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浅析
作者:王文丽 王凤民
来源:《教师·下》2010年第04期
摘要:考试作弊在大学校园里已成为屡见不鲜的现象。本文从高校管理、大学生不良心理以及社会不良因素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防范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对策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重要的检验方式。然而,近年来,考试作弊已成为大学校园里屡见不鲜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不仅破坏了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而且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高校考试管理,杜绝考试作弊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 1.高校管理不善
①教学管理不善。现行高校统一的教学标准和教师之间水平的差异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②考试管理制度执行不力。有的监考教师把本属于正常教学任务的监考当成一种额外的任务,发现学生作弊,视而不见,从而导致学生对考试违纪、作弊的后果也认识不足。③考试安排过于集中。现在高校考试一般都安排在每个学期期末进行,学生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有的学生一天就有要考两门,甚至更多。一些主要课程都是要求背诵、记忆的,学生根本复习不过来。④考核标准不合理。目前,很多本科院校规定,毕业前有挂科者不予毕业,达不到学校规定学分者不予毕业,大学英语四级成绩达不到学校规定分数线者,学校不授予学士学位。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那些基础较差、多次考试通不过的学生为了按时毕业不惜铤而走险。这几个方面的原因都与学生的作弊有直接联系。 2.大学生不良心理的影响
由于部分老师监考不严,使得一部分学生考试时作弊得逞,导致其在以后的考试中总是存在侥幸心理。而有些学生受从众心理和竞争心理的影响,一开始并不认为考试作弊是应该的,但是发现有些学生通过作弊能够轻而易举地通过考试,甚至能得到高分,综合测评中排在了前面,而且获得了奖学金、先进个人、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因此心理不平衡,人家作弊,自己不作弊吃亏。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碍于同学之间的义气,在考场上不好意思拒绝别人,于是采取传递答案、发短信、交换试卷等方式团体作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大幅增加,就业愈来愈紧张。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首先看重的是成绩好、证书多的学生。这种错误的观念造成了很多学生为了证明自己是优秀的,不惜用作弊来提高自己的考试分数,而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为了能在找工作时胜过别人,也加入到作弊的行列。另外,社会上一些人“以权谋私、搞钱学交易、权学交易”的不良现象不可避免地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此外,还有些学生受往年毕业生的影响,认为书本上所学知识在现实工作中根本用不到,学了也是白学,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考试时想办法能及格就行,从而使部分学生忽略了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只在考前突击复习,复习不好则会选择作弊。 二、解决的对策
1.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和诚信教育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诚实和守信是做人的根本原则,使大学生认识到作弊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辅导员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应该深入到大学生中去,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调动其学习主观能动性,平时要加强考试纪律的教育,考试前应该深入地开展诚信考试的宣传,提高考生诚信考试的自觉性,积极营造“诚信考试、遵纪光荣”的考试风气。 2.完善考试管理制度
学校应制定并健全关于考试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考卷的命题、考试组织、评卷、登分等各个环节周密部署,防止试题的泄露和工作失误。同时应加强考试过程的监督,把重点放在防止作弊和抄袭上,杜绝考生把手机和考试有关的资料带入考场。此外,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发现作弊的学生严格处理,绝不留情。最后,加强对监考人员的教育、指导,明确其职责,对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3.改革考试方式
应打破原有考试形式的束缚,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把学生成绩分散到学习的全过程,使考试更公平、更合理。将平时测验、作业、课堂表现、口试等与开闭卷相结合,加大平时成绩在期末成绩总评中的比例。试题考核内容上,应该以主观题为主,减少纯记忆的内容。不准许任课教师期末划重点,防止考生有针对性地准备夹带资料。
总之,高校考试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要不断完善考试管理制度,以人为本,杜绝作弊现象,才能最终促进高校良好的学风形成,真正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