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2H2(g )+O2(g) △H1=+571.6kJ·mol-1 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O(g)=CO(g)+H2(g) △H2=+131.3kJ·mo1-1 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2O(g)=CO(g)+3H2(g) △H=+206.1kJ·mol-1 A.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使用催化剂,△H3减小
D.反应②中,反应物的键能大于生成物的键能 13.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反应物A,反应
积缩到一半,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1.6倍,则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 物质A的转化率降低 C. 物质B的质量增加 D. 中,正确的是
A.Cl2通入FeI2溶液中,可存在反应3Cl2+6FeI2====2FeCl3+4FeI3
2B.每1 mol Co2O3在酸性溶液中被氧化生成Co时转移2 mol e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CO的物质
的量,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变化情况,由图可知的转化率c>b>a
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
214.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且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叙述
C.FeCl3溶液能将KI溶液中的I-氧化
D.I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将Co氧化成Co2O3
15.【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2第 3 页,共 8 页
16. 向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①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Cu ②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Fe ③溶液中只有Cu2+、不溶物为Fe ④溶液中只有Fe2+、不溶物为Fe,Cu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单质的升华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B.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该物质中只存在离子键
C.在N2、CO2和SiO2物质中,都存在共价键,它们都是由分子构成 D.金刚石和足球烯(C60)均为原子晶体
18.烷烃的命名正确的是( )
A.4-甲基-3-丙基戊烷 B.3-异丙基己烷 C.2-甲基-3-丙基戊烷 D.2-甲基-3-乙基己烷
19.某高分子化合物R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R的说法正确的是
A.R的单体之一的分子式为C9H10O2 B.R完全水解后生成物均为小分子有机物
C.碱性条件下,1 mol R完全水解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2 mol D.通过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可以生成R
20.当今世界面临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下列关于能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方向
B. 正在探索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 C. 新能源的优点是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者很少污染 D. 燃烧热是评价燃料优劣的唯一标准
二、填空题
21.实验室用下列方法测定某水样中O2的含量。
第 4 页,共 8 页
(1)实验原理
2+
用如图所示装置,使溶解在水中的O2在碱性条件下将Mn氧化成MnO(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再用I将生成的MnO(OH)2还原为M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OH)2+2I+4H
Mn2++I2+
3H2O。然后用Na2S2O3 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反应方程式为I2+2Na2S2O3
(2)实验步骤
2NaI+Na2S4O6。
①打开止水夹a和b,从A处向装置内鼓入过量N2,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注射器抽取某水样20.00 mL从A处注入锥形瓶;
③再分别从A 处注入含m mol NaOH的溶液及过量的MnSO4溶液; ④完成上述操作后,关闭a、b,将锥形瓶中溶液充分振荡;
⑤打开止水夹a、b,分别从A 处注入足量NaI溶液及含n mol H2SO4的硫酸溶液; ⑥重复④的操作;
⑦取下锥形瓶,向其中加入2~3滴___________________作指示剂; 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⑧用0.005 mol·(3)数据分析
①若滴定过程中消耗的Na2S2O3 标准溶液体积为3.90 mL,则此水样中氧(O2)的含量为__________(单L-1)。 位:mg·
“偏小”或“不②若未用Na2S2O3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则测得水样中O2的含量将___________(填“偏大”、变”)。
③实验要求加入适量的H2SO4使溶液接近中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aH2 O2+bO3=== cO2+dH2O中,a:b: c:d为________。
(2)3S+6KOH===2K2S+K2SO3+3H2O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硫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5NH4NO3===4N2↑+2HNO3+9H2O中,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和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4)12.4 g Na2R含Na+ 0.4 mol,则Na2R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第 5 页,共 8 页
(5)体积均为aL的硫酸钾、硫酸锌、硫酸铁溶液,均能和bL1mol/L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硫酸钾、硫酸锌、硫酸铁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________。 23.(1)下列五个反应
A.5Cl2+I2+6H2O=10HCl+2HIO3
B.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2KMnO4+16HCl=2MnCl2+2KCl+5Cl2↑+8H2O D.2NaCl+2H2OE.MnO2+4HCl
2NaOH+Cl2↑+H2↑ MnCl2+Cl2↑+2H2O
上述反应中氯元素只被氧化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只被还原的是_____________,部分被氧化的是_____________,C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2)在反应4(NH4)2SO4
N2↑+6NH3↑+3SO2↑+SO3↑+7H2O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___________,生成56gN2转移的电子___________mol。
(3)饮用水中的NO3-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某饮用水研究人员提出,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O3-还原为N2,其化学方程式为:10A1+6NaNO3+4NaOH==10NaA1O2+3N2↑+2H2O。上述反应中,若产生2mol N2,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用“双线桥”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化合价的变化,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
(4)将等质量的两份镁、铝合金分别投入足量的NaOH和HCl中,在相同的情况下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之比为1:2,求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4.碳是一种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之中。
(1)星际空间存在多种有机分子和无机分子,多数都含有碳元素,C2是一种星际分子,C2和C60互为_______________。
(2)CO2是碳元素重要的氧化物,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利用CO2与Na2O2反应,可向呼吸面具中提供氧气,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工业上可由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反应方程式为2NH3+CO2
CO(NH2)2+H2O当
nNH3:nCO24时,CO2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A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CO2__________B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CO2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NH3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③随着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入,CO2的转化捕获问题已成为科研热点之一,以附着纳米银的惰性电极作阴极,
第 6 页,共 8 页
可电解CO2转化为CO,装置示意图如下:
写出通CO2侧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
④CO2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苯甲酸钠(可写为C6H5COONa)也是某些饮料的添加剂,具有抑菌
防腐的作用。研究表明苯甲酸(C6H5COOH)的抑菌能力显著高于苯甲酸钠。在生产的某饮料的过程中,除了添加苯甲酸钠外,还需加压充入CO2气体。若忽略碳酸的二级电离,试写出碳酸与苯甲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经计算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加压充入CO2后,该饮料的抑菌能
力
明
显
增
强
,
结
合
上
述
离
子
方
程
式
分。
析
其
原
因
_______________
第 7 页,共 8 页
绥棱县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参)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B 11 D 2 D 12 D 3 C 13 B 4 C 14 C 5 B 15 B 6 D 16 B 7 A 17 A 8 D 18 D 9 A 19 D 10 A 20 D 二、填空题 21.(1)2Mn2++O2+4OH-
2MnO(OH)2
(2)①赶走装置内空气,避免空气中的O2的干扰 ⑦淀粉溶液
L-1 ②偏大 (3)①7.8 mg·
③若碱过量,则Mn(OH)2不能全部转变为Mn2+,而酸过量时,滴定过程中Na2S2O3可与酸反应 22.1:1:2:1 1∶2 5∶3 62 g/mol 16 3:3:1
23.D A B、C、E 5:1 1:3 12 20NA 3:2
24.同素异形体 2Na2O2+2CO2=2Na2CO3+O2 小于 30% CO2 +2H+ +2e- =CO +H2O H2CO3 + C6H5COO-
HCO3- + C6H5COOH 6.67×10-3 (6.672×10-3) 加压充入二氧化碳后,碳酸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向正向进行),C6H5COOH浓度增大(或生成了C6H5COOH),抑菌能力增强
第 8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