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环形道路上的行程问题

环形道路上的行程问题

来源:测品娱乐


行程问题专题训练(环形道路上的行程问题)

一、知识梳理

1.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式: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2.相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式: 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3.追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式: 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距离;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距离÷追及时间=速度差. 4.流水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式: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5.应该注意到:

(1)顺逆风中的行走问题与顺逆水中的航行问题考虑方法类似;

(2)在一条路上往返行走与在环形路上行走解题思考方法类似。因此不要机械地去理解环形道路长的行程问题.

二、例题精讲

例1、李明和王林在周长为400米的环形道路上练习跑步.李明每分钟跑200米,是王林

每分钟所跑路程的人才能相遇?

.如果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前进,问至少要经过几分钟两

分析:由于两人从同一地点同向出发,因此是追及问题,追及距离是400米,可用公式“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解:追及距离=400米;

追及时的速度差.由公式列出

追及时间

(分).

答:至少经过16分钟两人才能相遇.

例2、如图所示,A、B是圆的直径的两个端点,亮亮在点A,明明在点B,他们同时出发,反向而行.他们在C点第一次相遇,C点离A点100米;在D点第二次相遇,D点离B点80米.求这个圆的周长.

分析:第一次相遇,两人合起来走了半圈,第二次相遇,两个人合起来又走了一圈,所以从开始出发到第二次相遇,两个人合起来走了一圈半.可知,第二次相遇时两人合起来的行程是第一次相遇时合起来的行程的3倍,可知,每个人在第二次相遇时所走的行程是第一次相遇时所走的行程的3倍,所以第二次相遇时亮亮走的行程(A→c→B→D)应该是第一次相遇时走的行程(A直接到C)的3倍。

解:第二次相遇时亮亮走的距离:100×3=300(米). 半个圆圈长:300—80=220(米). 整个圆圈长:220×2=440(米). 答:这个圆的周长是440米.

例3、如图所示,沿着边长为90米的正方形,按逆时针方向,甲从A出发,每分钟走65米,乙从B出发,每分钟走72米,当乙第一次追上甲时是在正方形的哪一条边上?

解:设追上甲时乙走了x分钟.依题意,甲在乙前方3×90=270(米),故有 解得

,

在这段时间内乙走了

(米).

由于正方形边长为90米,共四条边,所以由

的AD边上。

答:当乙第一次追上甲时在正方形的AD边上。

三、专题特训

,可以推算出这时甲和乙应在正方形

1.甲用40秒可绕一环形跑道跑一圈,乙反方向跑,每隔15秒与甲相遇一次.问乙跑完一圈用多少秒?

2.甲、乙从36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的同一地点向相同方向跑步.甲每分钟跑305米,乙每分钟跑275米.两人起跑后,问第一次相遇在离起点多少米处?

3.有一条长500米的环形跑道.甲、乙两人同时从跑道上某一点出发,反向而跑,1分钟后相遇;如果两人同向而跑,则10分钟后相遇.已知甲跑得比乙快,问甲、乙两人每分钟各跑多少米?

4.甲、乙两人同时从A点背向出发,沿400米环形跑道行走,甲每分钟走80米,乙每分钟走50米,这两人至少用多少分钟再在A点相遇?

5.小明在36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跑了一圈.已知他前一半时间每秒跑5米,后一半时间每秒跑4米,那么小明后一半路程用了多少秒?

6.一条船往返于甲、乙两港之间,由甲至乙是顺水行驶;由乙至甲是逆水行驶.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8千米,平时逆行与顺行所用时间的比为2:1,某天恰逢暴雨,水流速度为原来的2倍,这条船往返共用9小时,问甲、乙两港相距多少千米?

7.两只小爬虫甲和乙,从图上A点同时出发,沿长方形ABCD的边,分别按箭头方向爬行,在离C点32厘米的E点它们第一次相遇;在离D点16厘米的F点第二次相遇,在离A点16厘米的G点第三次相遇,问长方形的边AB长多少厘米?

8.周长400米的圆形跑道上,有相距100米的A、B两点(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在A、B两点相背而跑,两人相遇后乙立即转身与甲同向而跑,当甲又跑到A地时,乙恰好又跑到B地.如果以后甲、乙跑的方向和速度都不变,那么甲追上乙时,从出发开始,甲共跑了多少米?

