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7867163 U(45)授权公告日 2018.09.14
(21)申请号 201820009219.1(22)申请日 2018.01.03
(73)专利权人 亨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北市(72)发明人 林文宾 詹秉睿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代理人 孙皓晨 李林(51)Int.Cl.
G02C 7/04(2006.01)G02C 7/06(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以非球面构成周边离焦的近视控制镜片(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非球面构成周边离焦的近视控制镜片,该镜片的外表面、内表面为形成有供光线通过以清晰成像于眼球的视网膜清晰影像区上的光学区,且光学区周围围绕有成像于清晰影像区周围的周边失焦影像区上的周边光学区,而该周边光学区的外表面呈非球面状,以通过周边光学区来使通过的光线成像于视网膜前方的周边失焦影像区位置处,此时眼睛为了让远方景物成像在视网膜上,即会放松睫状肌而减少调节,让水晶体变平,进而使周边光学区的影像也能落在视网膜上,以避免眼球上的睫状肌长时处于紧绷痉挛状态,如此防止眼轴拉长,从而达到有效延缓或阻止近视偏差程度加深的目的。
CN 207867163 UCN 207867163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以非球面构成周边离焦的近视控制镜片,该镜片包括外表面及内表面,并在外表面、内表面形成有供光线通过以清晰成像于眼球的视网膜清晰影像区上的光学区,且光学区周围处围绕有成像于清晰影像区周围的周边失焦影像区上的周边光学区,其特征在于:
该周边光学区具有使通过的光线成像于眼球的视网膜前方的周边失焦影像区位置处的非球面状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以非球面构成周边离焦的近视控制镜片,其特征在于:该镜片为眼镜的镜片或镜框眼镜的镜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以非球面构成周边离焦的近视控制镜片,其特征在于:该镜片的内表面呈球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以非球面构成周边离焦的近视控制镜片,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区及周边光学区的外表面呈非球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以非球面构成周边离焦的近视控制镜片,其特征在于:该镜片的周边光学区周围处围绕有非视觉区域的盲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以非球面构成周边离焦的近视控制镜片,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区外表面的离心率为小于周边光学区外表面的离心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以非球面构成周边离焦的近视控制镜片,其特征在于:该镜片的周边光学区的度数介于0度~-2000度,该周边光学区的离心率介于0~1.74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以非球面构成周边离焦的近视控制镜片,其特征在于:该镜片的周边光学区的远视度数于0度~800度,该周边光学区的离心率介于0~0.506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以非球面构成周边离焦的近视控制镜片,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区与周边光学区的外表面间连接有衔接段,而该衔接段的离心率介于光学区至周边光学区之间。
2
CN 207867163 U
说 明 书
以非球面构成周边离焦的近视控制镜片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非球面构成周边离焦的近视控制镜片,尤指镜片的周边光学区的外表面呈非球面状,以利用非球面状的外表面来有效控制近视,进而有效延缓近视加深,如此达到用以矫正近远视的目的。背景技术
[0002]随着各种电子、电气产品的研发、创新,带给人们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上许多便捷,尤其是3C电子产品的大量问世,更造成在通讯及网际网路的应用的普及化,以致许多人沉浸在3C电子产品的使用领域中,长时间大量应用3C电子产品,不论是上班族、学生族群或是中老年人等,涵盖的范围也相当广泛,进而衍生出低头族的现象,也因此造就许多人的眼睛视力减损、伤害等情况日趋严重,近视人口也就相对提高。[0003]然而,为了矫正近视的情况,便必须配戴镜框眼镜或眼镜来进行视力矫正,而镜框眼镜或眼镜系通过镜片的光学区、周边光学区的内、外层不同曲率的设置模式,以供外部物体的光线能够清晰及品质不失真的投影成像于眼球的视网膜上,再通过周边光学区使光线成像于视网膜前的预定视点,即可达到于眼球视野提供清晰的影像,而由于周边视野的度数略有不足,进而达到延缓或阻止近视加深的视力矫正的效果,而一般周边光学区则是采用较光学区的度数减少的预设度数单一曲率,但是人的眼球及视网膜并不是绝对规律的形体,因此镜框式眼镜或眼镜与视网膜在周边光学区位置深度的距离实际上并不会相同。[0004]是以,如何解决目前镜片于周边光学区制作时无法符合视网膜位置与形状,以致于无法达到预期的延缓或是阻止近视加深的目的,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0005]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以非球面构成周边离焦的近视控制镜片的新型专利。[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7]一种以非球面构成周边离焦的近视控制镜片,该镜片包括外表面及内表面,并在外表面、内表面形成有供光线通过以清晰成像于眼球的视网膜清晰影像区上的光学区,且光学区周围处围绕有成像于清晰影像区周围的周边失焦影像区上的周边光学区,其特征在于:
