价格预测发是经济预测中简单实用的一种方法。
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也会引起价格的变动。价格弹性分为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是指某商品的需求量(对企业来说是销售量)变动率与其价格变动率之比。它反映了商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灵敏程度。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的比值就是需求价格弹性的弹性系数。
需求价格弹性的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价格变动的比率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为:Ed=(△Q÷Q)/(△P÷P)
《现代经济》2008年第7卷第8期(总第94期)
那些家庭比较富裕的人来比较,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必须要注重时效性和策略性。也就是说,必须注重人力资本投资能够在短期得到回报,不能像城市人口那样进行深度投资。说简单就是在进行受教育上面的投资,不一定要遵循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其这种投资在正常情况下回报慢,持续时间久。而以上学历的投资。
作为农村受教育主体来看,完全可以采取别的策略。首先,以分析单个主体为出发,当农村某个家庭有一个小孩时,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这里主要是指孩子在小学以及初中学习成绩情况来考察,所以这么考察,在于除了学习成绩外,其他因素比较隐性,不易发觉且不能在人力资本收益中成为主要因素。为此,当我们对这一主体进行分析时,就必须关注其教育中的成绩。如果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其具有明显的接受高等教育的优势,那么选如果主体在学习方择接受传统的高等教育是比较明智的。当然,面无法显示所存在的明显优势,那么就应该改变策略。
从上表可以表明,当前市场对技术型人才需求非常旺盛。那么从市场出发,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就应该转向对专业技术的而这种途径一般又是通过上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及相关培训了。
的技术性培训学校和学院。通过在这些学校的学习,逐渐强化自己的技能,使得学有所用。并且全国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使得管理型人才不断突现,整个市场达到饱和。由于人们普遍把上大学作为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途径,更多的人不愿意从事带有体力活的技术性工作。正因为如此,现在市场上对技术型人才非常渴望,而对于高校毕业的从事管理和软科学的人的需求过软。因此,对于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必须打破这种落后的观念,从实际出发,做市场需要的人才。
然而对于家庭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女应该如何投资呢?最基本的方法还是通过对人力资本投资主体在受教育的各个阶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其到底是上大学还是上职业学校。与上述不同的是,如果该家庭两个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条件,那么就应该比较一下,两个孩子哪个更有优势去接受高等教育,哪个更适合去读技能学校或者职业高中,当然也可以是到那些专门传两个受教授技术的技术性学院进行学习。这种投资的好处在于,育主体,通过自身条件,选择了彼此都擅长的学校。使彼此都发挥了自己的最大优势,这种双向选择无疑是个分担风险的好办法。对于有能力的孩子进行深层次的人力投资时,其回报的几率很大,尽管这种教育持续周期长,且不确定。但是成功的选择会使得其收益具有乘数增长效应。而作为另一个选择读技术学校的孩子来说,从短期来看,他不但可以适应市场需求,而且其回报也是迅速的。这种长期回报与短期回报相结合的方法,在为其分担风险的时候,使得他们的收益最大化。因此,在我看来对于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必须依靠市场,从实际出发,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根据前文所给的表格可以看出,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的主要
参考文献:
[1]劳动力市场网———供求分析
71
方向还是向技术型人才发展。根据2006年和2007年人才市场供求情况来看,对于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应该遵循这样一个过程:
B上职业技校—共赢市场需求—A上高等学校、
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从实际出发,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而根据当前我国的现状来看,劳动力的供求错位,市场对知识型和一般管理型人才的需求,逐渐饱和。而对那些初级和高级技能型人才和管理人才需求比较旺盛。因此,作为农村主体进行投资时,就应该从市场需求出发。对于农村家庭中有一个孩子的家庭来看,应根据其孩子在初中和高中时候的学习成绩来衡量,选择道路A还是B?如果对于一个学习上进,且成绩较好的孩子选择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显然比较合适,惟一的风险就是,选择上大学,给投资主体带来的收益将是漫长的,这种投资也会因为回报时间比较晚,带来一定风险。但,一旦投资成功将是一笔不少的收益。而作为那些本来就不喜欢学习,天生好动的孩子,选择上职业技校,也不失是个很好的选择。首先,选择上职业其次,选技术学校是从自身实际出发的,获得收益的可能性较大。择上职业技术学校可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并且,这种职业性技并随着实践时间的增加,收益也随之增能的培训,获取收益较快。加。那么对于这种有两个孩子的农民家庭来看,选择上什么样的学校,就应该看其当前孩子的比较优势来定。即选择其中一个学习成绩比较好的,来继续接受高等教育。选择一个学习相对差的最后,可以这样评定。当两个孩去进入技校学习,学得一技之长。子在学习的道路上都比较成功,那么作为学习好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那个孩子,他的回报较高,且从深层次改变了自己这种生活状况。而作为学习较差的那个孩子,在短期内使自己的处境也得到改善。因此,采取这种人力资本投资,可以使主体达到共赢。
那么假使主体B根据实际出发,在短期内就取得了收益,使其获益。而主体A来看,由于其选择了长远发展,但当人力资本投资完毕,需要获取收益的时候,市场对这种人才需求减少,甚至完全饱和。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还没有失败。因为他可以通过获取收益较快的那个主体B来缓解当前的压力。从他们在一定时期长远看主体A仍然还是有潜力和实力的。因此,
仍然可以弥补当前带来的暂时性损失而获取收益。而除了上述双重投资办法外,而改用单独投资,其风险则较大。即单纯投资于A或者B,不能使农村人力资本得到发展。
[2]陈国梁.从高职学生的就业流向看就业资源的重点开发.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80)
[3]张凤林.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上接第133页)参考文献:
[1]吴添祖.技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87~90[2]强英.投资项目经济分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0~128
[3]刘晶,卫武.市场价格预测模型体系研究[M].华中科技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11~115
[4]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刘昌兴.价格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83~111[6]钱颂迪.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461~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