9.一个圆的周长为1。44米,两只蚂蚁从一条直径的两端同时出发,沿圆周相向爬行.1分钟后它们都调头而行,再过3分钟,他们又调头爬行,依次按照1、3、5、7,…(连续奇数)分钟数调头爬行.这两只蚂蚁每分钟分别爬行5.5厘米和3。5厘米.那么经过多少时间它们初次相遇?再次相遇需要多少时间?

10.一个圆周长70厘米,甲、乙两只爬虫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向爬行,甲以每秒4厘米的速度不停地爬行,乙爬行15厘米后,立即反向爬行,并且速度增加1倍,在离出发点30厘米处与甲相遇,问爬虫乙原来的速度是多少?

1.解:设乙路完一圈用x秒,则

,解得(秒)。

2.解:360÷(305—275)=12(分).305×12=3660(米).

3660+360=(圈)+10(圈)+60(米)

答:第一次相遇在离起点60米处.

3.解:500÷1=500(米)(速度和);500÷10=50(米)(速度差),利用和倍、差倍问题的解题方法可求出两个速度:

(500+50)÷2=275(米/分); (500-50)÷2=225(米/分).

答:甲每分钟跑275米;乙每分钟跑225米.

4.解:甲走完一圈需要400÷80=5(分钟),乙走完一圈需要400÷50=5(分钟).8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40,40分钟后甲和乙在A点处相遇。

5.解:设跑一圈需x秒,

列得方程 ,解得 (秒)。

前一半路程用:180÷5=36(秒),所以,后一半路程用了80—36=44(秒)

6.解:设甲、乙两港相距x千米,且原来水速为a千米/时

根据题意得

解得 .

而 ,

把 解得

代入,得

答:甲、乙两港相距20千米

7.解:爬虫甲从A→G→B→E所用时间,与从F→D→A→G所用时间相等.如果在AD上取一点H,使A至H与B至E一样长. 就有F→D→H与G→B一样.所以 GB=FD+DH=FD+CE=16+32=48(厘米), AB=AG+GB=16+48=(厘米) 答:长方形的边AB长厘米

8.解:设C为相遇点、由题意知,甲从C跑至A的路程为:400÷2=200(米),乙从C折返跑至B的路程为400÷2—100=100(米).故甲追及乙的距离为400—100=300(米).甲、乙速度比为200:100=2:1,所以,甲追上乙时,甲跑600米,乙跑300米,因此,甲从出发开始共跑了400+600=1000(米)

9.解:半圆的周长是1。44÷2=0.72(米)=72(厘米).先不考虑往返的情况,那么两只蚂蚁从出发到相遇所花时间为72÷(5。5+3.5)=8(分) . 再考虑往返的情况,则有下表如示.

经过时间(分) 在上半圆爬行时间 在下半圆爬行时间 1 3 5 7 9 11 13 15 16 1 3 5 7 8 2 4 6 8 所以在15分钟的那次爬行中,两只蚂蚁在下半圆爬行刚好都是8分钟.由此可求出它们初次相遇和再次相遇的时间.由题意可知,它们从出发到初次相遇经过时=1+3+5+7+9+11+13+15=(分).

第一次相遇时,它们位于下半圆,折返向上半圆爬去,须爬行17分钟,此时,爬行在下半圆的时间仍为8分钟(与上次在下半圆爬行时间相同),爬行在上半圆的时间应为9(=17—8)分钟,但在上半圆(相向)爬行8分钟就会相遇,此时总时间又用去了16(=8+8)分钟,因此,第二次相遇发生在第一次相遇后又经过了16分钟(从总时间计算则为+16=80(分)).此时,相遇位置在上半圆。

答:它们经过分钟初次相遇,再经过16分钟再次相遇.

10.解: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甲共行了70—30=40(厘米),所需时间是40÷4=10(秒).在10秒内,乙按原速度走了15厘米,按2倍的速度走了15+30=45(厘米),假如全按原速走,乙10秒共走15+45÷2=37.5(厘米),由此可求出乙原来的速度. (70-30)÷4 =40÷4 =10(秒), [(30+15)÷2+15]÷10 =37.5÷10 =3.75(厘米/秒).

答:爬虫乙原来的速度是每秒爬3.75厘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