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8高中语文诗歌之部第三单元李凭箜篌引教师用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18高中语文诗歌之部第三单元李凭箜篌引教师用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来源:测品娱乐
李凭箜篌引

一、字音认读

1.箜篌(kōnɡ hóu) 2.颓不流(tuí) 3.神妪(yù) ....4.女娲(wā) 5.瘦蛟舞(jiāo) 6.露脚(lù) ...二、词语积累

1.吴丝蜀桐张高秋 ...

2.李凭中国弹箜篌 ..3.昆山玉碎凤凰叫 ...4.芙蓉泣露香兰笑 ...5.石破天惊逗秋雨 .6.露脚斜飞湿寒兔 ..三、佳句诵读

1.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 2.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3.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4.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 5.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

说作者

(一)简介:李贺(791-817),字长吉,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南宜阳西)人。为唐宗室之后,家居昌谷。自幼家贫,却才华横溢,终身抑郁不得志,27岁去世。一生精力用在诗歌创作上,曾在长安做了三年奉礼郎的小官。

(二)作品:著有《昌谷集》,名篇《老夫采玉歌》《雁门太守行》等。

(三)评价:唐浪漫主义诗人,从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代表诗人。其诗风奇崛幽峭,秾丽凄清,被后人称为“长吉体”。

寻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李

- 1 -

张:演奏

高秋:指弹奏的时间 中国:即国中,国都长安之中 昆山玉碎:形容乐音清脆 香兰笑:形容乐声清丽 逗:引

露脚:露珠下滴的形象说法

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之至文”。

链常识

1.长吉体:指唐元和年间诗人李贺的诗作所独有的风格意境。李贺字长吉,故名长吉体。长吉体诗在构思、意象、遣词、设色等方面表现出新奇独创的特色。在构思与艺术想象上具独创性,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和怪诞、华美的语汇,创造出异想天开、从未有过的意象。在遣词与设色方面,多用“泣”“腥”“冷”“血”“死”之类的字眼以及“冷艳怪丽”的风格,使诗歌带有伤感冷艳的风格,表现苦闷情怀。

2.引:引与行、歌、吟,都是古诗的一种体裁。汉魏以来的乐府诗,属于古体诗,在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方面都比较自由,有的诗中间还可以换韵,其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1.本诗重点表现李凭精湛的弹琴技艺,但开头一句却写箜篌的构造,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2.哪两句诗文是直接描写乐声的?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提示:“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运用通感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以声写声,以形写声。“昆山”句是以声写声;而“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

3.“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两句中哪一个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老鱼跳波瘦蛟舞”中诗人用“老”和“瘦”两个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有何妙处?

提示:前一问:“逗”。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而且,石破天惊、秋雨滂霈的景象,也是音乐形象的示现。

后二问:诗人运用反衬的手法,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乎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其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4.后八句是从哪个角度描写乐声的?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提示:这长长的一段都是从侧面写出了李凭弹奏乐曲时所产生的动人心弦的效果。以音响效果,侧面烘托弹奏者的技艺高超。同时想象丰富,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

- 2 -

一、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咏怀二首(其一)

[唐]李贺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注] ①李贺写此诗时,因不得举进士而赋闲在昌谷家中。②长卿:司马相如的字。司马相如在景帝时任武骑常侍,武帝时拜孝文园令,都是闲职,与他的才华、抱负极不相称。后来他弃官而去,闲居茂陵家中。③一简书:汉武帝在司马相如去世后才把他的《封禅书》奉为至宝,躬行实践。

1.“惟留一简书”中的“惟”字有何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鉴赏诗歌中虚词的妙用,可从“惟”的含义和表露的情感角度综合分析。 答案:一个“惟”字表明满腹经纶的司马相如,其全部才华却只体现在一篇《封禅书》上,反映了司马相如生前的落寞,批判了当权者不重视人才的行为。

2.本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诗歌后面的注释看,李贺是借司马相如的不得志来表达自己的“不得举进士而赋闲”,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手法应为用典。

答案:用典。诗人借咏司马相如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怨愤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其五)

[唐]岑参

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 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其六)

[唐]岑参

暮雨旌旗湿未干,胡烟白草日光寒。

- 3 -

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

3.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从“蕃军遥见汉家营”,可以看出战前呈两军对垒的形势。从“暮雨旌旗湿未干”,则可知战事告捷有赖雨夜偷袭的成功。

B.“满谷连山遍哭声”是夜袭时的实况,但诗人没有完全按实况的顺序安排,而是将这遍地哭声安排在描写两军对垒句前,这就产生了一种先夺其志(斗志)的效果。

C.“万箭千刀一夜杀”展现夜袭的激烈战斗场面,字里行间充满刀光剑影;句中连用“万、千、一”三个数字,深刻地描写了战争的激烈和厮杀的残酷无情。

D.结合第二首诗来看,“平明流血浸空城”表现战血和泪水相掺和,红成一片。在前句杀声哭声震天的描写后,出现这个画面,又产生了死一般沉寂的效果。

E.“暮雨旌旗湿未干”一首写战斗结束后天明时的情景,“暮雨旌旗湿未干”与“平明流血浸空城”,都以“湿”的场面,显示出战事刚刚结束,杀气尚未全消。

解析:选BD B项,“在两军对垒句前”错误,应是“在两军厮杀句前”。D项,“和泪水相掺和”错误,应是“和雨水相掺和”。

4.这两首诗描写战争场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首,正面描写战争。蕃军从梦中惊醒,已是杀声震天,战场一片哭声,血流成河。诗人通过对战争的直接描写,表现戍边将士的英雄气概。

第二首,侧面描写战争。诗人通过描写战斗结束后的天明时分,战场上失去主人的胡人战马“空鞍”,来暗示昨夜战斗的激烈,含蓄、内敛。

二、语言应用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它既能将不同产业领域牵引到一起,实现跨界融合,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不同行业的产业技术及产品升级换代更快。但从现状来看,各个行业的数据信度、行业之间的信誉担保不一定到位,以及互联网在各地使用的不平衡,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能使“互联网+”快速健康地发展,除了平台的技术提升、云计算等科技投入外,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行业之间在框架内和法律保障下进行

- 4 -

合作。

答案:①又能为各个行业提供创新的动力(创新的技术平台) ②制约着“互联网+”的快速健康发展

③国家要提供指导和法律依据

- 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