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计算机监控系统维护规程

计算机监控系统维护规程

来源:测品娱乐
QB/SSD 103.03.02-2008

计算机监控系统维护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规程规定了三门峡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规范要求和日常维护。

1.2 本规程仅适用于三门峡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维护操作与检修。

1.3 本厂从事本专业的检修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本规程,其他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应熟悉本规程。

2 一般规定

2.1 监控系统的维护采取授权方式进行。权限分为系统管理员、一般维护人员

2.2 系统管理员负责监控系统的帐户、密码管理和网络、数据库、程序备份、历史数据备份、系统安全防护的管理。监控系统中的其他维护工作,可由一般维护人员完成。

2.3 所有帐户及其口令的书面备份及程序备份、历史数据备份应密封后交生计档案资料室保存,以备紧急情况下使用。

2.4 对监控系统程序流程、模拟量限值、模拟量量程、保护定值的修改,须持技术管理部门审定下发的定值通知单进行。

2.5 对监控系统所做的维护、缺陷处理、技术改进等工作应设置专用记录本记录相关内容。

2.6 对监控系统软件的修改,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并经技术管理部门审定后执行。修改后的软件应经过模拟测试和现场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实施软件改进前,应对当前运行的应用软件进行备份并作好记录。改进实施完成后,应做好最新应用软件的备份,及时更新软件功能手册以及相关运行手册。若软件改进涉及到多台设备,且不能一次完成时,采用软件改进跟踪表,以便跟踪记录改进的实施情况。

2.7 遇有硬件设备需要更换时,应使用经通电老化处理检验合格后的备件。

2.8 更换硬件设备时,应采取防设备误动、防静电措施,并做好相关记录,更新相关台帐。

2.9 当与对外通信及与调度高级应用软件相关的硬、软件需要更新时,应取得对方的许可后方可进行。

3 设备巡检

3.1 每天巡检内容

a) 检查计算机房空调设备运行情况和机房,湿度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b) 检查监控系统各设备工作状态指示是否正常。

