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及其评价

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及其评价

来源:测品娱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12月 长春党校学报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of Changchun Municipal Committee Dec.。2006 [General Na1 01)Na6 第6期(总第101期) 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及其评价 许娜,赵天虹 (长春税务学院 经济学系, 吉林 长春 130117) [摘 要]我国当前收入差距呈现出扩大趋势,既有客观原因,也有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从判断两极分化的四个标准来看,我国还 未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但由于收入差距与两极分化之间的联系,要提高对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的重视,采取措施防止两极分化。 [关 键 词]收入差距; 两极分化; 基尼系数 [中图分类号】F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oos一8466(2006)06—0032—02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 左右,中部和东部则分别为90%和130%。 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是构建和谐 第四,行业间收入差距明显扩大。目前金融保险、 社会的重要内容。认清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 邮电通信、交通运输等垄断性行业与农林牧渔、批发 实质,正确区分收入差距与两极分化的界限,对于制 零售等传统行业之间的差距呈继续扩大之势。 定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促 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社会成员具有重 二、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要的意义。 第一,城乡劳动生产率的差异。首先,我国目前的 农业生产主要是手工、半手工为主的体力劳动,农业 一、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 机械化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而城镇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收 以二、三产业为主,使科技的发展有一个较大的空间, 入分配的基本格局存在以下特点。 劳动与机器的配比比较适当,因此劳动生产率提高较 第一,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2004年城镇居民 快。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了收入的高低,劳动生产 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421.6元,而农村只有2936.4 率的差距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其次,农业 元,不到城市居民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这一比例低 产出品是作为工业原材料或必需消费品,而农业投入 于2000年和2001年,与2003年基本持平。值得注意 品则是工业产品,造成投入和收入的双重剪刀蓑,即 的是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比现行统计资料还要大 农民取得收入时的低价,进行投入时的高价,以及城 一些。首先,农民人均纯收入不仅包括实物性收入,而 镇产业投入时的低价和取得收入时的高价,表现为较 且还包括用作生产资料的投入,如果仅考虑货币收 大的差距。 入,差距将扩大到4倍多;其次,统计资料没有显示城 第二,地域差异和历史传统的差异。各地区经济 乡居民在福利方面的差别,如果考虑城市居民能够享 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受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我国 受到的住房公积金、医疗、失业、养老保险,以及教育 东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气候宜人,并且较早接受了 保障,则这种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到6倍多;再次,由于 对外开放的发展意识,历史基础也比较好,而中西部 城市高收入群体存在较大的隐性收入,统计时难以覆 地区以高原为主,交通闭塞、气候干燥,经济发展较 盖,则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存在一定的低估。 晚,并且受到意识和环境等方面的制约,虽然中西部 第二,城镇居民及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明 一些省份是能源大省,但这些资源在相当长的时间并 显。城镇居民最高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的差距由 没有完全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和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1998年的4.40倍扩大到2003年的8.50倍,这一数据 的价格形成机制,造成资源产品价格总体水平偏低, 在2002年是5.74倍,而2003年出现了城镇低收入者 不能获得应有的利润。 一 收入负增长,农村低收入者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放慢, 第三,劳动者禀赋的差异。在现阶段劳动仍作为 2002年农村低收入户收入增长速度是4.77%,2003年 一种谋生的手段,要靠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取得 下降到1.05%,而农村高收入户的收入增长速度近几 收入。不同劳动者由于个人禀赋不同,必然具有不同 年都超过了6%。 的劳动生产率。能力的差别又会引导劳动者进入不同 第三,地区间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目前农村的地 的地区和行业,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个人之间的差别 区性差距要大于城镇的地区性差距,西部城镇居民家 进一步扩大了收入差距。 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O%左右,而西 第四,市场机制自发作用造成的差异。