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
《辨认方向》说课稿、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辨认方向》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经常出现在学生的生活经历中,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好素材,但在过去的教材中很少出现。本课是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教材的设计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学生已能正确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了,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增加探索体验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制作方向板,然后运用方向板在教室或者校园内认出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
学生分析:
学生已会辨认东、南、西、北,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图纸上,大部分学生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但因时过境迁,现在有些生疏了。有的学生已经听说过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但要准确地辨认出生活中不同方位的建筑物与平面图中的方位有较大的困难,因而我创设学校各方位建筑物情境,构建一副以学校为中心的平面简易图,这一具体鲜活的生活素材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设计理念:
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操作、讨论、交流、归纳、分析等活动进行探索和实现问题的解决。
教学策略:
运用生活经验→获得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以操作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以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为主,来突出教学的重点,以老师引导为辅,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全面、全程参与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自主探索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突破教学的难点。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创设师生互动情境,在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以及乐于合作的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运用方位知识和合作学习的方法,畅想设计操场,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会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生活中的方向。
教学突破:
利用学生已有认知,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学习。 教学准备:
课件、方向板、“东、南、西、北”4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验东南西北 1、课件出示以学校为中心的平面图。
2、同学们,去年我们已经学习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现在谁来向我介绍一下体育馆、商店、医院和邮局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呢? 3、 你是怎么知道的?在学生的汇报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平面图绘制的方法、要求。
4、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分别显示四个方位。
二、制造冲突,引发探究,调动原有经验,初步感知新方向。 1、师:除了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以外,在生活中你们还在哪儿听过哪些新的方向?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调动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引出新的方位词
2、 师:以学校为中心的东北方向是指什么地方?
三、过渡语: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四个方向。大家可以根据一个方向判断出其余 三个方向。今天,我们又学习了四个新的方向,大家可以根据一个方向辨别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吗? 四、活动一:制作方向板
1、我们来比赛,给你一个方向,你能不能很快地认出其他的七个方向,把它写在方向板上,看谁的动作最快? 2、学生先自己完成手中的方向板。
3、组织学生共同完成黑板上的方向板。
(教师组织开展抢答游戏,课件显示:标有北面的空白方向板,大家抢答填写其他空位。)
4、组织学生观察方向板,并回答: (1) 哪些方向是相对的?
(2)介于“东”和“北”之间的位置是( ),依次类推说明 西北、东南、西南。
(3)平面图的绘制与“北”有关的都在上面,与南有关的在( ), 与东有关的在( ),与西有关的在( )。
五、活动二:辨认方向
1、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的八个方向。 (1)讨论:靠什么辨认方向。
师:如果到了一个新的环境,连一个方向都不知道,同学们会怎么办?
生1:可以利用指南针帮助我们。 生2:还可以请教别人。
生3:可以看早上的太阳,太阳从东边升起。 生4:可以观察树木,长得茂密的一边是南边。 生5:还可以看傍晚的太阳,是西边。 „„
师:同学们真棒,碰到问题能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而且办法还真不少!
2、根据一个方向辨认教室的其他方向。
师:大家试试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能辨认出教室的八个方向吗?
(每个学生都在尝试辨认。)
师:谁来说说教室里老师讲课的黑板位于教室中心的什么方向?生:东方。
师:现在知道了一个方向,其他的方向同学们能说出来吗?和你的同桌试一试,如果有困难你们可以利用方向板来帮忙。 师:谁愿意向大家介绍这间教室的各个方向?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师:同学们这么能干,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做个关于方向的游戏,好吗?生:好!
面向南——点点头, 转向西——拍拍肩, 面向北——拍拍手, 转向东——扭扭腰。 向着东北——点点头, 向着西北——伸伸手, 向着西南——拍拍肩, 转到东南——扭扭腰。
4、练一练(课件出示教材中的“练一练”)
观察地图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位置,并说一说四川、吉林、和我们的家乡泸州大致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最后,完成书中练一练第二题。说一说图中各建筑物分别在打谷场的什么方向。
六、全课小节,布置作业
先让学生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课后到操场上看一看,说一说校园内各方向分别有什么?
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这个内容我不能把它作为知识点去讲授,而是要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加深体验。这节课共设计了三大活动。
(1)如何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是我备课时认真考虑的问题。我选择了创设学校周围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通过观察课件,初步了解和感受九个明显建筑物的所处方向与位置,使学生有了直观体验。在课上通过借助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以认一认、想一想、辩一辩的活动形式,帮助学会初步感受新方向。 (2)制作方向板。
学生通过第一个活动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存在这些新了解的方向,那抽象到平面上又是怎样的呢?为此,我以学生制作方向板为载体,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这八个方向和了解它们在平面中的位置,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后续学习中选择利用这个工具准确地辨认出方向。这一过程也是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3)辨认方向。
如何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
验数学学习的价值,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些实践活动的主要目标。这是在课堂上充分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操作、实践的机会。布置学生制作校园地图,是给学生学以致用的一个机会,以此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 四、不足的地方。
1、教学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处理的不够细腻,考虑欠缺。比如,我在教学中倡导板块式的教学设计,每个板块要注重联系性与递进性。由复习导入感知新方向,到识记新方向,再到借助方向板来辨认生活中的方向及实践应用,每个环节都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但个别环节还是没有能更加有效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学得扎实但不够灵活。 2、自制教学课件,把原本抽象的问题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主动地学、生动地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由于受资源的影响,有些设计还是不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