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
【教材分析】《夸父逐日》是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则文言神话。本单元集中了古今中外的神奇探险故事旨在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学习探险精神。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情感的培养。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虽然刚开始接触文言文,所积累的文言知识量较少。但《夸父逐日》篇幅短小,寓意浅显,学生们还是能够结合书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神话和山海经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结合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熟读并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重点难点】
1.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背诵。 2.让学生明白故事中蕴含的意义。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2分钟) 几幅神话故事图片欣赏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片(播放幻灯片)大家边看边猜每张图片讲了哪个故事。(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师:他们都属于神话故事
师:神话故事通常借助神奇的想象与夸张塑造人物,表达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和追求。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都无法做科学的解释,只能借助想像来表达自己的原始理解。今天,我们来重温一位经典神话英雄人物,夸父。 (出示夸父逐日幻灯片)一起来学习《夸父逐日》(板书题目) 出示学习目标 一、《山海经》简介
《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像我们刚才看到的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均出自这本书。 二、神话四部曲之读神话(2—3分钟)
师:老师现在读文本,请同学们注意字音、停顿以及节奏的把握(范读课文) 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一下。
3--5名同学单独读文本,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师适当点评 全班齐读
三、译神话(15分钟)
师:我们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文言文的翻译方法。那么,关于解词,我们都有那些方法,举个例子,逐走:竞跑,赛跑。我们是从何种途径获知他的意思的。 生:书下注释。
师:非常好,我们在《童趣》中学到故时有物外之趣中“故”理解为“所以”,当我们在学习山市时又学到故又名鬼市云中“故”也理解为“所以”,这属于? 生:文言积累
师:除此之外,我们书下注释没有给我们的,之前也没有接触过的词又要如何解决呢? 生:查字典。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找出文本中书下注释给出的解词以及我们之前学过的解词。 预设:书下注释:逐走:竞跑,赛跑。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等
学过的:欲 欲得饮 吾欲之南海 足:河、渭不足 吾一瓶一钵足以 至:未至 过中不至 其:弃其杖 蹲其身
文中有哪些字是需要我们通过查字典解决的呢? 预设:逐、走、北、道、弃
走:古意指跑,今指走路
河:古意指黄河,今泛指河流 北,道属于名词作状语
弃:抛弃、放弃,结合语境换取——遗弃
师生共同查字典解决
师:说完了解词,我们来回顾下译句的翻译方法。 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我 太阳——换 2、以告富者 以之告富者——补 3、还自扬州 自扬州还——调
现在,让我们结合这三种译句方法,回归文本。 逐句翻译文本。 提问文本翻译。
要求:在翻译文本的过程中,要做到翻译准确,语句通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和用语习惯,补充省略成分
译文:1、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2、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3、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 4、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5、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教师小结:请同学们一起回顾下,我们今天一共讲了几种文言文翻译方法。 生:解词:书下注释,积累,查字典
译句:换、补、调
作业:请同学们结合今天学到的这几种方法,自主学习第二篇短文《共工怒触不周山》
教学反思:
电影是遗憾的艺术,因为不可能重拍,建筑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不可能重建,教学也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正因为教学有缺憾,才需要反思,也因为有反思,才促使我们不断进取,才会有创新。
从准备到正式上课,这期间经历了漫长的备课过程。这期间的压力自不必说。然而我始终坚信,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种收获,一次成长。
从第一次备课时的迷茫到最后一次准备时的从容,从以自我,甚至以听课老师的反馈为主到后来的把重心完全放在学生身上,在孙老师以及整个语文组的帮助下,我逐渐意识到了文言文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方法性的指导。著名教育家叶老先生
说过:“凡为教者必期达到不教。”教学中,我始终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受用终生。
所以,本课学习我一改老师讲学生记笔记的习惯,更加注重学法的指导。和学生们一同总结解词译句的几种方法,更是结合了许多旧知识的积累与迁移运用,做到温故知新。
通过这堂课,我真正意识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内涵所在。课堂以学生为主,绝不是一种形式,而是让学生称为课堂的主题,老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感,有所悟。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到的,不该只是这篇文言文,还应该有对学习其他文言文方法的掌握。歌德曾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教学中我也始
终注重激发学生求学兴趣,真正做到打通助学通道,建设幸福课堂。
同时,经过孙老师评课,我也意识到我的课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朗读和背诵是教学文言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本教案中有所体现,但是朗读指导不到位,应多一点方法指导。
二、在文本翻译过程中,学生们存在的争议不能及时的妥善处理,及时引导学生查字典。 三、对于学生们解词部分的时间把控不足,导致最后拖堂现象的出现。
四、对于文本的译句没有进行二次落实。
我会针对以上的不足,以及今天满满的收获,继续探索文言文的教学方法。课
虽完,思犹在,教学之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