c) 检查监控系统网络运行是否正常。

d) 检查监控系统内部通信以及系统与外部通信是否正常。

e) 检查由监控系统驱动的模拟显示屏显示是否正常。

f〉检查实时数据刷新、事件、报警是否正常。

3.3 每周巡检的设备

a) 检查监控系统时钟是否正常,各设备的时钟是否同步。

b) 检查监控系统电源部分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是否正常。

c〉检查设备、盘柜冷却〈通风〉风机〈扇〉运行是否正常。

d〉检查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软件工作是否正常。

e) 检查报表生成与打印、报警及事件打印、屏拷等功能是否正常。

f) 审计、分析、检查操作系统、数据库是否正常。

g) 检查历史数据库备份装置是否工作正常并检查磁盘空间,保持足够的磁盘空间裕量。

h) 检查计算机设备CPU负荷率、内存使用情况、应用程序进程或服务的状态。

3.4 做好每次巡检工作记录。

4 设备维护

4.1设备定期维护每月进行一次

4.2完成定期巡检内容外工作

QB/SSD 103.03.02-2008

a〉主、备用设备的定期轮换。

b〉对设备进行停电清灰除尘。

c〉检查磁盘空间,清理文件系统。

d〉软件、数据库及文件系统备份。

e〉数据核对。

4.3 上位机设备的维护

4.3.1 对上位机监控计算机主机及网络设备每年进行停电除尘一次。

4.3.2 上位机设备每半年冷启动一次,以消除由于系统软件的隐含缺陷对系统运行产生的不利影响。

4.3.3 对计算机附属的光盘驱动器等应使用专用清洁工具进行清洁对机房内显示器、键盘、鼠标的清洁必须每月进行一次。

4.3.4 检查通信软件的运行情况,进行数据核对,以确保数据通信的正确。

4.3.5 检查机组运行监视程序工作的正确性。

4.3.6 定期做好应用软件的备份工作。软件改动后立即进行备份,在软件无改动的情况下,每年备份一次,备份介质应实行异地存放。

4.3.7 做好软件版本的管理工作,确保保存最近三个版本的软件。

4.3.8 检查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监视与保护程序的限值的设置情况。

4.3.9 对数据库、文件系统进行备份。

4.3.10 检查UPS系统,每半年对蓄电池进行一次充放电维护。

4.4 现地控制单元的维护

4.4.1 现地控制单元设备每年进行停电除尘一次。

4.4.2 定期备份现地控制单元软件,无软件修改的备份一年一次,有软件修改的,修改前后各备份一次。

4.4.3 现地控制单元随被监控的设备定检进行相应的检查和维护

a) 现地控制单元工作电源检测并试验。

b) 电源、风机设备检查和处理。

c) 模拟量输入模件通道检查。

d) 开关量输入模件通道检查。

e) 开关量输出模件检查。

f) 事件顺序记录模件通道检查。

g〉测速装置通道检查。

h〉测温模件通道检查。

i〉同期装置参数检查。

J〉网络连接线缆检查。

k) 光纤通道检查。

1) 现地控制单元与远程I/0柜的连接、通信检查与处理。

m) 现地控制单元与上位机通信通道的检查与处理。

n) 现地控制单元与其他设备的通信检查与处理。

o) I/0接口连线检查、端子排辉、钉紧固。

p) I/0接口连线绝缘检查。

q) 控制流程的检查与模拟试验。

s) 时钟同步测试。

5 常见故障处理

5.1 上位机设备与现地控制单元数据通信故障处理

5.1.1 模拟量或开关量单点数据异常

a) 在上位机设备侧退出与该异常数据点相关的控制与调节功能。

QB/SSD 103.03.02-2008

b) 检查对应现地控制单元的数据采集模件。

c) 检查变送器、模拟量采集板、I/0板、通道光隔等硬件设备。

d) 必要时,做好相关安全措施后在现地控制单元侧重启通信进程。

5.1.2 上位机设备与现地控制单元通信中断

a) 退出与该现地控制单元相关的控制与调节功能。

b) 检查上位机与对应现地控制单元通信进程。

c) 检查现地控制单元工作状态。

d) 检查现地控制单元网络接口模件以及相关网络设备。

e) 检查通信连接介质。

f) 必要时,做好相关安全措施后在上位机设备和现地控制单元侧分别重启通信进程。

5.2 通信机与调度数据通信故障处理

5.2.1 部分遥信、遥测数据异常

a) 接调度值班人员通知,运行值班人员应立即通知维护人员,两端维护人员共同进行处理。

b) 退出与异常数据点相关的控制与调节功能。

c) 检查对应现地控制单元数据采集通道情况。

d) 检查相关数据通信进程以及通信数据配置表。

e) 必要时,做好相关安全措施后在现地控制单元侧重启通信进程。

5.3 测点异常处理

5.3.1 模拟量测点异常

a) 退出与该测点相关的控制与调节功能。

b) 采用标准信号源检测对应现地控制单元模拟量采集通道是否正常。

c) 检查相关电量变送器或非电量传感器是否正常。

d) 检查数据库中相关模拟量组态参数是否正确。

5.3.2 温度量测点异常

a) 退出与该测点相关的控制与调节功能。

b) 用标准电阻检验对应现地控制单元温度量测点采集通道是否正常。

c) 检查温度传感元件。

d) 检查现地控制单元数据库中相关温度量的组态参数是否正确。

5.2.3 开关量测点异常

a) 退出与该测点相关的控制与调节功能。

b) 短接或开断对应现地控制单元开关量采集通道以检测模件是否正常。

c) 检查现场开关量输入回路是否短接或断线。

d) 检查现场设备是否正常。

5.2.4 控制、调节异常处理

5.2.4.1 控制操作命令无响应