市场机制 部农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 的竞争性在配置资源时使稀缺资源的所有者取得较 [收稿日期]2006—07-15 [作者简介]许娜(1982一),女,山西晋中人,长春税务学院经济学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 赵天虹(1981一),男,吉林长春人,长春税务学院经济学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 一3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高收入。市场机制下,供求规律通过买者和卖者之间 的竞争决定了资源的价格。由于客观原因形成的稀缺 资源所有者会形成收入上的“马太效应”,从而扩大了 收入差距。那些先天有竞争优势的阶层会获得进一步 发展的有利机会,从而获得的财富越来越多,而低收 入阶层在个人能力、知识积累 、经济基础方面都处于 劣势,获取财富的机会越来越少。改革是对经济利益 的重新调整,这种调整靠市场完成,市场靠效率这一 衡量指标完成这种调整工作,对不同起点的经济主体 按同样的规则进行社会产品的初次分配,产生的收入 差距是不可避免的。 第五,不完善产生的差异。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建设初期竞争机会不均等,这主要是因为一些人或 就业之后很长时间也难以达到。这一方面说明,中国 普通人群消费能力特别是对奢侈品的消费能力较弱, 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高收入者在很大程度上抬高了 这个平均数并把财富大量用于奢侈品的购买,这两个 相反的购买行为势必会打击中低收入者的主观承受 能力,引起他们的不满。 第三,判断。这~判断标准主要是看国家的 方针是不是仅为高收入者,为拥有巨额财富的私 人利益服务,为维护有钱人的利益服务。由于我国的 国家性质及执政党的宗旨,充当富有者代言人的可能 性几乎不存在。通过2006年工作报告也可以看 出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各地区之间协调发展方 面所作出的努力。 行业利用计划经济时代就具有的某些优势,以及通过 寻租行为获得竞争优势,成为市场垄断者或先人者。 对市场的率先控制,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不完善, 使得一些原本可以自由进入的行业,受其他因素干扰 较多,没有形成卖方竞争。一些行业集团依托公有制 背景和保护,利用垄断地位、背景和不 平等价格垄断市场,获得巨大超额利润。这些利润又 以各种形式和手段,最终或全部或部分变成这些垄断 行业和企业从业人员的个人收入,如电力、电信、烟 草、金融、民航、铁路等,而一些充分竞争行业,如批发 零售等,则由于价格低而处于微利状态。 由上可见,能够带来收入的最终产品或生产要素 在最初就由于不可避免的客观原因存在差别,而在后 天利用上,无论是经济还是制定都在某种程 度上使这种先天收入差距扩大,从而造成收入分配上 的差距不断扩大。 三、正确评价我国当前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 我国目前虽然存在较大的收入差距,在收入分配 上呈现出“金子塔”形状,但不能笼统地认为已经出现 两极分化,判断两极分化有以下几点标准: 第一,事实判断。即根据基尼系数等衡量社会收 入分配差距程度。通常认为当基尼系数在0.2以下时 表示绝对平均;为0.2—0.3时表示比较平均;为0.3— 0.4时表示基本合理;为0.4—0.5是表示差距较大;0.4 是国际上通用的警戒线,0.5时两极分化线,0.6意味 着社会可能会出现。根据测算,我国的基尼系数 在0.39-0.5之间,还没有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 第二,价值判断。这主要从居民对收入差距的承 受力上体现出来。从产生收入差距的来源上看,社会 居民对于正常收入导致的差距一般是可以接受的,但 对于非正常收入以及显示性消费质疑较大,特别是一 些高收入群体的收入中非正常收入占有很大比重。世 界银行在第60届联合国首脑峰会期间公布了一份长 达190页的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的人均财富为9387 美元,不到美国人均财富的2%。同时,有关研究报告 预测,2005年至2008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年增长率 将达20%;2009年到2015年年增长率为10%左右; 2015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将突破115亿美元,占全 球消费总量的29%,将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 奢侈品市场。人均财富9387美元对于中国普通人群 来说是一个相当高的标准,即使是较高学历的人群在 第四,发展判断。这主要是从贫困人口以及低收 入者后代的发展状况判断,即他们的后代能否获得一 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在竞争起点上缩短与高收入 者后代的差距。这一判断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 在这些后代成人后,计算他们摆脱当年贫困状况的百 分比,与那些高收入者的后代延续当年富有状况的百 分比,比较二者是否有缩小的趋势。有关发展这一判 断标准,既可以是一个能够量化的客观指标,对于居 民来说又可以以一种预期的形式构成主观承受力的 重要一环。在中国这个强调家庭意识的国家,后代的 发展状况是长辈承受现状的巨大动力。目前来看,教 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加强,使得低收入者对自己后代 的发展能力表现出较高的期待,这也抑制了两极分化 出现的可能。 四、缩小我国当前收入差距扩大的几点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我国虽然还没有在收入 分配上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但应认清收入差距会朝 两方面发展:一是通过发展显示其积极的一面缩小这 种差距;二是进一步扩大导致两极分化。因此应正确 对待对于这一现状,采取有效措施缩小收入差距。 第一,在短期加强预警监控和调查。不仅要加强 对收入分配客观数字的调查和统计,也要做好对居民 特别是低收入者可承受能力的主观价值判断调查,并 以此作为国家再分配的依据,在收入差距较大且在较 短时间内无法有效改善的情况下。增强低收入群体对 收入差距的承受能力。 第二,在中期有效实施国家对收入的再分配。调 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加强对农村的社会保障投 入,建立适应进城务工的农村流动人口特点的保障体 系,将农村人口纳入养老、医疗保险行列,缩小城乡隐 性收入差距,将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由生存层次转向 发展层次,关注落后地区教育问题,特别是贫困人口 后代的高等教育问题,缩小社会不同群体发展机会的 差异。 第三,在长期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深化改革在发展中完善经济和政治;加快产 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和支持中小企 业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改变 垄断行业收入畸高的状况;实施积极的就业,广 开就业门路特别是扩大农民就业渠道。 [责任编辑:林澍] 一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