[0008]该周边光学区具有使通过的光线成像于眼球的视网膜前方的周边失焦影像区位置处的非球面状外表面。
[0009]所述以非球面构成周边离焦的近视控制镜片,其中:该镜片为眼镜的镜片或镜框眼镜的镜片。
3
CN 207867163 U[0010]
说 明 书
2/3页
所述以非球面构成周边离焦的近视控制镜片,其中:该镜片的内表面呈球面状。
[0011]所述以非球面构成周边离焦的近视控制镜片,其中:该光学区及周边光学区的外表面呈非球面状。
[0012]所述以非球面构成周边离焦的近视控制镜片,其中:该镜片的周边光学区周围处围绕有非视觉区域的盲区。
[0013]所述以非球面构成周边离焦的近视控制镜片,其中:该光学区外表面的离心率为小于周边光学区外表面的离心率。
[0014]所述以非球面构成周边离焦的近视控制镜片,其中:该镜片的周边光学区的近视度数介于0度~-2000度,该周边光学区的离心率介于0~1.740之间。[0015]所述以非球面构成周边离焦的近视控制镜片,其中:该镜片的周边光学区的远视度数于0度~800度,该周边光学区的离心率介于0~0.506之间。[0016]所述以非球面构成周边离焦的近视控制镜片,其中:该光学区与周边光学区的外表面间连接有衔接段,而该衔接段的离心率介于光学区至周边光学区之间。[0017]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在于该镜片的外表面、内表面为形成有供光线通过以清晰成像于眼球的视网膜清晰影像区上的光学区,且光学区周围围绕有成像于清晰影像区周围的周边失焦影像区上的周边光学区,而该周边光学区的外表面呈非球面状,即可通过非球面状的周边光学区来改变视网膜上的成像,进而使通过的光线成像于视网膜前方的周边失焦影像区位置处,此时,眼球为了让远方景物成像在视网膜上,便会放松睫状肌而减少调节,使水晶体变平,进而使周边光学区的影像也落在视网膜上,以避免眼球上的睫状肌长时处于紧绷痉挛状态,如此防止眼轴拉长,从而有效延缓或阻止近视偏差程度加深,进而达到矫正、改善近视的目的。
[0018]本实用新型的次要优点在于该镜片的内表面呈球面状,所以镜片在验配的流程,以及制造的过程中,会较为简单,进而达到提升产品合格率的目的。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光路示意图。[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0021]附图标记说明:1-镜片;11-外表面;12-内表面;13-光学区;131-衔接段;14-周边光学区;15-盲区;2-眼球;21-视网膜;211-清晰影像区;212-周边失焦影像区;22-睫状肌;23-水晶体。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0023]请参阅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光路示意图及平面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该镜片1(如:眼镜的镜片1或镜框眼镜的镜片1等)包括外表面11及内表面12,并在外表面11、内表面12形成有供光线通过以清晰成像于使用者眼球2的视网膜21清晰影像区211﹝即为视网膜21的黄斑中心凹(fovea)﹞上的光学区13,且光学区13周围处围绕有成像于清晰影像区211周围的周边失焦影像区212(该周边失焦影像区212围绕在黄
4
CN 207867163 U
说 明 书
3/3页
斑中心凹周围处)上的周边光学区14,再于周边光学区14周围处围绕有非视觉区域的盲区15。
[0024]上述镜片1的内表面12呈球面状(spherical),且镜片1的光学区13的外表面11则呈非球面状(aspheric),而该周边光学区14的外表面11也呈非球面状。
[0025]且上述周边光学区14的外表面11为可通过离心率(Eccentricity)的改变(即外表面11上的A点的离心率为不同于B点的离心率),来使外表面11呈非球面状,而该镜片1的周边光学区14的近视度数介于0度~-2000度时,其周边光学区14的离心率介于0~1.740之间,而若周边光学区14的远视度数介于0度~800度时,其周边光学区14的离心率则介于0~0.506之间。[0026]然而,上述镜片1的光学区13外表面11的离心率为必须小于周边光学区14外表面11的离心率,以使周边光学区14的负屈光度数可低于光学区13,且该光学区13与周边光学区14的外表面11之间为可通过衔接段131结合为一体,而该衔接段131的离心率介于光学区13至周边光学区14之间。
[0027]当使用者欲矫正近视(即眼球2成像距离过短)时,可先配戴镜片1,使光线通过于镜片1的光学区13时,会于眼球2视网膜21的清晰影像区211上成像,而当光线通过于镜片1的周边光学区14时,其因周边光学区14的负屈光度数为低于光学区13,且因周边光学区14的外表面11呈非球面状,所以周边影像都会成像于视网膜21的周边失焦影像区212前方处,此时,眼球2为了让远方景物成像在视网膜21上,便会放松睫状肌22而减少调节,以使水晶体23变平,进而使周边光学区14的影像也能落在视网膜21上,如此避免眼球2上的睫状肌22长时处于一紧绷痉挛状态,以防止眼轴拉长,从而有效延缓或是阻止近视偏差程度加深,进而达到用以矫正、改善近视的效果。[0028]然而,当远视使用者欲矫正近视时,亦可配戴镜片1,使光线通过镜片1的光学区13处时,可同样成像在视网膜21的清晰影像区211上,而当光线经过镜片1的周边光学区14时,其光线也会成像于视网膜21前方的周边失焦影像区212位置处,以避免眼轴拉长,进而有效延缓或是阻止近视偏差程度加深,藉此达到用以矫正、改善远视的效用。[0029]另外,该镜片1的内表面12呈球面状,所以镜片1在验配的流程,以及制造的过程会较为简单,进而达到提升产品合格率的效果。[0030]是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本实用新型为主要针对该镜片1的周边光学区14的外表面11呈非球面状,即可通过非球面状的外表面11来有效控制近远视,且有效延缓近视加深,如此达到用以矫正近远视的效用,故举凡可达成前述效果的结构、装置都应受本实用新型所涵盖,此种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合予陈明。
5
CN 207867163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6
CN 207867163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