a) 检查工作站CPU资源占用情况、及主从切换试验。

b) 检查监控系统网络通信是否正常。

c) 检查相关控制流程是否出错。

d) 检查联动设备动作条件是否满足。

e) 检查相关对象是否定义了不正确的约束条件。

5.2.4.2 系统控制命令发出后现场设备拒动

a) 检查开关量输出模件是否故障。

b) 检查开关量输出继电器是否故障。

c) 检查开关量输出工作电源是否未投入或故障。

QB/SSD 103.03.02-2008

d) 检查柜内接线是否松动:控制回路电缆或连接是否故障。

e) 检查被控设备本身是否故障。

5.2.4.3 系统控制调节命令发出后现场设备动作不正常

a) 检查现场被控设备是否故障。

b) 检查控制电压是否正常。

c) 检查调节参数设置是否合适。

5.2.4.4 控制流程退出

a) 检查相应判据条件是否出现测值错误。

b) 检查判据条件所对应的设备状态是否不满足控制流程要求。

c) 检查判据条件限值是否错误。

5.2.4.5 机组有功、无功功率调节异常处理

a) 退出该机组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退出该机组的单机功率调节功能。

b) 检查调节参数是否正常。

c) 检查现地控制单元有功、无功功率控制调节输出通道(包括I/0通道和通信通道)是否工作正常。

d)检查调速器或励磁调节器工作是否正常。

5.2.4.6 机组自动退出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

a) 检查调速器是否故障。

b) 检查励磁装置是否故障。

c) 检查机组给定值调节是否失败或超调。

d) 检查是否因测点错误而出现机组状态不明的现象。

e) 检查机组现地控制单元是否故障。

f) 检查机组现地控制单元与上位机设备之间的通信是否中断。

6 报表及事件记录异常处理

6.1 不能打印报表、报警列表、事件列表

a) 检查打印机是否缺纸、打印介质是否需更换。

b) 检查打印机自检是否正常。

c) 检查打印队列是否阻塞。

6.2 部分现地控制单元报警事件显示滞后

a) 检查事件列表,确认其他节点的事件正常。

b) 检查对应现地控制单元时钟是否同步。

c) 检查对应现地控制单元是否出现事件、报警异常频繁。

e) 检查对应现地控制单元网络节点网络通信负荷。

6.3报表无法正常自动生成

a) 检查历史数据库的数据采集功能。

b) 检查报表自动生成进程工作是否正常。

c) 检查报表自动生成定义是否正确。

7 安全与防护

7.1 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单位应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按应用需求对人员进行安全等级划分,指定专人负责网络安全管理。

7.2 监控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网络通信必须按照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要求选用单向物理隔离装置进行隔离,并按照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进行病毒检测与防护管理。应定期对反病毒软件进行升级。

7.3 严格禁止非监控系统专用便携计算机接入计算机监控系统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编程专用计算机,不允许接入互联网。

QB/SSD 103.03.02-2008

7.4 严格禁止使用非监控系统专用移动存储介质〈软盘、移动硬盘、光盘、U盘〉。

7.5 离线修改监控系统数据和程序时,应使用专用工具进行。

8 远程诊断与维护

使用远程登录进行系统诊断和维护必须处于受控状态,对于远程登录诊断和维护,必须请示厂技术专责人同意,由系统管理员履行工作票许可手续后予以开放,一旦工作结束应及时关闭远程登录访问功能。

9 技术管理

9.1 资料及台帐管理

9.1.1 投入运行的设备应具备的技术资料

a) 原理图、安装图、技术说明书、信息点参数表、设备和电缆清册等。

b) 制造厂提供的技术资料(说明书、合格证明和出厂试验报告等)

c) 设备的运行、检验维护规程。

d〉程序框图、应用程序源码文本、软件说明书。

e) 软件安装介质、系统及数据库备份介质。

f) 调试报告。

9.1.2 图纸、资料应统一管理,建立资料清单。

9.1.3 应建立如下设备台帐和故障处理记录

a) 设备台帐

b) 设备缺陷及故障记录。

c) 设备检修交待记录。

9.2 备品与备件管理

9.2.1 建立完整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备品备件库,对厂家可能要停产的主机、服务器、核心交换机的备品备件储备,至少要保证54年的使用〈从投产之日算起〉。

9.2.2 对于需原厂商提供的备品备件,其储备定额标准不得少于10%〈至少为1个〉:对于可以采用替代品的备品备件,可以降低定额标准,但不得少于5%(至少为1个〉。

9.2.3 备品备件应统一管理,对于备品备件的使用,应及时进行登记。管理人员应根据备品备件的消耗情况,每月定期对照备品备件的库存和定额标准,及时提出库存补充计划,进行及时的采购。

9.2.4 备品备件的储存环境,应符合厂家储存要求。

9.2.5 备品备件每半年通电测试,不符合要求时及时处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