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季期高中二年级期末质量评价检测
历史参及评分标准
题号答案24B25D26A27C28B29D30C31D32C33B34D35C41.(1)特点:外儒内法,儒法相济;政治事功与伦理劝导相结合;历代奉行不悖,一脉相承。(6分)作用:有利于巩固君主集权;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有利于促进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承。(6分)(2)不同:否定,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倡导理性,约束权力;成为推翻封建,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有力武器。(5分,两点4分,三点5分)原因: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启蒙运动的倡导;封建统治和小农经济。(4分,任答两点即可)(3)意义: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维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4分,任答两点即可)42.示例论题:中西方走了不同的近代化道路。(2分)阐述:西方的近代化是原发型的,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西方近代化经历了思想——制度——经济发展的历程,成为近代引领世界的中心。在思想上,西方先后历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使人文主义思想不断发展,促进了思想。制度建设上,以启蒙思想作为旗帜,欧美国家相继发生了资产阶级,建立了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资产阶级政体。在资本主义制度的保障下,促进了工业的发展,近代化成为引领世界的时代潮流。中国的近代化是在外部刺激、回应和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走了一条与西方相反的道路,即器物——制度——思想。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但不改变制度的变革未能使中国富国强兵,甲午中日战争后,戊戌变法、辛亥使中国对西方的探索深入到制度层面,但仍未改变中国的现状,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使中国改变了探索方向,在中国党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10分)44.(1)原因:战争带来大规模财政赤字,财政支出缺口不断扩大;南京国民扩大收入来源的需要;军阀割据造成财政混乱;南京国图加强权威。(6分,任答三点即可)(2)特点:由推动;制定保障原则;着眼于与地方税制关系。(6分)实质:加强的,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3分)12018年秋季期高中二年级期末质量评价检测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政治参12.D13.A14.B15.C16.A17.A18.B19.C20.A21.C22.B23.C12.【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的特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故AC错误;石头上雕刻着“奋发有为”、“尚德”、“静”等文字,这些石头和文字吸引了很多师生驻足深思。这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故D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D。13.【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以及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材料中“三个苹果改变世界”虽具有玩笑性质,却也形象地告诉我们文化和科技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文化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故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故③不符合题意;文化是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故④错误。故选A。14.【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考查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横”“竖”加在一起,即中美文化加强交流借鉴,有利于中美文化相互学习,增进中美人民相互理解,促进两国合作与发展,①④正确;文化具有多样性,“走向同一”“消除中美文化差异”的说法错误,排除②③。故选B。15.【答案】C【解析】①表述错误,文化的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而不能立足于融通中外文化资源;②符合题意,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这强调了只有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才能推进文化创新;③符合题意,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强调了吸收国外文化的精华是推进文化创新的时代要求;④错误,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但不是本质。故选:C。16.【答案】A【解析】各地清明节的风俗不同,这说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①正确;材料中各地清明节的风俗不同,这说明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②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区域文化的不同,并不是民族文化的不同,各民族文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③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17.【答案】A【解析】爱国精神历久弥新是因为它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新的时代精神,①正确;爱国精神并不是奠定了中国胜利的重要基础,②不选;爱国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并不是爱国精神历久弥新的原因,③不选;爱国精神已成为今天我们实现的强大精神动力,所以它能历久弥新,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A。18.【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厉害了,我的国》片名网感十足,让观众感到非常亲切;一部有着宏大而又严肃主题的纪录片采用网络流行语体作为片名,“一是很接地气,二是体现了所有中国人对于国家建设的赞赏。”这表明,该影片关注观众偏好,增强了代入感,传递爱国情怀,彰显文化自信,故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该影片秉承工匠精神、关注百姓民生,故排除②③。故选B。19.【答案】C【解析】①不合题意,夸大了志愿者活动的作用,这个志愿者活动并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②③符合题意,某中学举行了“传承弘扬雷锋精神,共创新时代新作为”的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展演了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开展该活动有利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④错误,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故选:C。20.【答案】A【解析】①正确,开展“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我们把握文化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②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面向传统文化”,说法错误.③错误,“满足文化需求”,说法错误,应是满足正当文化需求.④正确,开展“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我们发展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故选A.21.