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01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01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试题及答案

来源:测品娱乐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01 知识管理

1.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1)海尔蒙特的实验

实验结论:使植物增重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不 足:没有考虑________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实验结论: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由于________或________而变得污浊的空气。后来的科学家证实植物体更新空气是因为吸收了________,放出了________。

光合作用的原料:________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光合作用的原料还有________。 2.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 实验原理:氧气具有________特性。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漏斗中有________产生,该气体是________。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____。 3.光合作用

概 念: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________,把________和________转化成贮存能量的________(如淀粉 ),并且释放出________的过程。

反 应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因素:光照________、________浓度、温度、水分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温度越高、二氧化碳浓度越大、水分越充足,光合作用越强。

【注 意】光照最强,光合作用不一定最强,例如夏季中午光照最强时,由于气孔关闭,使光合作用强度降低。

应 用: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种植农作物时,既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________。还可以通过________光照强度、________二氧化碳浓度、使用有机肥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02 例题解读

【例1】 下列不符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特点的是( ) A.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B.释放氧气 C.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D.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解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例2】 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金鱼藻设计的实验装置,观察在不同距离灯光照射下(照射时间相同 ),试管产生的气泡数目,得到的数据如下。从数据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试管与灯的距离/cm 5 10 15 20 25 30 35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1 55 42 32 25 21 19

A.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 B.植物和光源的距离与产生的气泡数呈负相关 C.光照越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D.光照时间越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解析:从实验现象得出的数据可知,距离灯越近,金鱼藻产生的氧气(气泡 )就越多;试管与灯的距离越来越大,光照强度越来越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越少,说明植物和光源的距离与植物产生的气泡数呈负相关;由题表数据可知光照越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会越强,产生的氧气(气泡)就会越多。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越旺盛。本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强度,而不是光照时间,所以不能得出光照时间越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的结论。

03 当堂训练

1.(宜兴中考)大棚种植的西瓜喜获丰收,合成西瓜中甜味物质的原料是( ) A.水和有机物 B.二氧化碳和氧气 C.二氧化碳和水 D.氧气和无机盐 2.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 ) A.只在白天 B.黑夜无光时 C.只在黑夜 D.有光时

3.下列活动中收到的气体能使快熄灭的卫生香复燃的是( ) A.汽车排放的尾气 B.人类呼出的气体 C.焚烧垃圾后的气体

D.阳光下金鱼藻产生的气泡

4.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 ) A.二氧化碳 B.水 C.高温 D.光

5.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6.在金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 ) A.清洁鱼缸里的水 B.提供新鲜的食料 C.增加水中氧的含量 D.起杀菌作用

7.给蔬菜大棚使用“气肥”,可提高作物产量,气肥指( ) A.氮气 B.氧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

8.(滨州中考)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所有的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保障

C.光合作用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9.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是( ) A.适当提高氧气浓度 B.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C.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D.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10.为了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某同学选择一种盆栽的斑叶植物作为实验材料,该植物叶片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界线清晰,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固体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排除了叶片中原有淀粉影响的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4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A、B,利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________,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3)比较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叶片A绿色部分和叶片B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后发现透明塑料袋的内表面有很多水珠,这些水分主要是植物进行____________作用散失的。

04 课后提升

11.如果连续出现阴雨天气,就会导致大棚蔬菜的产量下降,主要原因是阴雨天不利于棚中蔬菜的( )

A.传粉受精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

12.在一片稻田里,禾苗在生长期间大部分叶子被虫子吃光了,造成减产的原因是 ( )

A.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少了 B.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少了 C.呼气作用分解的有机物少了 D.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少了

13.种植黄瓜、扁豆等蔬菜时,一般要搭架供其生长,主要目的是( ) A.美化环境 B.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C.防止被草食动物吃掉 D.结出的果实更清洁

14.(岳阳中考)如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X为有机物 B.Y为水

C.光合作用需要氧气作为原料 D.光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

15.如图是测定水草光合作用的装置。对一定时间内水草产生的气泡数没有影响的因素是( )

A.试管的体积 B.水草的数量

C.光源与水草的距离

D.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16.20世纪,科学家曾做过下图所示的这个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17.雏鹰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3个装置,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完全相同。

(1)为了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前应该对植物进行的处理是将植株放在________处一昼夜。

(2)甲、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3)把植物放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分别将甲、乙、丙的叶片取下,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____________,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4)甲、乙、丙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入碘液,叶片不会变蓝的是________。 (5)如果把3个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甲、乙、丙中的培养液分别减少了100毫升、95毫升、95毫升。通过对比分析,可知甲培养液比乙、丙培养液多减少的水分用于了植物的____________。

(6)根据甲、乙两组实验可知,为了促进植物的生长,应该适当增加温室里的________。 18.生物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员老师的帮助下,选取栽培于花盆中正常生长的牵牛花作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接着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此装置放于黑暗处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②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

分别向甲、乙、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光下放置数小时后,发现两玻璃瓶的内壁上有小水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片甲滴加碘液后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

(4)叶片乙、丙滴加碘液后分别出现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使实验达到预期的结果,装置中两个玻璃瓶上的塞子要密封好,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知识管理

1.(1)大量的水 少量的无机盐 二氧化碳 (2)蜡烛燃烧 动物呼吸 二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2.助燃 气泡 氧气 氧气 3.光能 二氧化碳 水 有机物 氧气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着能量)+氧气 强度 二氧化碳 合理密植 增加 提叶绿体高

例题解读

光能

【例1】 A 【例2】 D 当堂训练

1.C 2.D 3.D 4.C 5.B 6.C 7.D 8.A 9.A 10.(1)把植物置于黑暗处一昼夜 (2)碘液 (3)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蒸腾

课后提升

11.B 12.A 13.B 14.D 15.A 16.B 17.(1)黑暗 (2)二氧化碳 (3)隔水加热 (4)乙、丙 (5)光合作用 (6)二氧化碳 18.(1)消耗掉叶片内的淀粉 (2)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液体的蒸发 (3)铝箔遮盖的部位不变蓝,其余部分变成蓝色 光合作用需要光 (4)乙叶片不变蓝,丙叶片变成蓝色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5)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瓶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