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河沿途导游词
各位远道而来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河南旅游观光,在此我代表我所在的A旅行 社全体员工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首先向大家作个自我介绍,我是xx号导游员。坐在司机驾驶座的师傅是我们的杨师傅,杨师傅有着多年的驾驶经验和驾驶技巧。所以请大家把安全交给杨师傅,把快乐交给我。能为大家提供服务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在我们热情的服务中开心高兴,事事顺心。
那接下来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咱们今天的行程,此刻呢,我们已经踏上旅途。出了郑州火车站,约2个小时后到达我们的目的地---青天河,下午乘车返回。在这里呢,我也给大家提个醒,千万注意好随身物品,别把头、手、深处窗外,记着我的联系方式,我的手机号码是、、、、希望大家能积极配合我的工作。
说了这么多,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都说中国旅游看三南:海南、云南、河南。那么大家对河南又有多少了解呢?而如今的河南旅游也可以用“古、河、拳、根、花”来概括,我们也知道,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历史上还有不少的王朝都曾在此建都和分封诸侯,在中国的古都中,仅河南就占据了四个,分别是洛阳、开封、安阳、郑州。俗话说:“得中原者得天下,南宋以前这里一直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政治、经济的焦点,无数杰出的人物在此纵横驰骋、激荡起了多少历史风云,历史的沉淀使得古老的河南看起来更加的厚重,文明,而看看现在的河南,在享有”绿城“美誉的省会郑州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的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朋友们,现在请顺着我的手势看,您现在看到的就是我们河南省会郑州的标志性建筑物---二七纪念塔,它位于郑州市的二七广场,建于1971年,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独特的仿古连体双塔,它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最年轻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顶建有钟楼,六面直径2.7米的大钟,整点报时演奏《 东方红》乐曲。
游客朋友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快要到达青天河了,青天河风景区位于博爱县城西北37公里处。谓之青天河,取意于峡谷平湖一线青天,是集雄、奇、险、秀、幽于一体的典型山水风景名胜区。区内大小景点50多处,其中以有“华夏第一泉”之称的三姑泉最为驰名,在这里您可以看到猕猴戏峰、高峡平湖、大泉涌发、,湖水碧绿清澈,两岸奇峰竞秀,薄雾升腾,婀娜多姿的“不是三峡,又似三峡”的美丽景色,故有北方三峡之美称。
说到这儿,您是不是更加期待青天河之旅了呢?好了,朋友们,现在请大家携带好贵重物品,随我一起下车,感受北国的名山胜水吧!
青天河现场讲解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就站在青天河水库大坝上,青天河大坝工程动工于1966年,竣工于1983年,集全县人才之精华,艰苦奋战17年,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创下了顶天立地的人间奇迹,东面的纪念碑亭详细纪录了修建水库大坝的全过程,有雅兴的朋友可以到上边看看。整个大坝高76米,长160米,年平均蓄水量为2700余立方米,用以灌溉良田,旱涝保收,并可进行三级发电,年发电量可达300多万千瓦时。我们向南眺望,钢铁长虹飞架两山之间,那就是建于1956年,当时被称为“亚洲第一”的单孔石旋铁路大桥,桥高80于米,单跨130米,顺铁路桥再向西南远望,便是豫晋要塞的天井关,史称太行八径之一,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从战国到明清,天井关共发生大小战役数十次,其中以“秦赵长平之战”最为著名。三国时期曹操经丹谷“羊肠坂”入天井关筏时,曾于此写下了著名诗篇<<苦寒行>>。
大家观赏了古天井关之雄险后,在回首北望,一派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这就是大泉湖。何谓大泉湖?指的就是这里的三姑泉。取郦道元称三姑泉为“大泉涌发”中之“大泉”,又取词<<游泳>>中“高峡出平湖”中之“湖”,将库区定为“大泉湖”。
各位游客,现在在我们右侧出现一条小河叉,由于山势蜿蜒,沟壑纵横,形成九曲十八弯,故名“九曲洞”。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向右看,在高山顶峰有四块巧石南北对望,南边的一块像一位老妇人端坐椅子上,北边的三块形似三位少年向南下跪,这个景观就是“三娘教子”。传说一位叫三娘的妇女,膝下有三个儿子,丈夫张兴老实憨厚,,一家五口过着清贫的日子。有一年久旱无雨,收成很不好,张兴就想去给人家干活挣些钱聊以糊口。一天他看到一富人家门前贴着告示,张兴不知道上边写的是些啥,就让一旁识字的人念给他听,别人念到“家请帮工,立字为凭,无钱、银送,无茶、饭供,干满仨月,一次结清。”张兴一听,就给财主干够了仨月,当他讨要工钱时,财主耍赖不给钱,官司打到县衙,县官和财主串通一气,就把字句的意思全变了,说是当时就说好了干仨月,“无银钱送,无茶饭供”,不向你讨要饭钱就足够了,原来这是财主玩的文字把戏,欺穷人不通文墨。张兴又至怀庆告状为赢,一气之下,当即身亡。三娘是个刚烈女子,她决心不论日子怎样苦,都要让孩子读书识字,给穷人争气,为屈死的父亲争气,可是孩子总爱贪玩。一天,三娘把孩子叫到面前令其跪下,给他们讲了其父的死因,又给他们讲了许多刻苦成材的故事,从此,三兄弟发奋读书,终成大才。
走了这么远,相信大家已经累了,现在请大家在此休息20分钟,拍照留念,20分钟后我们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