【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世界观决定方,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能力。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某人的观点属于世界观,某人的世界观决定了他消极就医,使病情进一步加重,说明世界观决定方,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故①③符合题意;自发的世界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并非都不利于更好地生活,故②错误;题干未体现哲学是世界观与方的统一,故排除④。故选C。22.【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运动特征、唯心主义、意识的作用等知识,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中“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体现了运动具有绝对性,“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强调了“天”的作用,体现的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望梅止渴;心灵手巧”反映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故B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23.【答案】C【解析】“在认识我们看不见的这些光线方面,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这主要是由于认识工具的发展,所以体现②。“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形成的知觉为基础”这主要是说明了人的综合分析能力,③正确,答案为C。38.①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五大理念是我党根据中国30多年的实际发展状况提出的。(3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是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南,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2分)③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面对中国过去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党对发展方式提出新的理念,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体现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客观规律的有机结合。(3分)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我们党针对发展重心、发展方式等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新的发展理念正是建立在30多年改革实践经验基础上的新认识。(3分)⑤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的认识也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说明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分)39.①有利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②有利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有利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培育良好文化环境。④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每点3分,满分12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40.(1)①在“走出去”过程中,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3分)②在“走出去”过程中,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3分)③既要保持文化品牌的个性和特点,又要遵循文化共性与普遍规律,搭建中外文化沟通的桥梁。(3分)④利用商业贸易、教育等途径和大众传媒等手段,推动豫剧“走出去”。(3分)(2)①要在文化继承的基础上推进文化创新与发展,通过历史照片讲述党的光辉历程,展示党人的信仰与追求。(2分)②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途径和方式等创新。该片运用现代技术和方法,通过历史照片讲述与三维结合,高度浓缩了党97年的历程,在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上发布,掀起转发浪潮。(3分)③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大众传媒面向大众、超越时空局限、传播大量信息的特点,发挥其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正是利用大众传媒的强大功能,微电影《红色气质》还原了历史瞬间,让历史“活”起来,使人们充分感受到红色信仰、红色气质代代传承。(3分)④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文化创新和传播中的作用。(2分)(3)答案示例:①加大红色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②丰富红色旅游资源的内容,提升景点魅力。③加强红色旅游从业人员的招聘与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每点2分,答出2点与红色旅游有关内容,得4分)
2018年秋季期高中二年级期末质量评价检测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地理参1~11:BCAADBCACBD36.(1)年降水量大致自东北向西南递减(2分),平原降水少,山地降水多(2分);冬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2分),降水季节变化大(2分),年降水总量少(2分)。(答对一点2分,满分8分)(2)种类多:纬度较低且南北跨度较大;地形起伏大,垂直差异显著(答出任何一点得2分);(或受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自然环境差异大,亦可得2分)品质好:光热资源丰富(晴天多光照强光合作用强生成的营养物质多);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水果含糖量高(2分);土壤肥沃矿物质丰富(2分)(3)①丰富了水果的种类和数量(2分);②降低了水果的价格(2分);③提高热带瓜果的新鲜度(2分);④本地产的水果消费比例下降(2分)。(答对一点2分,满分6分)(4)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土地盐碱化;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37.(1)洞里萨湖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对湄公河径流量具有调节作用;该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分明显的雨、旱季;雨季(夏季)时,湄公河干流处于洪水期,水位上涨;此时湄公河水位高于洞里萨湖水位,通过洞里萨河自东南向西北流入洞里萨湖,出现“倒流”现象。(2)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流经湄公河下游平原地区,水流平缓;洞里萨湖的调节作用,河流水位季节变化较小;无结冰期,河面宽广;流经人口和城市密集地带,农业较发达,运输需求量大等。(答其他方向的,言之有理酌情给分)(3)地上水库利用丰水期上涨的洞里萨湖水蓄水(或者洞里萨湖水是地上水库的最主要补给水源);地上水库在旱季(降水少)时,可提供水源对农田进行灌溉;地上水库在稻田之上,灌渠可利用地势自流,节省运水成本。43.(10分)特点:产品为劳动力密集型,以代工产品为主;多属于贴牌生产,自主品牌市场认可度低;属于产品生产环节中的加工环节,附加值低;产品利润小,位于价值链的低端。献计献策:加强科技研发和产品设计;加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做好品牌的维护和管理;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与其他制衣厂加强交流和协作,增强产业集群效应;生产过程中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